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國Bob

袋鼠國Bob 名博

“食品的營養成分表”值得關注嗎?

袋鼠國Bob (2025-11-07 23:13:24) 評論 (8)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選擇什麽食物?攝取量多少?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關心的問題。我們經常在超市看到人們在買東西時,認真地在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Nutrition Facts和成分表Ingredient List。昨天在西人超市Coles看到一位華人老奶奶,對著一瓶日本醬油的標簽拍照,隨即翻譯成中文。所以語言不是問題,不需要特別的翻譯軟件,微信拍張照片就能翻譯成中文。

通常“營養成分表”Nutrition Facts和“成分表”Ingredient List構成一個產品的食物標簽Food Label,這在澳洲是食品製作法規定的,一個塑封包裝和瓶裝食物必須有此食物標簽。現在很多人有花生過敏和奶製品過敏,所以很多食品還注明是否含有花生等堅果成分和奶製品成分。很多國家也都有自己的標準,我們去一些國家旅遊時購買的食品,仔細觀察大部分產品都有這個食物參數的標簽。中國也根據國標GB 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的要求,標準的營養成分表至少應該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類)和鈉(鹽)5項。
 
有了兩個表格的參數,對我們選擇食物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因為很多國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廠家出廠產品的介紹,所以大家要是去政府健康部門的網站,健康資訊網站,各級醫院保健站和家庭醫生診所,都會找到很多關於怎樣讀明白這些參數,以及對我們日常生活中保健的一些建議。最近我聽SBS“多元文化”電台,其中就介紹一些老年活動中心也開辦講座,專門輔導華語背景的老人“看商標”。
 
很多比較正規的食品生產廠家還會在產品介紹網站中在進一步對每一類產品加以注解。現在很多學校,從小學就有類似的課程,通過一些實例,對孩子們進行健康教育,使得孩子們從小建立對健康食物的營養成分攝取的概念。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和學生,他們的手機裏都安裝一些App,吃多少東西,吃什麽東西都要計算,輸入的參數就是根據這些營養成分表上的參數而來。
 
澳洲衛生健康部網站的營養成分表和說明
 
通常不同的廠家對產品的營養成分表格中項目的設置有些不一樣,除了基本的,還有很多別的項目。我們也沒有必要了解所有的內容,隻是掌握最基本的幾個。上麵是一張很典型的營養成分表,其中有Energy能量,Protein蛋白質,Fat脂肪(特別注明Saturated飽和脂肪的含量),Carbohydrates碳水化合物(包括Sugar糖分),Fiber纖維素和Sodium鈉(衡量含鹽的成分)。通常這些含量是以每100克為基準的,有時我們買東西很難有一個單一的概念,所以大多數人會做一個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那就非常方便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
 
營養成分表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產品會標注GI升糖指數,注明等級參數(上圖的“41”),
對這個數字很多普通老百姓沒有概念,所以廠家直觀的注明此類產品是高還是低?
 
新舊產品更換時廠家會把變更的參數放在網上
 
這是兩種非常接近的大麥早餐食物,一種對腸胃消化有幫助
 
另一種對心髒比較好,仔細看營養成分還是有區別
 
現在不少產品為了人們快速判別,還在包裝盒上設置了一個Health Star Rating健康星標(比如上圖的左下角),每次用不著看那些營養成分表中的小字,就對該產品的營養成分一目了然。
 
健康星標(這個產品得到全部5顆星,說明是非常健康的食品)
 
至於成分表ingredients list就更個性化了,主要列舉該產品由那些東西組成。感興趣的話可以仔細閱讀,也可以幫助了解“廬山真麵貌”。早兩天我們看到一種榛子醬hazelnut butter,我們的印象中榛子又健康,又好吃,可是榛子的價格不菲,為什麽這個產品賣得那麽便宜,和普通花生醬差不多?細看成分表ingredients,2/3以上是糖,外加添加劑,真正榛子隻有5%。我們不能說廠家在騙人,但沒有仔細看成分表,買了這個“榛子醬”肯定很冤枉,太多的糖也不健康。另外當我們閱讀成分表時會發現,每個產品裏麵有很多的食物添加劑,色素和防腐劑(那些代碼),其實這些東西盡管非常微量,但對人體健康沒有好處。所以學會閱讀這些信息,對我們了解一種產品的構成起到不小的幫助。
 
成分結構
 
那朋友自然會想到:難道這些信息都會如實嗎?有次我陪一位國內的朋友在澳洲買東西,他就不相信。要是廠家胡亂列出一些參數,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也無能為力的。這種事情還真有,澳洲有個非常著名的消費者服務雜誌《Choice(選擇)》,這個雜誌有個欄目就是打假,他們聯合電視節目,經常抽查一類產品中的質量,營養成分就是一項,有些產品真的不符合事實。有次逮到一家著名保健品的魚油係列,各種不同的魚油,可是營養成分表格的參數一模一樣,引起消費者的責疑。通常《選擇》團隊曝光後會舉報到有關部門,廠家罰得吐血。對老百姓大快人心,高興得不得了,可是廠家恨之入骨,但沒有辦法必須改正。
 
我個人認為,盡管這些營養成分表可能有些參數會有出入,但八九不離十,特別是作一些橫向比較,還是說明問題的。隨著民眾對食品健康意識的增強,政府監管部門必定還會製定更為嚴厲的措施,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會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