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MyDiary78---佛、佛教、佛法之三問三答學佛首先要問幾個基本的問題。什麽是佛?什麽是佛教?什麽是佛法?和微風聊天的時候記起來,自己以前拜訪過一位老禪師,師父說:“要學佛,第一要緣起,第二要智慧。”我對微風說,這緣起的含義自己這麽多年還是沒有懂。微風答:“緣起,就是緣分的起頭。”我想想,今天和微風的討論也是一個緣起了。於是整理了一些學過的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文章來源:WallStreetJournal這個趨勢不是你的朋友。
我沒有預測市場短期走向的能力。但是我認為應當對市場的長期趨勢予以關注。
談到長期趨勢,有一個現象顯而易見:利率的長期下滑趨勢幾乎肯定已經結束。我不確定這對2005年意味著什麽。但是它對未來10年將產生深遠影響。
--全麵下跌。當道瓊斯指數在1987年10月19日大跌近23%時,許多觀察人士將此視為一個分水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章來源:WallStreetJournal僅僅因為美國的貿易逆差增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說美國人已入不敷出是不對的。事實遠非如此。那種認為“美國是常年揮霍無度的國家,美國人為此向其他國家欠債累累”的觀點非常荒謬。如果這種過度消費模式受到質疑,那麽基於揮霍假設的各項政策補救措施看上去也不會有什麽收效。
在浮動匯率製的時代,貿易逆差(或者更準確地說,經常項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來源:WallStreetJournal短短一周就讓去年12月份的漲幅就消耗殆盡。看漲和看跌的人都站到了同一邊,期待著在樂觀的季節性趨勢推動下,能有一波短期牛市出現。一些投資者為了避稅將他們拋售上漲股獲利的時間從年底推至新年,但吸納這部分股票的新資金還沒有到場。
標準普爾500指數去年收盤僅低於2004年高點,上周卻下跌25點,至1186點這個去年12月初的水平,跌幅2.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章來源:WallStreetJournal 在經過一輪對人民幣升值的狂熱期待後,已有一些市場信號顯示,部分投機者已經不再認為人民幣幣值將會重估,至少目前不會。 人們普遍將香港股市看作反映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的風向標,而香港基準的恒生指數在2004年上漲13%以後今年迄今為止已經下跌了將近5%。自年初以來,在遠期市場上人民幣的升水已經下降了25%,這顯示交易員更加相信人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章來源:WallStreetJournal改革開放以來,為達到就業年齡的年輕人和國營企業的失業下崗人員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就一直是中國政府的工作重點。不過,中國已經邁步走入了一個新階段。新增就業人口的增長高峰正在過去,而中國社會已開始迅速老齡化。這雖然會帶來新的挑戰,但也意味著一些被中國觀察人士視為洪水猛獸的問題將開始得到緩解。
中國政府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MyDiary66---喜憂參半展望2005 即將過去的2004年可以說是有驚無險。由於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長期的低利率導致幾乎所有金融資產的價格高估,同時這種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讓市場累積了大量的政策性的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並打壓和扭曲了投資者對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風險定價。有意思的是種種marketshocks,如令人撓頭的地緣政治,持續上漲的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的美國債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MyDiary72---格林斯潘的利率飛刀 在以前的日記裏曾經提到,若論當今世上最讓我佩服的宏觀經濟大師首推美聯儲的現任主席Greenspan和前中國國家總理朱容基了。總理已經退出世人眼界頤養天年了,而格老也將在明年的2月1號正式離任。每每想到這裏,我總有寫兩筆的衝動,作為仰慕Greenspan的後輩,不敢對他老人家妄加評論,隻是覺得應該將格老的宏觀經濟調控的絕技和曆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MyDiary73---1994年:冒險一刀 此篇接上回日記。 現年78歲的格林斯潘的某些性格特質和小李探花極其類似。格老與他的Fed同伴們之間顯得不是非常合群。盡管他是華盛頓社交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物,但是他性格內向,寧願去讀手下人所寫的備忘錄。大多數日子裏,他早上6點起床,然後在他的澡盆裏開始一天的生活---閱讀當天報紙、瀏覽經濟報告以及準備公開演講。1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MyDiary74---1996年:放手一刀 此篇接上回日記---1994年:冒險一刀。 由於美國失業率長期以來一直保持低位,傳統經濟模型顯示通貨膨脹重新抬頭將不可避免,因為公司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工資以吸引足夠多的員工,並將通過提價的形式把這些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1996年9月,Yellen和Fed新理事、前著名獨立經濟預測學家LaurenceMeyer罕有的來到了格林斯潘的辦公室,他們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456]
[457]
[458]
[459]
[4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