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AI供應鏈 1 — AI芯片主要企業

投資點點滴滴,在投資的道路上與大家共同學習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概述

人工智能(AI)工作負載正在驅動對半導體的前所未有的需求。AI芯片供應鏈可分為四個主要環節:

  1. 芯片設計(無廠) – 負責架構AI處理器,如GPU或AI加速器。主要公司包括NVIDIA(AI GPU領域占主導地位)、AMD、Intel,以及初創公司Cerebras、Graphcore等。

  2. 軟件/EDA工具 – 為複雜芯片提供設計和驗證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主要供應商為Synopsys和Cadence;Mentor(西門子EDA)也是重要玩家。

  3. 設備 – 提供光刻及工藝設備給晶圓廠。關鍵公司有ASML、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負責EUV光刻、沉積、刻蝕、清洗和檢測設備。

  4. 製造(代工廠) – 為無廠設計公司製造芯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中占主導地位,其次是三星代工、Intel Foundry(原IFS)和中芯國際等。

TechInsights指出,2023年數據中心AI芯片市場規模達177億美元,NVIDIA市場份額約65 %、Intel 22 %、AMD 11 %techinsights.com

芯片設計領導者

NVIDIA(財年2025,截止 2025年1月26日)

  • 收入與利潤:2025財年收入13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4 %;GAAP淨利潤729億美元nvidianews.nvidia.com

  • 增長:數據中心業務在第四季度收入356億美元,同比增長93 %;非GAAP每股收益增長約130 %nvidianews.nvidia.com

  • 優勢:在AI加速器市場擁有Hopper和Blackwell GPU及CUDA生態係統,2023年數據中心AI芯片市場份額約65 %techinsights.com

  • 挑戰:高度依賴台積電先進製程,供應受限;穀歌TPU、亞馬遜Graviton等定製芯片競爭激烈nvidianews.nvidia.com

AMD(財年2024,截止 2024年12月)

  • 收入與利潤:2024財年收入258億美元,同比增長14 %;第四季度數據中心收入39億美元(同比+69 %);GAAP淨利潤16.4億美元ir.amd.com

  • 增長:非GAAP淨利潤同比增長26 %。

  • 優勢:提供EPYC服務器處理器和Instinct MI300加速器;2024年加速器收入超過50億美元ir.amd.com

  • 挑戰:數據中心AI芯片市場份額僅約11 %,軟件生態落後於CUDA;通過開源ROCm和與雲廠商合作開發定製ASIC來追趕techinsights.com

Intel(信息有限)

  • 市場份額:TechInsights估計其在2023年數據中心AI芯片市場的份額約22 %techinsights.com

  • 發展動向:推出Gaudi加速器,計劃2025年發布Falcon Shores;分拆代工服務IFS以吸引外部客戶。

  • 挑戰:過去製程路線延誤,Gaudi加速器采納度有限;通過開放軟件標準和價格策略提升競爭力。

其他玩家

初創企業(Cerebras、Graphcore、Tenstorrent、寒武紀)推出專用AI加速器,營收規模較小,但在特定領域有差異化設計,如晶圓級芯片。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

Synopsys(財年2024,截止 2024年10月)

  • 收入與利潤:全年收入61.27億美元,同比增長15 %;GAAP淨利潤14.42億美元,非GAAP淨利潤20.58億美元futurumgroup.comfuturumgroup.com

  • 業務結構:設計自動化貢獻42.21億美元(約68.9 %),設計IP貢獻19.06億美元(約31.1 %)futurumgroup.com

  • 優勢:全球最大的EDA供應商,與TSMC和三星合作緊密;計劃收購ANSYS以加強仿真能力。

  • 展望:預計2025財年收入67.5–68億美元futurumgroup.com;依賴半導體研發預算,客戶集中度高。

Cadence(信息來自公開披露)

  • 收入與利潤:電話會議透露2024財年收入增長約13.5 %,非GAAP營業利潤率42.5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2.75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全年收入指引52.1–52.7億美元design-reuse.com

  • 優勢:專注EDA工具、IP和係統分析,推出Cadence AI平台和協同設計工具。

  • 挑戰:對華出口限製和法律和解影響利潤design-reuse.com;預計2025年實現高十幾的增長design-reuse.com

Mentor/西門子EDA

  • 特點:西門子未單獨披露該部門收入。業務優勢在驗證、功能安全和汽車設計工具,依托西門子工業軟件生態。

設備供應商

ASML(2024年)

  • 業績:2024年淨銷售額283億歐元(約31億美元),淨利潤76億歐元asml.com

  • 展望:預計2025年淨銷售300–350億歐元,增長約15 %asml.com

  • 優勢:EUV光刻機全球唯一供應商,與TSMC、三星、Intel簽訂長期合同。

  • 挑戰:訂單隨客戶資本開支波動,出口管製影響對華銷售,正在開發High?NA EUV設備。

Applied Materials(應用材料,財年2024)

  • 業績:全年收入271.8億美元,同比增長2 %;GAAP淨利潤71.8億美元businessnewsthisweek.combusinessnewsthisweek.com

  • 優勢:沉積、刻蝕、外延、檢測設備產品線廣,覆蓋邏輯與內存。

  • 挑戰:內存市場疲軟影響增長,對華出口限製亦構成風險。公司預計AI基礎設施建設將支撐需求,2025年增長低到中個位數。

Lam Research(泛林,財年2024)

  • 業績:收入149.05億美元,同比下降14 %;淨利潤38.28億美元,同比下降15 %macrotrends.netmacrotrends.net

  • 優勢:在幹法刻蝕、沉積和清洗設備(尤其是3D NAND和DRAM)領域具有優勢,並推出Semiverse®軟件模擬晶圓工藝。

  • 挑戰:業務高度周期性,受存儲製造商投資波動和出口限製影響;2025–26年AI服務器和先進封裝需求或助複蘇。

KLA(財年2024)

  • 業績:收入98.1億美元,淨利潤27.6億美元sec.gov;2025財年收入121.6億美元,淨利潤40.6億美元ir.kla.com

  • 優勢:晶圓與光罩檢測、計量及工藝控製係統的市場領導者。

  • 挑戰:依賴晶圓廠資本開支周期,需要持續投入研發。

製造(代工廠)簡述

  • 台積電(TSMC):全球最大代工廠,掌握5 納米及以下大部分產能,是NVIDIA H100/B100 GPU唯一供應商。優勢在規模、良率和合作生態;挑戰為台灣地緣政治風險和三星、Intel的競爭。

  • 三星代工:唯一能在領先製程上挑戰台積電的對手,已量產3 nm環柵晶體管並在德州建廠;仍需提升EUV良率。

  • Intel Foundry(IFS):對外開放代工服務,計劃推出18A製程,並依托CHIPS法案補貼。過去延誤導致市場信心不足。

  • 中芯國際及其他中國代工廠:在出口限製下生產7 nm級芯片,國產AI芯片企業依賴其產能;受EUV設備限製,工藝升級空間有限。

觀察與增長前景

  1. AI加速器需求爆炸 – 生成式AI工作負載使GPU和AI加速器需求旺盛,NVIDIA財年收入暴增114 %,AMD數據中心收入幾乎翻倍nvidianews.nvidia.comir.amd.com

  2. 市場高度集中 – 數據中心AI芯片市場由NVIDIA(約65 %份額)、Intel和AMD主導techinsights.com

  3. 軟件護城河顯著 – NVIDIA依靠CUDA生態,AMD和Intel正推進ROCm和oneAPI;Synopsys通過收購Ansys擴充仿真工具futurumgroup.com,Cadence投資AI驅動設計design-reuse.com

  4. 設備供應商寡頭 – ASML在EUV設備上壟斷;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主導沉積/刻蝕/檢測市場。AI基礎設施和先進封裝需求將推動設備銷售。

  5.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風險 – 對華出口限製和台灣局勢影響供應鏈,多數公司在美國、歐洲擴建產能。

  6. 增長前景樂觀 – 預計AI半導體供應鏈將在本十年末保持兩位數複合增長。Synopsys預測2025財年收入67.5–68億美元futurumgroup.com;Cadence預計增長約13 %design-reuse.com

結論

AI半導體價值鏈高度集中且相互依賴,芯片設計商、EDA供應商、設備製造商和代工廠需要緊密協作。NVIDIA和ASML憑借長期投入和專有技術在各自領域形成準壟斷。AMD、Synopsys、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及KLA等正積極布局以分得更大AI市場蛋糕。地緣政治風險和出口管製仍是重要的投資考量因素,但整體看,AI半導體供應鏈的中長期前景依舊強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