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經滄海

牛經滄海 名博

大空頭倒下了

牛經滄海 (2025-11-13 04:08:14) 評論 (5)

牛經滄海

一覺醒來,讀到大空頭倒了。若與當年風光無兩、價值投資執牛耳者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H. Robertson, Jr.)相比,今日“大空頭”Michael Murray 的基金體量可謂雲泥之別。

彼時,羅伯遜創立的老虎基金曾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對衝基金。然而在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的癲狂中,基金遭遇巨額贖回,資產從 220 億美元急速縮水到 60 億美元。羅伯遜最終選擇清盤。而就在他清盤後的一個多月,納斯達克見頂,此後十五年未能重返峰值。無數公司股價跌去九成甚至退市,投資者血本無歸;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也從五千餘家銳減至三千以下。

當時我正在華爾街扛話,親眼見到羅伯遜部分收藏品在大摩大廳被公開拍賣(詳見《財務自由·人生進階:從零開始》)。我本人也在隨後兩年虧至斷腕,不得不退出參與創立的3G手機ASIC芯片VC,打回“裸泳”原形。

至於 Michael Murray,雖然是高分電影《大空頭》的原型,名氣不小、風格凶悍,但基金規模畢竟有限,無法與當年的“一哥”相提並論。然而,他的高姿態也熊據一個時代。他的清盤,雖不足以代表空頭力量的全麵退卻,卻往往是一種值得警惕的開始。

市場的多與空,如拔河兩端的力量,是同一體的兩麵。極端單邊行情難以持久,一旦一端失衡,遊戲往往提前結束。Michael 不能代表整個空方,卻確有標杆意義,其倒下絕不可輕忽。





滄海一概不作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