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
——紀念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
八十載風雨如歌,八十年砥礪前行。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八十年,轉瞬如斯,卻無法衝淡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的曆史記憶。
作為生於戰後、成長於改革、移民於北美、心係中華的海外炎黃子孫,我們這輩人深感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更感銘記曆史、珍愛和平、守護真理,仍是我們這一代乃至代代華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少年時代常聽長輩講述抗戰中的槍林彈雨與血火忠魂,那是一個民族在亡國危機中絕地反擊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的不屈脊梁。從盧溝橋的槍聲,到太行山的抗擊;從敵後遊擊的烽煙,到滇緬路上的苦戰——十四年浴血奮戰,三千五百多萬軍民傷亡,終於換來了1945年9月3日那一紙正義的勝利書寫。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偉大的東方古國再次屹立於世界東方。
自幼習武十年,榮譽累累,心懷“強身報國”的信念。1978年大學畢業後,作為第一批自願援藏的青年教師,奔赴雪域高原昌都教書育人,後輾轉成都、移居多倫多,一路行來雖身在他鄉異國,卻始終以弘揚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為己任,創辦《北美華報》,參與社團公益、反獨促統、支持奧運、賑災助力、弘揚國球……我始終認為,越是在國際輿論交鋒處,越需要我們每一位華人發聲。
今天,身處異鄉的我們,雖遠隔重洋,心卻始終與祖籍國同頻共振。在加拿大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我們始終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維護國家統一,讓更多西人和華裔後代了解中國、理解曆史、尊重事實。
紀念抗戰,不是簡單地回望,而是要正視曆史,警示未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是任何人無法抹去的記憶。我們不應也不會因時代變遷而遺忘侵略者曾帶來的苦難。曆史的真相不能被篡改,烈士的鮮血不容褻瀆。
同時,紀念抗戰更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那是一種在山河破碎時仍不低頭的民族氣節,一種即使身陷黑暗也堅信光明的民族信念。正是這種精神,在汶川、雅安大地震後鼓舞無數同胞團結互助、眾誌成城;也是這種精神,支撐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無論身處何方,心中都燃燒著熱愛中華、守護和平的熊熊火焰。
80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積貧積弱,而是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民族複興的新時代。作為身在海外的中華兒女,我們更應肩負責任:講真相、揚正氣、促團結、護和平。我們願繼續站在曆史的延續點上,為祖國統一呐喊,為民族尊嚴發聲,為和平願景盡綿薄之力。
今年5月10日,應邀出席由加拿大和楓會與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聯合舉辦的線上“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國際雲端論壇”,親見海內外專家、學者、親曆者及後代濟濟一堂、雲端聚首,共同回顧那場正義與邪惡的生死較量,緬懷為國犧牲的英烈,凝聚共識、展望未來,大家充滿信心。
會上感慨萬端,讚揚和楓會團隊多年來在曆史記憶與教育傳承上的辛勤努力,亦即興賦律詩三則,以表心懷:
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
雲端再聚話故鄉,群情振奮信心長。
前輩張媽語重深,教授業精論史章。
鑿鑿罪證不容改,昭昭前事要提防。
嚴格執行波茨坦,國恥史鑒且能忘。
倭奴犯境逞癲狂,荼毒神州罪萬樁。
焦土猶銘三光策,血書永鐫百戰殤。
黃埔魂鑄孤軍幟,赤縣春催故國芳。
祈願和平矢弗諼,質疑今者察古場。
世界潮流不可返,東升西降不可擋。
構建命運共同體,人間正道是滄桑。
反霸為公世界同,中華民族複興旺。
海峽雲開終一統,金甌完璧祭炎黃。
這是筆者在會議上的真情流露,更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聲與呼喚。我們不能容許曆史被淡化、被曲解,更不能讓苦難白白流失於時代的喧囂中。中國的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保衛戰,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東方主戰場貢獻。我們要向世界說明這一段真實而偉大的曆史,向未來一代傳承這份光榮與責任。
今天,中國已步入民族複興的曆史進程,海內外中華兒女更應團結一致,堅定文化自信、曆史自信,在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勢力的鬥爭中各盡其責、各展其力。紀念抗戰勝利,就是要在“和平發展”中堅守正義,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追求共贏,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上不斷前行!
曆史不會沉默,正義從未缺席。
謹以此文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致敬先烈,警示當下,銘記曆史,共創未來。
願山河永無戰火,人民安居樂業;願曆史銘記真相,和平長駐人間!
2025年7月7日 於多倫多
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
霍文翔 (2025-11-14 11:48:50) 評論 (0)
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
——紀念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
八十載風雨如歌,八十年砥礪前行。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八十年,轉瞬如斯,卻無法衝淡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的曆史記憶。
作為生於戰後、成長於改革、移民於北美、心係中華的海外炎黃子孫,我們這輩人深感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更感銘記曆史、珍愛和平、守護真理,仍是我們這一代乃至代代華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少年時代常聽長輩講述抗戰中的槍林彈雨與血火忠魂,那是一個民族在亡國危機中絕地反擊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的不屈脊梁。從盧溝橋的槍聲,到太行山的抗擊;從敵後遊擊的烽煙,到滇緬路上的苦戰——十四年浴血奮戰,三千五百多萬軍民傷亡,終於換來了1945年9月3日那一紙正義的勝利書寫。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偉大的東方古國再次屹立於世界東方。
自幼習武十年,榮譽累累,心懷“強身報國”的信念。1978年大學畢業後,作為第一批自願援藏的青年教師,奔赴雪域高原昌都教書育人,後輾轉成都、移居多倫多,一路行來雖身在他鄉異國,卻始終以弘揚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為己任,創辦《北美華報》,參與社團公益、反獨促統、支持奧運、賑災助力、弘揚國球……我始終認為,越是在國際輿論交鋒處,越需要我們每一位華人發聲。
今天,身處異鄉的我們,雖遠隔重洋,心卻始終與祖籍國同頻共振。在加拿大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我們始終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維護國家統一,讓更多西人和華裔後代了解中國、理解曆史、尊重事實。
紀念抗戰,不是簡單地回望,而是要正視曆史,警示未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是任何人無法抹去的記憶。我們不應也不會因時代變遷而遺忘侵略者曾帶來的苦難。曆史的真相不能被篡改,烈士的鮮血不容褻瀆。
同時,紀念抗戰更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那是一種在山河破碎時仍不低頭的民族氣節,一種即使身陷黑暗也堅信光明的民族信念。正是這種精神,在汶川、雅安大地震後鼓舞無數同胞團結互助、眾誌成城;也是這種精神,支撐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無論身處何方,心中都燃燒著熱愛中華、守護和平的熊熊火焰。
80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積貧積弱,而是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民族複興的新時代。作為身在海外的中華兒女,我們更應肩負責任:講真相、揚正氣、促團結、護和平。我們願繼續站在曆史的延續點上,為祖國統一呐喊,為民族尊嚴發聲,為和平願景盡綿薄之力。
今年5月10日,應邀出席由加拿大和楓會與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聯合舉辦的線上“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國際雲端論壇”,親見海內外專家、學者、親曆者及後代濟濟一堂、雲端聚首,共同回顧那場正義與邪惡的生死較量,緬懷為國犧牲的英烈,凝聚共識、展望未來,大家充滿信心。
會上感慨萬端,讚揚和楓會團隊多年來在曆史記憶與教育傳承上的辛勤努力,亦即興賦律詩三則,以表心懷:
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
雲端再聚話故鄉,群情振奮信心長。
前輩張媽語重深,教授業精論史章。
鑿鑿罪證不容改,昭昭前事要提防。
嚴格執行波茨坦,國恥史鑒且能忘。
倭奴犯境逞癲狂,荼毒神州罪萬樁。
焦土猶銘三光策,血書永鐫百戰殤。
黃埔魂鑄孤軍幟,赤縣春催故國芳。
祈願和平矢弗諼,質疑今者察古場。
世界潮流不可返,東升西降不可擋。
構建命運共同體,人間正道是滄桑。
反霸為公世界同,中華民族複興旺。
海峽雲開終一統,金甌完璧祭炎黃。
這是筆者在會議上的真情流露,更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聲與呼喚。我們不能容許曆史被淡化、被曲解,更不能讓苦難白白流失於時代的喧囂中。中國的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保衛戰,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東方主戰場貢獻。我們要向世界說明這一段真實而偉大的曆史,向未來一代傳承這份光榮與責任。
今天,中國已步入民族複興的曆史進程,海內外中華兒女更應團結一致,堅定文化自信、曆史自信,在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勢力的鬥爭中各盡其責、各展其力。紀念抗戰勝利,就是要在“和平發展”中堅守正義,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追求共贏,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上不斷前行!
曆史不會沉默,正義從未缺席。
謹以此文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致敬先烈,警示當下,銘記曆史,共創未來。
願山河永無戰火,人民安居樂業;願曆史銘記真相,和平長駐人間!
2025年7月7日 於多倫多
——紀念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
八十載風雨如歌,八十年砥礪前行。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八十年,轉瞬如斯,卻無法衝淡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的曆史記憶。
作為生於戰後、成長於改革、移民於北美、心係中華的海外炎黃子孫,我們這輩人深感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更感銘記曆史、珍愛和平、守護真理,仍是我們這一代乃至代代華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少年時代常聽長輩講述抗戰中的槍林彈雨與血火忠魂,那是一個民族在亡國危機中絕地反擊的時代,是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用血肉之軀鑄成的不屈脊梁。從盧溝橋的槍聲,到太行山的抗擊;從敵後遊擊的烽煙,到滇緬路上的苦戰——十四年浴血奮戰,三千五百多萬軍民傷亡,終於換來了1945年9月3日那一紙正義的勝利書寫。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偉大的東方古國再次屹立於世界東方。
自幼習武十年,榮譽累累,心懷“強身報國”的信念。1978年大學畢業後,作為第一批自願援藏的青年教師,奔赴雪域高原昌都教書育人,後輾轉成都、移居多倫多,一路行來雖身在他鄉異國,卻始終以弘揚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為己任,創辦《北美華報》,參與社團公益、反獨促統、支持奧運、賑災助力、弘揚國球……我始終認為,越是在國際輿論交鋒處,越需要我們每一位華人發聲。
今天,身處異鄉的我們,雖遠隔重洋,心卻始終與祖籍國同頻共振。在加拿大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我們始終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維護國家統一,讓更多西人和華裔後代了解中國、理解曆史、尊重事實。
紀念抗戰,不是簡單地回望,而是要正視曆史,警示未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是任何人無法抹去的記憶。我們不應也不會因時代變遷而遺忘侵略者曾帶來的苦難。曆史的真相不能被篡改,烈士的鮮血不容褻瀆。
同時,紀念抗戰更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那是一種在山河破碎時仍不低頭的民族氣節,一種即使身陷黑暗也堅信光明的民族信念。正是這種精神,在汶川、雅安大地震後鼓舞無數同胞團結互助、眾誌成城;也是這種精神,支撐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無論身處何方,心中都燃燒著熱愛中華、守護和平的熊熊火焰。
80年過去了,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積貧積弱,而是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民族複興的新時代。作為身在海外的中華兒女,我們更應肩負責任:講真相、揚正氣、促團結、護和平。我們願繼續站在曆史的延續點上,為祖國統一呐喊,為民族尊嚴發聲,為和平願景盡綿薄之力。
今年5月10日,應邀出席由加拿大和楓會與黃埔校友後裔聯誼會聯合舉辦的線上“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國際雲端論壇”,親見海內外專家、學者、親曆者及後代濟濟一堂、雲端聚首,共同回顧那場正義與邪惡的生死較量,緬懷為國犧牲的英烈,凝聚共識、展望未來,大家充滿信心。
會上感慨萬端,讚揚和楓會團隊多年來在曆史記憶與教育傳承上的辛勤努力,亦即興賦律詩三則,以表心懷:
銘記曆史 共創未來
雲端再聚話故鄉,群情振奮信心長。
前輩張媽語重深,教授業精論史章。
鑿鑿罪證不容改,昭昭前事要提防。
嚴格執行波茨坦,國恥史鑒且能忘。
倭奴犯境逞癲狂,荼毒神州罪萬樁。
焦土猶銘三光策,血書永鐫百戰殤。
黃埔魂鑄孤軍幟,赤縣春催故國芳。
祈願和平矢弗諼,質疑今者察古場。
世界潮流不可返,東升西降不可擋。
構建命運共同體,人間正道是滄桑。
反霸為公世界同,中華民族複興旺。
海峽雲開終一統,金甌完璧祭炎黃。
這是筆者在會議上的真情流露,更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聲與呼喚。我們不能容許曆史被淡化、被曲解,更不能讓苦難白白流失於時代的喧囂中。中國的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保衛戰,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東方主戰場貢獻。我們要向世界說明這一段真實而偉大的曆史,向未來一代傳承這份光榮與責任。
今天,中國已步入民族複興的曆史進程,海內外中華兒女更應團結一致,堅定文化自信、曆史自信,在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勢力的鬥爭中各盡其責、各展其力。紀念抗戰勝利,就是要在“和平發展”中堅守正義,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追求共贏,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上不斷前行!
曆史不會沉默,正義從未缺席。
謹以此文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致敬先烈,警示當下,銘記曆史,共創未來。
願山河永無戰火,人民安居樂業;願曆史銘記真相,和平長駐人間!
2025年7月7日 於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