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緣際會得覽《蘭亭集序》書法作品,日日相對,愈發覺出其“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毋庸置疑。摘寫全文(古文島)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趣 一作:曲;快 一作:怏)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對於王羲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景致的描繪和生命的慨歎:“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我不禁覺得這篇序文留給我無盡的遐想。
思緒一:“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既然人生百年終將歸去,那麽我們唯一的出路便是與接受。人活百年,我們都會成為昔人。生命有時間性,世事有好有壞、有起有落。敢於接受不完美時,內心仍能保持中和寧靜,那便是我所追求的雅量。我希望自己的心胸寬闊,精神穩定,這意味著我要有一定的雅量。估計這隻能從藝術熏陶當中習得。
思緒二:清風朗月與書畫的“雅氣”
我向往那種“清風朗月,坐在竹林下微風吹過”的意境。我相信這種與自然的和諧,正是修習雅氣的先決條件。從相貌上講,我長得比較粗曠,所以說培養相應的雅氣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追求吧。我以為雅氣是可以通過追求藝術,達到一定的審美境界 。大多數女性都希望自己優雅淡定,我也一樣。我大多數的時候都喜歡靜靜坐著,思考。或許在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線上穿梭,我也希望把我內心的平和通過文字寫下來。至少外表經過時間的沉澱達到某種境界,可以讓自己看上去更秀氣一點或者跟文雅沾點邊吧。
思緒三:明年之約:心聲即心畫
我計劃明年正式開始書畫學習,今年的主要精力仍放在目前的學習計劃上。我並非炫耀,而是希望習得“一兩字或一兩幅畫”的精髓。就我接觸的那些老年智者那裏學到的,書畫的價值在於“心聲即心畫”,筆墨線條可以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最直接的流露 。
或許這就是我最終的學習目的:對雅氣與雅量的追求,也是書畫帶給我的真正價值。
十分期待明年的計劃!
追求雅量與雅氣 習讀《蘭亭集序》
北美新疆妞 (2025-11-11 19:42:31) 評論 (1)
最近因緣際會得覽《蘭亭集序》書法作品,日日相對,愈發覺出其“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毋庸置疑。摘寫全文(古文島)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趣 一作:曲;快 一作:怏)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對於王羲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景致的描繪和生命的慨歎:“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我不禁覺得這篇序文留給我無盡的遐想。
思緒一:“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既然人生百年終將歸去,那麽我們唯一的出路便是與接受。人活百年,我們都會成為昔人。生命有時間性,世事有好有壞、有起有落。敢於接受不完美時,內心仍能保持中和寧靜,那便是我所追求的雅量。我希望自己的心胸寬闊,精神穩定,這意味著我要有一定的雅量。估計這隻能從藝術熏陶當中習得。
思緒二:清風朗月與書畫的“雅氣”
我向往那種“清風朗月,坐在竹林下微風吹過”的意境。我相信這種與自然的和諧,正是修習雅氣的先決條件。從相貌上講,我長得比較粗曠,所以說培養相應的雅氣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追求吧。我以為雅氣是可以通過追求藝術,達到一定的審美境界 。大多數女性都希望自己優雅淡定,我也一樣。我大多數的時候都喜歡靜靜坐著,思考。或許在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線上穿梭,我也希望把我內心的平和通過文字寫下來。至少外表經過時間的沉澱達到某種境界,可以讓自己看上去更秀氣一點或者跟文雅沾點邊吧。
思緒三:明年之約:心聲即心畫
我計劃明年正式開始書畫學習,今年的主要精力仍放在目前的學習計劃上。我並非炫耀,而是希望習得“一兩字或一兩幅畫”的精髓。就我接觸的那些老年智者那裏學到的,書畫的價值在於“心聲即心畫”,筆墨線條可以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最直接的流露 。
或許這就是我最終的學習目的:對雅氣與雅量的追求,也是書畫帶給我的真正價值。
十分期待明年的計劃!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趣 一作:曲;快 一作:怏)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對於王羲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景致的描繪和生命的慨歎:“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我不禁覺得這篇序文留給我無盡的遐想。
思緒一:“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既然人生百年終將歸去,那麽我們唯一的出路便是與接受。人活百年,我們都會成為昔人。生命有時間性,世事有好有壞、有起有落。敢於接受不完美時,內心仍能保持中和寧靜,那便是我所追求的雅量。我希望自己的心胸寬闊,精神穩定,這意味著我要有一定的雅量。估計這隻能從藝術熏陶當中習得。
思緒二:清風朗月與書畫的“雅氣”
我向往那種“清風朗月,坐在竹林下微風吹過”的意境。我相信這種與自然的和諧,正是修習雅氣的先決條件。從相貌上講,我長得比較粗曠,所以說培養相應的雅氣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追求吧。我以為雅氣是可以通過追求藝術,達到一定的審美境界 。大多數女性都希望自己優雅淡定,我也一樣。我大多數的時候都喜歡靜靜坐著,思考。或許在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線上穿梭,我也希望把我內心的平和通過文字寫下來。至少外表經過時間的沉澱達到某種境界,可以讓自己看上去更秀氣一點或者跟文雅沾點邊吧。
思緒三:明年之約:心聲即心畫
我計劃明年正式開始書畫學習,今年的主要精力仍放在目前的學習計劃上。我並非炫耀,而是希望習得“一兩字或一兩幅畫”的精髓。就我接觸的那些老年智者那裏學到的,書畫的價值在於“心聲即心畫”,筆墨線條可以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最直接的流露 。
或許這就是我最終的學習目的:對雅氣與雅量的追求,也是書畫帶給我的真正價值。
十分期待明年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