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025 |雨 | 11–12℃
Saltstraumen,被譽為“世界最強潮汐漩渦”,距離 Bodø 大約 30 多公裏。昨天查了潮汐表,今早 8 點 10 分左右正好是高潮。旅店門口每半小時就有一班公交車來回,我盤算著要是能趕上 6:50 的班車最好,萬一錯過了,7:20 的也來得及,八點前肯定能抵達,九點再搭車回城,吃個早午餐,正好趕上中午 12:30 的火車去Trondheim。時間表被我優化到萬無一失。
不過計劃歸計劃,人是睡不住的。因為心裏惦記著 Saltstraumen,早晨四點多我就醒了,熬到五點多起床,洗漱完去廚房煮了一杯咖啡,在空蕩蕩的餐廳裏獨自喝著。打掃衛生的小哥見我這麽早一個人坐著,忍不住關切地問:“你還好嗎?”我笑著解釋說,我要去看 Saltstraumen。他眼睛一亮,說:“對對對,很神奇,很值得!” 我順勢問:“什麽時候看最好呢?” 他說:“隨時都能看,不過有時大,有時小。大概下麵有電流吧。”
我差點沒笑出聲。那可不是電流,而是潮汐(tide)。於是我耐心科普:“我查過潮汐表,今天早上 8–9 點是高潮。”小哥這才“哦”了一聲,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喝完咖啡,我出發去車站。在等車時遇到一位女士,確認車站方向時,告訴她我要去看漩渦。她說沒錯,她平時不上班時也常去那裏釣魚。我驚訝道:“不危險嗎?船不會被吸進去?”她笑笑說:“不會啊。還有旅遊公司帶遊客坐橡皮艇衝漩渦呢!” 我昨晚在 YouTube 上看的介紹可全是驚心動魄的畫麵,白浪滔天,一個巨大的漩渦。看來網上的震撼畫麵和現場的悠然垂釣是兩碼事。
車到橋頭,女司機特意提醒我下車,還笑著說:“沿著橋走就能看到了。”雨越下越大,風呼呼直灌,我裹緊雨衣,沿著橋上北側人行道從東往西走。一路探頭往下看,水麵霧蒙蒙,什麽都沒有。走到橋盡頭,幹脆鑽進一家已經開門的超市問了一下。營業員告訴我:“其實橋兩邊都能看到,但南邊的更清楚。也可以從橋東端的步道下到河邊去看,不過今天下雨,路滑,要小心。”
於是我換到橋上的南側人行道,重新往回走。果然,走到橋中段時,水麵上終於出現了一串串旋渦,不是那種巨大的“黑洞”,而是一簇簇、不斷生成又迅速消散的旋渦群,就像鍋裏沸騰的水,一撥過去又冒出新的。我一邊看一邊有點好笑:原來 YouTube 上那些堪比“世界末日”的畫麵,是挑了潮汐係數高的日子拍的。今天早晨8~9點雖然是高潮,但潮汐係數隻有 50 左右(中等水平);而在係數 80 左右時,才會出現那種真正驚心動魄的超級漩渦。
不過“親眼所見”和“屏幕上看”完全是兩種體驗。站在橋上,雨點打在臉上,狂風夾雜著水汽,橋下的水像被看不見的巨手攪拌,不停翻騰、旋轉,那種力量感依舊震撼。
後來我查到一點背景知識:Saltstraumen 其實是由大西洋海水和峽灣之間的潮汐差造成的。每六小時,約有 4 億立方米的海水要通過這條僅 150 米寬的海峽,水流速度可達每秒 20 多節(約 40 公裏/小時),因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強的潮汐漩渦。換句話說,眼前的景象不是“電流”,更不是“魔法”,而是地球自轉和月亮引力共同譜寫的“水之舞”。
九點鍾我準時搭上返回的公交車,回到旅店吃了個早午餐,然後去火車站搭上開往 Trondheim 的列車。在車廂裏,望著窗外依舊陰雨綿綿的北國風景,我寫下了這篇日記。
雨中前往Saltstraumen,觀看“世界最強潮汐漩渦”。











中午搭火車返回Trondheim。入住的Bodo旅店緊挨著火車站,在房間裏就可以看到站台。




北極圈地標。

晚間回到Trondheim朝聖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