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flying

Oasisflying 名博

我的世界(23)-- 你願意為自由,拋棄舒適的生活嗎?

Oasisflying (2025-11-08 04:31:08) 評論 (1)

晨醒讀朋友圈,兩位我蠻欣賞的,公益之路的友人,分別發了紀念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的文章。一位是,國內知名社區公益基金的發起人 L;一位是,我昔日社區的物業負責人W,他畢業於武漢大學。實話說,能在我朋友圈留下的,多半都是我欣賞的人,而不是“有用”的人。我幾乎從來不會去求助他們,但如果求助,大概率都是會伸出橄欖枝的。

W 說,老校長對於高考,對於國內教育事業的創舉和改革,有著無法抹滅的貢獻。我們很多人都是受益於此。之於武大學子文化和特質的影響,都在每一代武大人身上,不可抑製的留下了深遠的印記。

我很信任 W。他敬仰的人,我自然也會去關注。拜讀此文,劉校長說,自由是人生來具有的,是人生命的最高目的;是個人或集體,包括創造性活力的先決條件。沒有自己,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我再認同不過。他是有智慧的明白人。四十不惑後,我也是深刻認知,自由在那片土壤,我的有生之年,我孩子的有生之年,都是奢侈品,或是曇花一現的玩意。昨天,我也拜讀了學者顧則徐在華夏論壇的文章,提及,建國後,中國有 680 萬知識分子被冤假錯案,命運悲慘。

對於這個問題,先生和我不同認知。我且以為,他的閱讀和我的閱讀,不可同日而語。或不是他的天分問題,是各自的選擇。我希望探知真相。我提及,在港澳工作的幾年,我的閱讀拓寬我的視野。我非常清晰地認識到,我沒有能力或功力,如劉道玉校長這般,堅守那片土壤。我 N 年的公益之路,也向我證明了這一點,哪怕搭上身家性命,我甚至都幫助不了任何孩子。那個 TT,是她的自救,還有其他的機緣巧合。甚至當時的婦聯官員都私下和我說,她很為那些孩子的命運難過,卻又是無能為力。

當年我離開中國,奔赴美國,我的老大非常不解。他說,你在中國有那麽好的生活,衣食無憂,家務不愁。為何這把年紀了,還奔赴未知的生活,從頭再來。我不需要解釋,解釋了他也不懂。包括我的小兒,我提及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我以為,最好的製度和國家,他還和我抗辯。是的,我的選擇,基於我的認知。我為我的認知買單。

我的認知,同於劉校長的認知,自由是人生來具有的,是人生命的最高目的;是個人或集體,包括創造性活力的先決條件。沒有自由,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我嗜自由如命。沒有自由,無法呼吸。那片土壤,我這輩子、下輩子,乃至下下輩子,都幾乎沒有可能。這就是我的認知。哪怕你是生我養我的父母,我的一生,我必須自己做主。如我的媽媽,她怕冷,就不許我開空調。廣州那麽熱的天氣,且我都成年,這是天下哪門子道理。那個國家,有成千上萬的如我媽媽的人,這是她文化的根基。有人說,中國的問題是製度問題,我從來不以為然。是幾千年來的等級文化之所以然。孩子就是父母的財產。父母想如何,就如何,還無處申訴。是啊,“黨”就是我們的母親,就算你離開了自己的母親,還有“黨”來“關照”你。更令人無語的是,你還不能叫屈,因為,她都是為你好。

如今,奔赴自由領土,已有些年頭。我一天都沒有後悔過!雖然,美國有美國的問題,但這裏是講理的地方。至少,我極少遇到不講理的人或事,概率和那片土壤比,差的不是幾個百分點。

不知道文學城,有多少的華人來到美國,是同於我,奔赴自由而來的。或有很多同學,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而送孩子出來。我更是為了我自己,除非餓死,否則,任何的榮華富貴不值得我放棄自由。

感謝那片土壤的劉道玉校長們。但我認同學者顧則徐,在華夏論壇著文所言,“對知識分子獨立性的否定,必然導出知識分子依附性的結論,成了知識分子在現代中國的宿命原點。中國隻要有秦始皇,有想做秦始皇的人,有崇拜秦始皇的讀書人,知識分子的命運,便是數千年不變的魚肉宿命。” 

他也提及,中國建國後,知識分子的冤假錯案達 680 萬之多案例。這背後,是多少人的悲慘命運。

顧則徐更是智者。世界很小的,他是我朋友圈一位朋友的故知。當年俄烏戰爭爆發,他第一時間作文,沒敢發表,發給故知看,故知直接轉給我。我說,他的立場我全部認同,他的眼界非凡。他的話,我認同而信服。

又讀到,王慶民,在“沉默的榮耀”,台海三方博弈中說,當年國共兩黨許多人,抱定救國之誌,為國家人民和信仰,不惜身家性命的精英。他們是當年中國最先進、最具理想的力量。如今來看,沒有什麽榮耀,皆為悲劇。他說,目前看來,台海沒有真正和平,大陸和台灣各自的內部也將鬥爭不斷,繼續著曆史上的恩怨情仇,重複種種榮耀和悲劇。

讀曆史,知未來。如同我說,看人,看 Pattern,看曆史亦然。沒看明白前,好好做功課;看明白後,義無反顧。

別說現在我生活舒適,哪怕清貧,我也毫不後悔。至少,我每一次的呼吸,都是那麽舒暢。

自由,也是我活著的最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