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匆忙看了下麵兩篇關於股息投資的帖子,想補充幾句。
1,最近兩年出現了很多以期權產生收入的股息ETF,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YieldMax, Roundhill 和 NEOS 這三家基金公司的股息ETF。
2,這些股息 ETF 比過去的類似基金有了一些進步,例如過去曾經流行的 QYLD,JEPI, JEPQ 等等都是每月分紅,但是最近兩年出現的基金有每星期分紅的。更好的一點是,QYLD,JEPI, JEPQ 等等發的股息要作為收入報稅,但是最近兩年出現的新的基金的股息是作為 ROC 來報稅,也就是說發出去的股息降低買入成本,一直到買入成本降到零以後才作為長期資本利得來報稅。例如,NEOS 新推出的的 QQQI 去年被評為最佳主動型管理基金,因為它的總回報超過 QQQ,而且QQQI 的分紅就是按照 ROC 來報稅的。QQQI 的股息率是 13% - 14% 左右,也就是說需要大約八年的時間買入成本才降到零,所以持有的前八年不必交稅。並不是所有YieldMax, Roundhill 和 NEOS 的股息ETF 都是按照 ROC 來報稅,你自己要去他們的網站找每支 ETF 的稅務信息。
3,也有人說按照 ROC 來報稅的 ETF 等於把你的成本賣掉一些作為股息退給你,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全麵。按照 ROC 來報稅的 ETF 長期而言會出現 NAV Erosion 的情況,也就是股價會下跌,本金會有損失,但並不是絕對的。一般來講,股息率越高的基金 NAV Erosion 就越嚴重,例如 YieldMax 有幾支股息率在 100% 以上的基金也許本金損失的幅度會超過發出去的股息,我不會去碰股息率高得離譜的基金。但是,像 QQQI 這樣股息率不高也不低,底層資產基本麵健康 (QQQI 對應的底層資產是 QQQ), 又由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管理,避免長期的 NAV Erosion,甚至 NAV 還有所增長,總回報率超過其底層資產是完全有可能的。投資這樣的基金,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不能一次性買入,必須在下跌的時候分批買入;二是要把因為 ROC 產生的延稅收入再投資 (re-invest),逐漸把生蛋的雞養大,如果沒有定期的再投資,有可能長期的股息收入不是一個增長的趨勢。
要不要買,該不該買此類的基金完全看個人的需要,沒有絕對的對錯。例如,我國內的親戚有子女到美國留學,不算學費,僅是每月的生活費就要至少 $3000 左右,對國內的打工族是比較大的負擔,親戚就打算買一些 QQQI,用每月產生的股息來支付生活費。如果你是年輕的大廠的碼工,有很高的收入,你也許就不需要買這樣的基金,而是有餘錢就定投 QQQ。
美國是股票投資的天堂,各類投資品種非常豐富,而且,基金公司之間互相競爭,爭相推出更好的基金。大家要各取所需,生在福中要知福,哈哈。
股息投資—by 圭媽
雨女 (2025-08-06 18:30:10) 評論 (0)剛才匆忙看了下麵兩篇關於股息投資的帖子,想補充幾句。
1,最近兩年出現了很多以期權產生收入的股息ETF,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YieldMax, Roundhill 和 NEOS 這三家基金公司的股息ETF。
2,這些股息 ETF 比過去的類似基金有了一些進步,例如過去曾經流行的 QYLD,JEPI, JEPQ 等等都是每月分紅,但是最近兩年出現的基金有每星期分紅的。更好的一點是,QYLD,JEPI, JEPQ 等等發的股息要作為收入報稅,但是最近兩年出現的新的基金的股息是作為 ROC 來報稅,也就是說發出去的股息降低買入成本,一直到買入成本降到零以後才作為長期資本利得來報稅。例如,NEOS 新推出的的 QQQI 去年被評為最佳主動型管理基金,因為它的總回報超過 QQQ,而且QQQI 的分紅就是按照 ROC 來報稅的。QQQI 的股息率是 13% - 14% 左右,也就是說需要大約八年的時間買入成本才降到零,所以持有的前八年不必交稅。並不是所有YieldMax, Roundhill 和 NEOS 的股息ETF 都是按照 ROC 來報稅,你自己要去他們的網站找每支 ETF 的稅務信息。
3,也有人說按照 ROC 來報稅的 ETF 等於把你的成本賣掉一些作為股息退給你,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全麵。按照 ROC 來報稅的 ETF 長期而言會出現 NAV Erosion 的情況,也就是股價會下跌,本金會有損失,但並不是絕對的。一般來講,股息率越高的基金 NAV Erosion 就越嚴重,例如 YieldMax 有幾支股息率在 100% 以上的基金也許本金損失的幅度會超過發出去的股息,我不會去碰股息率高得離譜的基金。但是,像 QQQI 這樣股息率不高也不低,底層資產基本麵健康 (QQQI 對應的底層資產是 QQQ), 又由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管理,避免長期的 NAV Erosion,甚至 NAV 還有所增長,總回報率超過其底層資產是完全有可能的。投資這樣的基金,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不能一次性買入,必須在下跌的時候分批買入;二是要把因為 ROC 產生的延稅收入再投資 (re-invest),逐漸把生蛋的雞養大,如果沒有定期的再投資,有可能長期的股息收入不是一個增長的趨勢。
要不要買,該不該買此類的基金完全看個人的需要,沒有絕對的對錯。例如,我國內的親戚有子女到美國留學,不算學費,僅是每月的生活費就要至少 $3000 左右,對國內的打工族是比較大的負擔,親戚就打算買一些 QQQI,用每月產生的股息來支付生活費。如果你是年輕的大廠的碼工,有很高的收入,你也許就不需要買這樣的基金,而是有餘錢就定投 QQQ。
美國是股票投資的天堂,各類投資品種非常豐富,而且,基金公司之間互相競爭,爭相推出更好的基金。大家要各取所需,生在福中要知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