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我對 Google 的看法徹底翻轉了?

BrightLine (2025-07-26 06:33:40) 評論 (0)

一開始,我擔心 Search 會被替代。隨著 AI 模型的快速崛起,我曾認為傳統的搜索引擎可能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這對 Google 來說可能是根本性的威脅。曾幾何時,我對 Google 的態度偏謹慎,覺得它在 AI、雲服務和廣告業務方麵都在追趕競爭對手,缺乏爆點或領先優勢, 覺得它落後於 AWS、Azure,缺乏亮點。但最近幾個月發生的一係列企業動態、用戶選擇變化和財務數據,讓我必須重新審視它。

  1. 大客戶信任度顯著提升。例如,ServiceNow 與 Google Cloud 簽署了為期 5 年的雲服務合同,合同總額超過 12 億美元。這不僅是數字規模的問題,更說明像 ServiceNow 這樣成熟的大型企業,已將 Google Cloud 作為戰略合作平台來選擇,而非補充選項。ServiceNow 同時公布,到 2030 年雲服務承諾支出接近 48 億美元。
  2. Google Cloud 收入增長強勁。2025 年第 2 季度,Google Cloud 實現收入 1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32%,是 Alphabet 所有主要業務中增長最快的部分。這意味著它不僅贏得客戶,也持續擴展其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年化收入跑速超過 500 億美元已成現實。
  3. OpenAI 選擇 Google Cloud 承載其 ChatGPT 在全球多個國家的運行基礎設施,包括美國、英國、日本、荷蘭、挪威等。這類決定往往高度技術敏感,更加說明 Google 的雲平台具有穩定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能在全球範圍支持頂級 AI 模型的實時運行。
  4. 廣告業務依然穩健。Search 和 YouTube 兩大板塊都實現兩位數增長。搜索廣告收入約 542 億美元,同比增長超 10%,這得益於 AI Overviews 和 AI 模式的推動,用戶粘性增強。YouTube 廣告收入也達 98 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13%,展現了平台內容生態和商業化能力的雙強。
  5. Vertex AI 和 BigQuery 被廣泛采用。這兩個平台逐步構建了從模型訓練、部署,到企業級 MLOps 的全流程能力。BigQuery 的機器學習使用量在兩季度內增長了約 80%,Gartner 將其評為 2025 年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平台領導者,說明其產品已獲得市場和專家高度認可。
  6. Gemini 等 AI 產品體係逐漸成型,形成協同效應。Gemini 應用月活用戶已達 4.5 億,AI Overviews 月活用戶超過 20 億,AI 模式在美國和印度的使用量超過 1 億。Google 不再是單一模型的競爭者,而是構建了搜索、聊天、創作、視頻、辦公協同、開發工具在內的全棧式 AI 產品矩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Gemini 與 Workspace、Android、Chrome 等生態整合良好,不斷推動用戶體驗的 AI 化。
  7. 在所有科技七巨頭中,Google 的估值最為合理。截至最新季度,其市盈率在 Magnificent 7 中最低。相較於其他高估值 AI 概念股,Google 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真實業務支撐和強大現金流,這使它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兼具成長性與安全邊際。
過去,我認為 Google 是一個反應遲緩的巨頭。但現在,它在多個關鍵戰場穩步推進。一方麵,客戶轉向明顯,企業項目幾乎一夜之間開始傾向 Google Cloud,特別是在 AI 和數據分析場景中。另一方麵,其基礎設施不斷增強,財報數據實實在在,優於市場預期,用戶和客戶正在用腳投票。

這也是我改變立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