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那年,托爾斯泰應征入伍。在軍隊裏,托爾斯泰終於想通了,決定徹底改變自己。
他在大學裏被老師同學當作怪人,在農莊被農奴家仆當作怪人,在上流社會被貴族小姐當作怪人,現在,他再也不要當怪人了。
於是,他跟戰友們打成一片,呼朋喚友,酗酒豪賭,個性野蠻,加上出手闊綽,贏得從未有過的好口碑。
然而,青年時代的托爾斯泰常為自己的這種表現而懺悔。
“想到這幾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厭惡和內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時候我殺過人,為了置人於死地而挑起決鬥。我賭博、揮霍、吞沒農民的勞動果實、處罰他們,過著淫蕩的生活,吹牛撒謊,欺騙偷盜,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殺人……沒有一種罪行我沒有幹過,為此我得到誇獎,我的同輩過去和現在都認為我是一個道德比較高尚的人。”
這是托爾斯泰最瘋狂最放蕩的幾年,他沒有找到自己的想要的愛情,卻完完全全變成了欲望的奴隸。
評論家毫不客氣地指出,偉大的托爾斯泰患有性上癮症。
夜深人靜,托爾斯泰懷揣著忐忑與恐懼,進妓院找專業人士治療性上癮的老毛病。他把這些全部寫進日記,還給睡過的這些女人編了號,包括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和女農奴。
縱欲之後,他又在日記中宣泄自己無盡的懊悔、空虛和絕望。托爾斯泰仿佛生活在城堡地下室的囚徒,看不到陽光和希望。
他恐懼,因為他在大學期間就得過性病,對嫖娼有心理陰影。
他懊悔,因為他知道他現在隻是用肉體活著,高尚的自我,純潔的自我,善良的自我,離他越來越遠了。
他絕望,想到自己將會帶著滿身的罪孽和恥辱離開這個世界,一事無成、毫無意義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不甘心,但他沒有決心,沒有力量,沒有勇氣掙脫欲望的枷鎖。
托爾斯泰的那些狐朋狗友,有的玩得比他還瘋狂,沒有人像他這麽痛苦。
托爾斯泰之所以如此掙紮,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停止過追問“活著的意義”——那個精神的自我,並沒有真正腐爛,而是一直在沉淪中掙紮。
尼采講過一個故事: 森林裏有一個人躺在地上,一條毒蛇咬住了他的舌頭,他滿地打滾,想要把毒蛇扯下來,但是他做不到,身邊人也沒有辦法把這條蛇扯下來。再這樣下去,他隻有死路一條。最後他扭轉脖子,把蛇的腦袋一口咬了下來,那一瞬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樂!
對托爾斯泰來說,這種墮落的生活方式就是咬住他舌頭的那條毒蛇,他隻要待在俄羅斯,和狐朋狗友在一起,他就不可能擺脫這條毒蛇。他必須痛下決心換一個環境。
命運給了他這個機會,他抓住了。
托爾斯泰32歲那年,大哥尼古拉病逝,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離開了自己,托爾斯泰痛不欲生,果斷出國,旅遊讓他從崩潰中漸漸走了出來。
35歲那年,托爾斯泰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18歲的貴族小姐索菲亞。
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到:我在戀愛,而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能夠這樣去愛。
他忐忑地求婚,七天後,兩人步入教堂——命運女神將一位天使送到了他的身邊。
婚後,托爾斯泰打算隱居莊園專心寫作,新婚妻子全力支持。
索菲亞每日打理莊園操持家務,先後生了13個孩子。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寫了六年,而索菲亞則熬了無數個夜晚,將180多萬字的小說手稿謄抄了七遍。
這是托爾斯泰最寧靜最幸福的時期。他在日記中寫道:家庭幸福把我整個兒陶醉了,我多麽幸福、幸福!我那樣愛她!
遺憾的是,真正的糾結和痛苦剛剛拉開帷幕。
隨著《戰爭與和平》的發表,托爾斯泰迅速獲得國際聲譽,他成為俄羅斯的驕傲,凡人所夢想的一切——名聲、財富、家庭幸福、身體健康,托爾斯泰在40歲的時候,全部擁有了,完完整整地擁有了。
但在內心深處,不知為什麽,托爾斯泰一直痛苦不堪,不斷地追問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麽?
他掉進了坑裏——空心病找上了他。
他在自傳中寫道,“如果我不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我最好的選擇就是自殺。”
自殺的念頭瘋狂地攫住了他,家人把刀槍繩子全部收藏起來,輪流盯著他以防他自殺。
空心病患者的故事——病魔突降
阿芒曬太陽 (2025-10-16 15:45:22) 評論 (1) 23歲那年,托爾斯泰應征入伍。在軍隊裏,托爾斯泰終於想通了,決定徹底改變自己。
他在大學裏被老師同學當作怪人,在農莊被農奴家仆當作怪人,在上流社會被貴族小姐當作怪人,現在,他再也不要當怪人了。
於是,他跟戰友們打成一片,呼朋喚友,酗酒豪賭,個性野蠻,加上出手闊綽,贏得從未有過的好口碑。
然而,青年時代的托爾斯泰常為自己的這種表現而懺悔。
“想到這幾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厭惡和內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時候我殺過人,為了置人於死地而挑起決鬥。我賭博、揮霍、吞沒農民的勞動果實、處罰他們,過著淫蕩的生活,吹牛撒謊,欺騙偷盜,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殺人……沒有一種罪行我沒有幹過,為此我得到誇獎,我的同輩過去和現在都認為我是一個道德比較高尚的人。”
這是托爾斯泰最瘋狂最放蕩的幾年,他沒有找到自己的想要的愛情,卻完完全全變成了欲望的奴隸。
評論家毫不客氣地指出,偉大的托爾斯泰患有性上癮症。
夜深人靜,托爾斯泰懷揣著忐忑與恐懼,進妓院找專業人士治療性上癮的老毛病。他把這些全部寫進日記,還給睡過的這些女人編了號,包括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和女農奴。
縱欲之後,他又在日記中宣泄自己無盡的懊悔、空虛和絕望。托爾斯泰仿佛生活在城堡地下室的囚徒,看不到陽光和希望。
他恐懼,因為他在大學期間就得過性病,對嫖娼有心理陰影。
他懊悔,因為他知道他現在隻是用肉體活著,高尚的自我,純潔的自我,善良的自我,離他越來越遠了。
他絕望,想到自己將會帶著滿身的罪孽和恥辱離開這個世界,一事無成、毫無意義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不甘心,但他沒有決心,沒有力量,沒有勇氣掙脫欲望的枷鎖。
托爾斯泰的那些狐朋狗友,有的玩得比他還瘋狂,沒有人像他這麽痛苦。
托爾斯泰之所以如此掙紮,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停止過追問“活著的意義”——那個精神的自我,並沒有真正腐爛,而是一直在沉淪中掙紮。
尼采講過一個故事: 森林裏有一個人躺在地上,一條毒蛇咬住了他的舌頭,他滿地打滾,想要把毒蛇扯下來,但是他做不到,身邊人也沒有辦法把這條蛇扯下來。再這樣下去,他隻有死路一條。最後他扭轉脖子,把蛇的腦袋一口咬了下來,那一瞬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樂!
對托爾斯泰來說,這種墮落的生活方式就是咬住他舌頭的那條毒蛇,他隻要待在俄羅斯,和狐朋狗友在一起,他就不可能擺脫這條毒蛇。他必須痛下決心換一個環境。
命運給了他這個機會,他抓住了。
托爾斯泰32歲那年,大哥尼古拉病逝,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離開了自己,托爾斯泰痛不欲生,果斷出國,旅遊讓他從崩潰中漸漸走了出來。
35歲那年,托爾斯泰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18歲的貴族小姐索菲亞。
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到:我在戀愛,而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能夠這樣去愛。
他忐忑地求婚,七天後,兩人步入教堂——命運女神將一位天使送到了他的身邊。
婚後,托爾斯泰打算隱居莊園專心寫作,新婚妻子全力支持。
索菲亞每日打理莊園操持家務,先後生了13個孩子。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寫了六年,而索菲亞則熬了無數個夜晚,將180多萬字的小說手稿謄抄了七遍。
這是托爾斯泰最寧靜最幸福的時期。他在日記中寫道:家庭幸福把我整個兒陶醉了,我多麽幸福、幸福!我那樣愛她!
遺憾的是,真正的糾結和痛苦剛剛拉開帷幕。
隨著《戰爭與和平》的發表,托爾斯泰迅速獲得國際聲譽,他成為俄羅斯的驕傲,凡人所夢想的一切——名聲、財富、家庭幸福、身體健康,托爾斯泰在40歲的時候,全部擁有了,完完整整地擁有了。
但在內心深處,不知為什麽,托爾斯泰一直痛苦不堪,不斷地追問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麽?
他掉進了坑裏——空心病找上了他。
他在自傳中寫道,“如果我不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我最好的選擇就是自殺。”
自殺的念頭瘋狂地攫住了他,家人把刀槍繩子全部收藏起來,輪流盯著他以防他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