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濟美國牛人對諾貝爾獎感興趣,我推薦他讀這本書,為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秘書長和卡羅林斯卡教授與係主任Erling Norrby寫的專著。
根據非常詳細的關於評審的解密材料,Norrby在書裏以案例的形式係統地分析了他們的篩選過程。瑞典人真是反複地推敲與辯論,這就是諾貝爾獎的絕大部分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原因。
我剛讀完第五卷,還準備去買Erling Norrby前麵的四冊。瑞典作者的英語不太地道,好多句子似乎是機器人整理的。

第五卷裏有對華大Cori夫婦的描述,封麵就是Cori夫婦在斯特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的照片,我的博文也含有幾張該書的截圖。

雖然諾獎是授予他們發現的Glycogen(糖元)轉換機理的大框架,書裏麵也有Cori Cycle的介紹。實質上他們更重要的貢獻是發現葡萄糖-1-磷酸,這是個萬能的中間產物。這也開啟了人類對磷酸化的認識,隨後Cori的諾貝爾弟子Edwin Krebs將這個機理應用到激酶和蛋白質磷酸化。

借著講述發現cAMP作為第二信使的Cori弟子Earl Sutherland (窮的Kansas boy)的故事,作者權威般地在書裏確認,Cori夫婦在WashU培養了七位諾貝爾獎得主。加上導師九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這個記錄是全球之最,即使在英國劍橋都不能參與競爭。我這裏是指單個實驗室,不是指劍橋卡文迪許或貝爾那種綜合性實驗室,我不認為發現電子的湯姆遜帶出了這麽多諾獎得主。


沒有Cori夫婦,就沒有WashU醫學生Edwin Krebs選擇放棄臨床全力做研究。他從聖路易斯去了西雅圖華大,發現磷酸化與去磷酸化這個根本的生物規律,這是劃時代的貢獻。這些都起源於WashU的糖代謝實驗室, 真是不可思議,導師在葡萄糖上加磷酸,弟子觀察到蛋白質在諸如tyrosine等特定的氨基酸上也可以加磷酸。它們都在生命過程發揮著重要的功能,隻不過是通過不同的酶。
諾貝爾獎規定隻有50年之後才能公布提名或評審材料,西方人在防止個人恩怨上是多麽充滿智慧。書中再次證明諾貝爾獎是通過大佬之間相互提名的,我們知道芝大經濟學相互提攜獲獎是近些年的事,其實這在半個世紀前就發生在聖路易斯。

這四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照片拍於WashU的畢業典禮,書中透露WashU醫學院的前期諾獎得主Joseph Erlanger就是提名Cori夫婦的人。諾貝爾委員會相信了Joseph Erlanger的對Cori夫婦倆人的提名,因為他為同在華大最了解情況,後續的有些提名人則僅是對Carl Cori的提名。在那個年代諾貝爾委員會就擁有眼光,沒有讓Gerty成為Rosalind Franklin那樣的永久遺憾,Rosalind也是因為去世得太早,不然諾貝爾委員會應該會找到名額為她授獎的。
同濟美國牛人隻知道欣賞Cori夫婦了,在他的右手邊的走廊上就是並排的WashU醫學院的Cori Auditorium和Erlanger Auditorium。諾獎委員會主席把Joseph Erlanger的名字都拚錯,實在不應該。同濟美國牛人對Cori夫婦的敬仰是有原因的,可見文後的討論,這些照片拍於四年前。



Cori夫婦裏隻有太太Gerty是猶太人,Carl是在奧匈帝國的上流家庭長大的,為捷克裔白人。
Carl Cori的父親是海洋生物實驗室主任或所長,Carl在父親任職的意大利Trieste長大。家裏重返布拉格使他在當地讀醫學院,也在那裏遇到了猶太女孩後成婚。當時的捷克布拉格是與德國淵源很深的地方,這也可以解釋孟德爾在不遠處的寺院裏為遺傳學奠基。Cori夫婦在維也納停留時,Carl Cori在諾貝爾獎得主和神經遞質發現人Otto Loewi的實驗室工作了6個月。
為了防止裙帶關係,當時美國的大多數大學不允許夫妻店實驗室,隻有Buffalo和WashU允許Cori夫婦共同經營一個實驗室。
Carl Cori在WashU醫學院是教授和生化係的創係主任,Gerty是在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她以前的職位長期是Research Associate,即我們抵達華大時的職位。諾獎前後WashU才給她正教授, 但是獲獎成果是她做出來的,在十篇獲獎相關論文的七篇裏Gerty都是第一作者。

WashU長期讓Gerty當Carl Cori的助手,宣傳的照片也是導師看助手做實驗的情景。
Cori夫婦在Glendale的Lindbergh南邊擁有豪宅,地址是1080 N. Berry Road。我開車去看過,據說是他們請著名建築師設計的現代建築作品。與周圍建築很不同,以此可以看出Cori的革新品質。WashU當年支付給係主任和教授的工資是不可想像的,Gerty的工資隻是Carl的幾分之一,以此可見美國當年對女性科學家的歧視。

Carl Cori在妻子Gerty去世後去了哈佛,再婚後又運轉實驗室大約20年。書中透露Gerty Cori的骨髓疾病與她早年接觸放射線有關, 她去世時年僅61歲,這是與居裏夫人和Rosalind Franklin相同的悲劇。為什麽傑出女科學家備受放射線影響?因為她們都是親手做實驗的人。
我訪問過居裏夫人在巴黎的鐳研究所,她的辦公室旁邊就是實驗台,當時就感受到她吃了多少射線。
Cori夫婦是熱愛美國的,他們抵達美國6年後就成為美國公民。他們幾乎是美國中西部的聖路易斯人,在這裏工作和生活了26年。Gerty火化後骨灰撒了,但是他們的兒子Tom在聖市的名人墓地Bellefontaine為父母建了個紀念碑,Tom前幾年去世後應該也葬在聖路易斯。
Tom是Cori夫婦的獨子,與聖路易斯著名的美國保守派活動家Phyllis Schlafly的女兒Anne結婚。我差點在朋友帶領下去見過Tom, 但是因為他當時的心情不好作罷。
世界都是連接的,Tom Cori的二女兒與聖路易斯的華人大佬和華大校董陶光業的一個兒子結婚。他們的雙胞胎兒子(也就是Tom的外孫子)最近從John Burroughs畢業。這倆位姓Tao的家夥的身上妥妥地流著諾貝爾基因,希望他們能夠超越從Sigma總裁位置退休的祖父Tom Cori,這家夥隻知道在公司賺錢。

同濟美國牛人的儀態還適合站在WashU的諾獎名牌前,在他拍照後又加了新科諾獎得主Charlie Rice,WashU仍然彌新貢獻著世界生命科學。
現在中國科學界全麵本土化,土八路當道,耶魯前教授和海歸大佬傅新元在讀了我的博文後留言:“說的痛快 [微笑],現在很多重點大學的負責人 很少有海歸了。某種意義上,是工農兵學員占領大學的第二波 [Smile]。很難有第一流原創 理論發現的。me too 可以”

北大教授羅金才分享的北大所長肖瑞平工作的留言:“你們同濟牛人肖瑞平教授團隊的發現引起Science的關注。她們發現,腫瘤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乳酸通過作用於脂肪細胞上的受體GPR81,抑製脂肪幹細胞分化,促進脂肪細胞的分解代謝,進而引起惡液質的發生”。
我的回複:“謝謝分享,正好與今天分析的Warburg效應和Cori循環相關,同濟出才女,似乎她沒在WashU受訓也在代謝領域很優秀,預祝她今年的院士評選順利[ThumbsUp][Worship][Worship]”
同濟美國牛人的猜想與假設,有待設計實驗證明:“你的文章應該加上我的發現(通過閱讀iPS 論文從中觀察到的):iPS 重編程實際上產生了腫瘤細胞生長所喜愛的代謝轉變,即糖酵解通路的加強。這也是我說iPS細胞是人造癌細胞的證據之一。如果你的文章會提及肖的發現,請一定加上我早先在美國專利裏的相關描述,這樣讓讀者對乳酸參與(劉實發現並命名的)病理性科瑞循環並進而導致惡液質有所了解。同時也把我的結論“靶向乳酸受體治療惡液質是胡鬧“這句話放上去,這樣或許會讓有這樣想法的人三思而後行。也許還會避免一些投資人打水漂”。
對於同濟美國牛人這類諾貝爾獎幻想家,這本書也有現實的意義,因為作者專門貢獻了章節去分享那些離諾貝爾獎非常近,但是一輩子也沒有獲得諾獎的傑出科學家。

在我的心目中,WashU上周去世的科學巨人Stuart Kornfeld就是這樣的學者。我們知道蛋白質糖基化對於蛋白功能非常重要,我自己就親眼通過實驗目睹過,而蛋白質在N端的加糖過程的酶和機理就是在Stuart實驗室完成的。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整個糖蛋白質化學都起源於他的實驗室,這也太神奇了,他這個隻有MD的醫生卻是傑出的化學家。
我們都為Stuart Kornfeld沒有與耶魯教授James Rothman分享諾貝爾獎腕惜,因為加糖是蛋白質成熟和分類過程的關鍵。Stuart Kornfeld還有可能單獨贏得諾貝爾獎,但是他己經以88歲的高齡走了。
真是性格決定命運,Stuart Kornfeld是位多麽nice的美國中西部gentleman,每次對我的問題都是深思後回答。他肯定不會去為自己爭取諾貝爾獎,即使作為Lasker獎的Jury,他也不會。Stuart不僅為他的母校WashU醫學院,也為他的高中母校和聖市高中Ladue的學生們,樹立了榜樣。
不僅同濟美國牛人想獲得諾貝爾獎,耶魯前教授和海歸大佬傅新元更有資格:他做博士後時在洛克菲勒大教授和WashU醫學院校友James Darnell實驗室發現首個STAT蛋白,老傅獨立建實驗室後首次將STAT與JAK激酶連接起來,即發現JAK-STAT Pathway, 後項重大機理性發現是與James Darnell實驗室幾乎是同時做出的。
耶魯前教授和海歸大佬傅新元:“實際上 JAK- STAT 的發現deserves N prize 的確也在Nobel Assembly 多次討論 但是票數不夠 : 需要lobby的 ”
我的回複:“當然應該,確實deserves, 前段時間吃飯碰到Peter Jin,a new faculty from Rockefeller。他說Rockefeller 與Karolinska 有特殊的關係,這有利於從洛克菲勒選擇候選人。我們談話時都感歎,洛克菲勒是個有別於任何機構的神奇地方。James Darnell 如果得獎應該與你分享,隻是中國幾乎沒有人在Stockholm遊說。我聽說日本是有專職人員駐紮在Stockholm專門lobby Nobel Committee, a real and serious business, 日本人甚至可以擠掉美國候選人,當然這是無法核實的在美國學術界的傳聞[Chuckle][ThumbsUp]”
耶魯前教授和海歸大佬傅新元:“是的 需要設法 不過 2015 年 我曾受邀給諾獎委員會主席等做過專門報告”
我的回複:“那確實是很好的兆頭,很多獲獎人在獲獎前都到Stockholm做過報告[ThumbsUp]”

關於Cori循環可見ChatGPT的說明:“Cori循環(Cori cycle) 是人體代謝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循環,描述了 肌肉與肝髒之間乳酸和葡萄糖的代謝轉換。它是以生物化學家 Carl Cori 和 Gerty Cori 的名字命名的,他們因發現這個循環獲得了 1947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循環概述。當肌肉進行 無氧運動(如短跑、舉重)時,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產生少量 ATP。由於氧氣不足,丙酮酸被還原為 乳酸(lactic acid)。乳酸進入血液,被運送到肝髒。肝髒將乳酸通過 葡萄糖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 轉化為 葡萄糖。新生成的葡萄糖釋放到血液,再被肌肉吸收,用於下一輪能量供應。生理意義:維持血糖穩定:肌肉消耗葡萄糖,肝髒補充血糖。延長肌肉運動時間:通過乳酸回收,減少乳酸積累對肌肉疲勞的影響。能量代謝協調:協調肝髒(合成)和肌肉(消耗)之間的能量分配。簡單示意:肌肉: 葡萄糖 → 乳酸 → 血液。血液: 乳酸 → 肝髒。肝髒: 乳酸 → 葡萄糖 → 血液 → 肌肉。乳酸並不是廢物,而是 能量載體。Cori 循環消耗 ATP:肝髒合成葡萄糖需要更多能量,比肌肉分解消耗的多。是短期無氧運動能量補充的重要機製”。
同濟美國牛人:“讓ChatGPT 畫兩張圖: 一張是生理性Cori 循環 (肌肉-血液-肝髒),一張是病理性Cori 循環(腫瘤-血液-肝髒)。如果ChatGPT 做出合乎要求的那兩張圖,我會讓它加一個“天平?“,並顯示如果病理性Cori 循環 (消耗的乳酸)大於生理性(消耗的乳酸),其結果必然是腫瘤細胞猛增而肌肉組織銳減,出現惡液質並最終導致病人死亡。如果大家理解了這個基本原理,也就明白為什麽我要說顏小姐的那個研究研究成果可以“餓死癌細胞“是個笑話。腫瘤細胞也用糖,但獲取糖的能力遠高於正常細胞。另外,腫瘤細胞利用更多其它的能源物質。所以,正常細胞一般鬥不過腫瘤細胞”

我的回答:“顏小姐隻知GLUT轉移葡萄糖,GLUT1在癌變狀態高表達,她應該不懂Cori Cycle在腫瘤代謝中的作用。不僅腫瘤用糖不同,人們還發現不同淋巴細胞的用糖不同。美國著名的密西根教授和同濟校友鄒偉平將在12月份會到華大演講,到時候問他。鄒偉平能夠獲得WashU美國院士Bob Schreiber的再次邀請到華大演講,說明他己經擠身世界級免疫學家的行列,腫瘤免疫是他的專長。也不是你說的消耗乳酸,是產生乳酸的多少。癌細胞可以通過Warburg效應,即使在有氧條件下,也主要依賴無氧糖酵解優先把葡萄糖轉成乳酸。雖然每個葡萄糖隻產 ~2 ATP,但速度極快,並且代謝中間產物可以用於合成核苷酸、脂質、氨基酸,這被認為是支持癌細胞快速增殖的基礎。另外大量乳酸產生可以使微環境酸化,pH降低可以抑製免疫細胞,從而達到腫瘤轉移的目的。現在確認代謝免疫學也起源於WashU,雖然倆教授Erika and Ed Pearce夫婦先去了德國弗萊堡馬普研究所當所長,現在又回到Johns Hopkins。他們主要是通過分析各類淋巴細胞的代謝不同開創了代謝免疫學的嶄新領域,Cori夫婦在天之靈,應該十分欣慰他們曾經工作過的華大仍然在代謝領域引領世界”。
關於Warburg效應,以德國影響深遠的諾貝爾獎得主Otto Warburg命名,三羧酶循環的Hans Krebs是他的學生。請見ChatGPT的解釋,Sam Altman搗鼓出來的這家夥真是厲害:“Warburg效應(Warburg effect)是指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腫瘤細胞仍然主要通過糖酵解(即無氧代謝)獲取能量,而不是通過有氧呼吸來生成ATP。盡管氧氣在細胞中充足,腫瘤細胞卻偏愛進行無氧糖酵解,這種現象最早由德國生物學家奧斯卡·沃布爾(Otto Warburg)於1920年代發現。
“Warburg效應的核心特征是:即便氧氣存在,腫瘤細胞仍然偏向通過糖酵解將葡萄糖轉化為乳酸,這一過程相比有氧呼吸(通過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來產生ATP)要少得多的能量。Warburg效應的影響和意義:糖酵解是一個相對較快但效率低的過程,通常會產生較少的ATP。腫瘤細胞依賴這種方式來快速生成能量,以支持其快速的生長和分裂。這種代謝方式導致大量乳酸生成,乳酸的積累會改變腫瘤微環境的酸堿度,進而幫助腫瘤細胞逃避免疫係統的監視。Warburg效應成為癌症生物學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它不僅有助於腫瘤細胞生長,還可能影響腫瘤的侵襲性、轉移能力以及對治療的反應。因此,針對Warburg效應的治療策略正在被積極研究,如通過抑製糖酵解來幹擾腫瘤細胞的能量供應。為什麽腫瘤細胞偏愛糖酵解:腫瘤細胞需要大量的ATP和生物合成中間產物來支持快速增殖,而糖酵解比有氧呼吸更加快速。腫瘤細胞有時由於缺氧或其他因素導致線粒體功能受損,使得它們無法有效利用有氧呼吸的方式生成ATP。癌細胞通常會通過改變其代謝途徑來適應惡劣的微環境,糖酵解作為代謝重編程的一部分,幫助腫瘤細胞適應並生存。這種現象不僅在癌症細胞中發現,也有研究表明某些其他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如在缺氧或高負荷的情況下,也會偏向這種代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