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中的每一個地方都是重量級的景區:
成都: 行程的起點和終點,美食與休閑之都。

畢棚溝: 被稱為“四姑娘山的美麗背影”。秋天在這裏是最耀眼的季節, 彩林、雪山、冰川、海子(湖泊)和瀑布交相輝映, 色彩層次極其豐富。

四姑娘山: 由“三溝一山”組成(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和四座雪山)。 雙橋溝開發最完善,觀光車可直達;長坪溝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十月中旬正是看雪山與金秋彩林同框的最佳時機。

黃龍: 以規模宏大、結構奇特的鈣化池景觀著稱於世,享有“人間瑤池” 的美譽。五彩池等景點非常震撼。秋季彩林點綴其間,更添韻味。

九寨溝: 世界自然遺產,號稱“水景之王”。 秋天的九寨溝是其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彩林倒映在清澈見底、 顏色變幻莫測的海子裏,宛如童話世界。諾日朗瀑布、五花海、 等都是必去景點。

十月中下旬是秋景巔峰,正是川西地區秋色最濃烈、最絢爛的時候。 色彩飽和度極高, 看到雪山的概率更大,湖水在陽光下也更顯璀璨。美中不足, 則是此刻氣候變化無常。
?我們選擇了國內開始流行的“自由行”。旅行社規劃行程, 安排酒店,交通及接送,提供全程專車和司機, 下單前可以在攜程網上與當地接待客服溝通和釋疑, 修改行程和添加微信,開啟全程跟隨過程。
我們的訂單:?? 成都+畢棚溝+四姑娘山+九寨溝+黃龍風景名勝區6日5晚自由行
旅行準備:
海拔與高反: 這條線路海拔稍偏高畢棚溝最高點3850 米,但都低於雲南玉龍雪山頂點4500米海拔的高度。 穩妥起見提前使用抗高反最好處方藥 - Acetazolamide (乙酰唑胺 ) 125 毫克,一天兩次,直致行程結束。避免劇烈運動,注意保暖,
衣物準備: 十月中旬的川西高原已經非常寒冷,尤其是早晚。需攜帶冬季衣物, 如羽絨服、衝鋒衣、保暖內衣、帽子、圍巾和手套。晝夜溫差極大。
防曬保濕: 高原紫外線強烈,且氣候幹燥,防曬霜、太陽鏡、唇膏、 保濕護膚品必不可少。
第1天, 10月16日, 周四,成都
國內的城市無數,為什麽選成都?
多年前趙雷的一首《成都》,讓無數人對成都神馳遐想。 我當時就覺得,成都一定是一個充滿溫情和獨特文化色彩的地方, 才會讓這首歌的歌詞充滿了色彩和生命力。那之後, 有關成都的報道越來越多, 加上周邊的九寨溝和川西眾多景點一直沒去,所以我們夫妻和際春、 趙麗夫婦就來了。
旅行社的司機在雙流機場出站口專車接我們送到成都北站智選假日酒 店(金牛萬達廣場店)。下午沒安排,由我們自由活動。 我們選擇了幾個最能體現成都的景點:
寬窄巷子
成都寬窄巷子,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 是清代滿城遺存的代表性街區。這裏青磚黛瓦、四合院落, 融合了老成都的市井煙火與時尚潮流,既可品蓋碗茶、嚐地道小吃, 又能逛文創、賞建築,被譽為“最成都”的生活縮影
寬巷子:主街,看老成都的民居風格,拍照打卡。

窄巷子:偏重文藝和小資情調,可以逛逛特色小店。

井巷子:人較少,因時間緊而略過。
寬窄巷子 → 錦裏/武候祠

錦裏的三國底蘊·
綿裏邊上有名的武候祠

春熙路
春熙路是成都的閑適底色,鬧哄哄的,暖洋洋的。人流不是潮水, 倒像一鍋慢燉的湯,沸而不騰。 老字號招牌與摩天大樓的玻璃幕牆彼此對望,竟無半點隔閡。 大城市的奢華和小巷子的煙火氣無縫銜接, 提著菜籃子的婆婆與挎著愛馬仕的姑娘擦肩,各自安好。

一抬頭,國金中心那隻攀牆的熊貓便撞入眼裏。它不像要攀登, 倒像在雲端閑坐,憨拙地望著底下紅
塵。



如果說其他城市的步行街是精心編排的戲劇, 春熙路則是一篇隨性的散文。上海南京路太規整,像穿著禮服; 北京王府井太厚重,端著架子。唯有這裏,茶香混著椒麻, 書場挨著潮店,千年錦官城的從容與世故,都在這街巷裏慢慢鋪展, 不爭不搶,自有風味。

華燈初上的時候,我們在春熙路的網紅蜀大俠火鍋春熙路店晚餐。價格不一定便宜,味道確有保證。 微辣的選擇,已經讓我的喉嚨冒煙。額外的驚喜是, 中途有川劇變臉的表演,真的是錦上添花。

我們的成都之行視頻 (4K, 可電視投屏) :
如果不想吃火鍋,火鍋店正對麵就是網紅川味餐館雞毛店(
第2天, 10月17日,周五
成都專車出發→畢棚溝風景區(含門票+觀光車)
專車前往畢棚溝景點行駛時間約4小時,約230公裏

畢棚溝導遊圖:

在本周都是多雲或小雨的天氣預報中, 我們在中午之前從成都專車到達畢棚溝。幸運的發現, 景區是晴間多雲。

畢棚溝是我們川西的4個景區中唯一一個交通車是從下往上逐站停靠 ,而其他景區則是由上往下。

十月的末梢,畢棚溝的天是那種極高極遠的藍,像剛揭開的琉璃, 幾朵閑雲泊著,光便從雲隙間漏下來,成了有形的筆 - 在山巔的雪冠上勾勒銀邊,在漫山的彩林間投下光斑。



彩林是沸騰的。冷杉的蒼綠、槭樹的赭紅、樺樹的明黃…… 仿佛一整個夏天積攢的色彩,都在此際噴薄而出,潑灑得漫山遍野。



那黃,不是凋零,是燃燒;那紅,不是終點,是極致的絢爛。 風過時,紛紛的葉如碎金般簌簌而下,落進潺潺的溪水裏。




溪水愈發清冽了,帶著雪水的寒,在斑斕的倒影間叮咚穿行。




空氣裏浮動著草木曬暖後幹燥的甜香, 與高處雪峰飄來的清冷氣息交織,吸一口,肺腑如洗。



秋光盛大而寂靜,不像別處那般蕭瑟,倒像一場莊嚴的告別, 在冬日封山前,把所有的美,一次燃盡給你看




我們的視頻,記錄了這靚麗的秋色 (4K, 可電視投屏):
下午4點,遊玩結束後前往理縣,
因為酒店的餐飲通常較貴, 所以我們在中途吃了一頓豐富的藏式火鍋。 聽說了因為高海拔的低氣壓影響烹飪,都以火鍋為主, 米飯難以煮得如山下那麽熟軟和好吃。而且沒有漢族廚師的餐館, 很少見炒菜。
第3天,10月18日,周六
從四姑娘山酒店出發,步行3分鍾進四姑娘山雙橋溝景區(含門票+
雙橋溝導遊圖:

車子將我們送至溝頂時,紅杉林已覆了一層薄雪。 林木的蒼青與雪的白交織著,寒氣裏透著清寂, 秋的絢爛仿佛在這裏打了一個結。


往下行,天是沉沉的青灰色。間歇細雨如霧,或是陰雲低垂, 卻始終遮不住滿山滿穀的斑斕。



那顏色是暈開的 - 鵝黃的白楊,赭紅的灌木,金綠的冷杉,仿佛天地打翻了調色盤, 又在水汽裏溶化成一片朦朧的錦繡。


山形在薄紗後顯出溫潤的輪廓,溪水在穀底潺潺地流淌, 帶著雨打落葉的濕潤氣息。這陰鬱,反倒讓秋色沉靜下來, 像一首低吟的詩。



直到下午三時,停在最後一站。忽然間,雲開了,光瀉了下來。
山巒頓時醒了——每一片葉子都閃著光,每一道水流都映著天。



方才那水墨般的景致,瞬間化作一幅明麗的金色畫卷。
這夕照來得恰好,像一句明亮的結語, 為整日的陰晴不定作了最圓滿的收梢。

我們的視頻,記錄了這獨特的秋色 (4K, 可電視投屏):
16:00 結束遊覽,返回成都。如順路,可以經過貓鼻梁, 一個觀四姑娘山全貌的好地方。站在貓鼻梁上極目遠眺, 前方是靜謐深邃的海子溝,後方則是巍峨壯觀的四姑娘山, 可惜我們不順路。
16:30乘高鐵返回成都,前往酒店:
成都北站智選假日酒店(金牛萬達廣場店)
第4天,10月19日,周日
成都酒店→成都火車站黃龍鬆潘站/接站→黃龍風景區(含門票+ 上行索道) 當晚住九寨溝酒店。
遊客眾多,旅行社隻買到了上午11: 15動車成都出發前往鬆潘的票,約13:00到達。
第4天,10月19日,周日
成都酒店→成都火車站黃龍鬆潘站/接站→黃龍風景區(含門票+
遊客眾多,旅行社隻買到了上午11:
乘專車前往黃龍,車程1小時。黃龍索道排隊2小時,15:00-
在九寨鬆藩站接我們去黃龍景區, 之後送我們去九寨溝的司機是一位藏族大哥,很健談且熱情, 對當地了如指掌。不穿藏服的時候,不一定看得出來是藏族人。 在路上他告訴我們,川西是以藏族為主,藏漢混居的地方。 當地藏族人以放養犛牛和種植青稞為主業和食物來源, 但很多人都有副業,在當地和成都擁有房產和公司。 當地建房政府有30%的補償,所以不少住家顯得很壯觀。 他本人雇人放養了300多頭犛牛, 在成都有自己的車隊接旅遊公司的客人來川西遊覽。 一輛7座商務車一天收入一千元。他在本地也有家, 哥哥開了一家商店,售賣犛牛肉和藏醫藥, 他幫忙介紹遊客中的客源。我們也買了一點他們家的牛肉幹。 大哥爽快熱情,給我們的行程增添了不少樂趣。
黃龍風景區導遊圖:

徒步往返(全程遊覽時長約4-5小時),有難度, 大部人都走不完全程,僅適合徒步愛好者。
上行索道+觀光車+徒步下山(全程遊覽時長約3.5小時,
上下都索道+山頂觀光車(全程遊覽時長約2.5小時);很輕鬆,
景區內暫無餐廳,但設有小賣部,提供簡單飲用水和零食
今天真是驚喜交加的一天。乘了索道,又換交通車,蜿蜒而上。 最後那八百米路,是須得自己一步一步走的。天是陰沉的, 飄著若即若離的雨絲,步道邊的山坡上,便是那喚作“金沙鋪地” 的黃泥,濕漉漉地沒有生氣,教人看得意興闌珊。

及至山頂的黃龍古寺,雨竟夾著碎雪,劈頭蓋臉地落下來。 四望隻是灰濛濛的一片,什麽瑤池仙境的影子也無。心, 便同這天氣一般,涼了下去,灰了心,喪了氣,索性轉身下山, 覺得這一趟是白來了。

卻不料,就在下山中途,山勢一轉,眼前豁然一亮, 那一汪汪的池子,竟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 靜靜地睡在山穀的臂彎裏。



水是那種說不出的藍與綠,像一塊塊溫潤的玉石, 又像仙女打翻的調色盤,淺淺深深,層層疊疊。


它們有的如新月一彎,有的像梯田千頃, 被乳黃色的鈣華堤岸精巧地隔開。


雨水落在池麵,漾起細細的漣漪, 反倒給那顏色添了幾分活泛的生氣。

池畔邊,是些矮矮的灌木與小樹,經了秋霜,葉子便染得黃的金黃, 紅的火紅,星星點點地綴在灰白的鈣華灘上,像誰精心布置的小品。


方才的懊惱,霎時間被這意外的美衝刷得無影無蹤。原來造化弄人, 是將最好的景致,藏在了這回頭的一瞥裏。



我們的視頻,記錄了這不同尋常的景色 4K, 可電視投屏):
黃龍景區遊覽結束以後前往九寨溝溝口酒店山居SnowPeak·
第5天,10月20日,周一
從九寨溝酒店前往九寨溝風景區(含門票+觀光車)全天深度遊覽,
九寨溝導遊圖:

因為每天都有四萬多名遊客, 我們在早上七點開門前就趕上了入口處的長長隊伍。 景區的轉運車一輛接一輛抵達, 遊客如潮水般在不到兩分鍾內坐滿一車,車輛隨即開走, 效率之高令人驚歎,也讓我們忍不住笑說:中國已全民皆兵, 具備好應對任何挑戰的組織能力。
景區的景點呈“Y”字形分布,我們很幸運地先抵達景色最集中、 最優美的右上分叉,隨後遊覽左側分叉,最後回到交匯處, 從諾日朗一路往下觀賞風景。


當觀光車駛入Y形峽穀的右翼,霧靄正如薄紗覆住山巒, 卻掩不住層林盡染的磅礴畫卷。



雖無晴空映照,九寨的秋水依然恪守著它的魔法。 鈣華沉積的水底如同被打翻的調色盤,鈷藍、翡翠青、 琥珀金在流水中交融變幻。



遠山縹緲的霧靄反而讓近處的彩林愈發濃烈, 金黃槭樹與赤紅楓葉在灰蒙蒙的天幕下燃燒,冷杉的墨綠沉穩壓陣, 鵝掌楸的明黃輕盈點綴,這般色彩盛宴竟不因天色晦暗而減損分毫。


五花海堪稱右線精華。俯身觀景台時, 但見湖水將調色盤的所有顏料都溶在了懷中:


湖心沉澱著孔雀藍的深邃,向岸邊漸次暈開青綠、淺黃、 淡橙的色帶。


倒伏的古木在水底因細雨打皺一湖碧水而無法如往常一樣清晰可辨, 鈣華覆蓋的枝椏如珊瑚叢生,幾片金黃落葉漂遊其上, 宛若散落的金箔。


對岸彩林倒映水中,虛實交織的色塊讓水麵成了印象派畫作, 即便沒有陽光直射,依然漾著溫潤的光澤。



諾日朗瀑布則展現出另一種氣度。未見其形先聞其聲, 轟鳴水聲在穀間回蕩如大地低吟。 寬達三百米的水幕從鈣華堤壩奔瀉而下,不像暴雨傾盆, 倒似萬千珍珠簾幕同時抖落。

水汽氤氳中,兩岸彩林若隱若現,赭紅、金黃、 橙黃的樹影在水霧中暈染開來,與銀白水練構成剛柔並濟的奇觀。
午後轉至左線,雲層漸薄。待抵達交叉點下方的樹正群海觀景台時, 天光乍破。數十個海子梯田般層疊而下,樺木、紅楓、 雲杉沿水岸恣意生長。

樹正群海的每個池子都映出不同色光, 金黃樹冠與碧藍湖水在陽光下形成強烈撞色, 瀑布穿梭其間銀練飛舞。觀景台上快門聲此起彼伏, 人們凝視著這天地間最奢侈的調色板, 唯恐驚擾了這秋日精靈的舞蹈。陽光穿透雲隙的刹那, 整個山穀仿佛被喚醒
火花海果真迸濺出火花,粼粼波光在澄碧水麵上跳躍;

犀牛海的藍綠底色忽然鮮活起來, 能看清水中鈣華紋理如匠人精心雕琢;

暮色漸起時,我們隨著人潮退出仙境。回望群山, 彩林仍在薄暮中散發著柔和光暈。
我們記錄了九寨溝獨一無二的景色 (4K, 可電視投屏):
九寨溝的秋日縱然隻有片刻晴光, 卻已將最絢爛的色彩烙印在記憶深處。這山水調就的斑斕, 原來從不囿於晴雨,隻關乎天地本真的瑰麗。
17:00 之前離開九寨溝景區司機送往九寨高鐵站,
酒店:西門智選假日酒店(成都花牌坊地鐵站店)
第6天 10月21日 周二, 成都
早上八點,我們乘坐專車前往成都大熊貓基地。
你去過成都看大熊貓嗎?如果還沒有,那真的很值得安排一次。
如果你像我們一樣,隻想專注欣賞大熊貓, 並順帶看看並非同一物種的小熊貓,那麽選擇南門進出最為高效, 約 2–3 小時就能輕鬆完成參觀。
若你希望深入了解,包括熊貓展覽館、科研與訓練基地等全部內容, 則建議南門進入、北門離開,預留一整天較為妥當。
我們的影片一定會讓你切身感受到大熊貓的魅力 (4K, 可電視投屏):
10:30 前往都江堰景區
即便你沒親自到過都江堰,也一定聽說過它。
這項由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憑借智慧與人力建成的水利工程, 至今依然精準運行,持續灌溉著成都平原, 其穩定性與效果毫不遜色於現代高科技打造的鋼筋水泥水壩, 因此理所當然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圍繞這三處重點展開, 不在次要景點分散時間。
這條路線不走回頭路,一氣嗬成。
秦堰樓
此處可俯瞰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 是理解工程布局的最佳起點。
二王廟
紀念李冰父子的廟宇,也是文化底蘊最濃的一站。
安瀾索橋
一個演化成愛情故事的“夫妻橋”,跨越內江, 通往都江堰核心工程區域。
魚嘴(停留約10分鍾)
觀看內江、外江在此分水,是整個工程的源頭所在。
然後從魚嘴搭乘交通車前往飛沙堰。
飛沙堰(停留約5–10分鍾)
負責泄洪與排沙,是工程穩定運行的第二道關鍵關口。
寶瓶口(停留約5–10分鍾)
控製成都平原入水量的咽喉,被譽為水利工程中的“神來之筆”。
離堆公園(出口)在寶瓶口邊上的這一結構,在遇到高水流量時, 繼續分流和排沙至外江。
我們的視頻,記錄了都江堰景區的精華 (4K, 可電視投屏):
從離堆離開景區,單線遊覽順利完成。全程耗時約 2 小時。
早上八點,我們乘坐專車前往成都大熊貓基地。
你去過成都看大熊貓嗎?如果還沒有,那真的很值得安排一次。
如果你像我們一樣,隻想專注欣賞大熊貓,
若你希望深入了解,包括熊貓展覽館、科研與訓練基地等全部內容,
我們的影片一定會讓你切身感受到大熊貓的魅力 (4K, 可電視投屏):
10:30 前往都江堰景區
即便你沒親自到過都江堰,也一定聽說過它。
這項由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憑借智慧與人力建成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遊覽圖解與推薦路線
都江堰的核心是“三大主體工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圍繞這三處重點展開,
最推薦路線(從高處往低處,一路單線穿越)
秦堰樓(入口) → 二王廟 → 安瀾索橋 → 魚嘴 → 飛沙堰 → 寶瓶口 → 離堆公園(出口)這條路線不走回頭路,一氣嗬成。
秦堰樓
此處可俯瞰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
二王廟
紀念李冰父子的廟宇,也是文化底蘊最濃的一站。
安瀾索橋
一個演化成愛情故事的“夫妻橋”,跨越內江,
魚嘴(停留約10分鍾)
觀看內江、外江在此分水,是整個工程的源頭所在。
然後從魚嘴搭乘交通車前往飛沙堰。
飛沙堰(停留約5–10分鍾)
負責泄洪與排沙,是工程穩定運行的第二道關鍵關口。
寶瓶口(停留約5–10分鍾)
控製成都平原入水量的咽喉,被譽為水利工程中的“神來之筆”。
離堆公園(出口)在寶瓶口邊上的這一結構,在遇到高水流量時,
我們的視頻,記錄了都江堰景區的精華 (4K, 可電視投屏):
從離堆離開景區,單線遊覽順利完成。全程耗時約 2 小時。
行程結束,回到故鄉長沙,與親朋好友歡聚一堂, 是一段非常溫暖的時光。
在酒店也遇到了來長沙的遊客,他們對長沙的想法, 也讓我對故鄉有了新的認識 (4K, 可電視投屏):
這次回國的兩周假期,看似短暫,卻因為內容豐富而格外充實。
旅途中不斷迎來驚喜:天氣變化帶來的戲劇性、 美景超越想象的震撼、人與人之間偶爾輕鬆的交流…… 這些讓忙碌生活中漸漸變得麻木的感官和情緒重新被喚醒, 提醒我生活遠不止日常的重複,還有值得奔赴與珍藏的遼闊天地。
回到長沙,更像是回到人生的原點。親朋好友的熱情與陪伴, 讓我重新體會到歸屬的溫度; 而看到家鄉如今成為紅色旅遊熱門目的地, 也讓我在熟悉的街巷中生出新的理解:曆史不僅是課本裏的故事, 而是繼續塑造著這座城、也塑造著從這裏走出去的人。
這一段旅程帶給我的快樂,是看見世界的美好、 也看見自己仍然對美好有反應。
帶給我的思考,是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裏,什麽才是讓人安穩、 讓人牽掛的;
帶給我的意義,則是無論走多遠,總要記得自己來自哪裏, 也要繼續走向心之所向的地方。
或許旅行的終點,就是再次更清晰地看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