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回國印象 — 鬧市裏的別墅
回國印象 — 鬧市裏的別墅
我旅經這紅塵,因著一株帶露的白蓮,而停留了片刻 。。。
這次回國,我住的是一位朋友的別墅。
那位朋友知道我們要回國,熱情邀請我們回國期間住他家的別墅。我比較憊懶,極少住別人家裏,總覺得不太方便,不僅會增添主人的麻煩,自己也感覺不太自在。聽了我的婉拒,朋友笑了,他說這是他們家空置的一套別墅,裝修好了,卻一直沒有人長住,現在主要就是招待親戚朋友。他們自己則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另一棟別墅,這樣我們住過去也好有個照應。架不過他幾番邀請,最後我們還是同意了。
我所出生的城市,有超過一千萬人口。記得在沒有出國之前,房子一直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記得小的時候,有十來年的時間,全家幾口擠在二十四平米的小房間裏,那叫一個擠。後來學校給父母分了個三室一廳,有七八十平米,條件那是改善了不少,不過現在回想起來,也不算太大。而從小到大,我唯一見到過的別墅,當時叫做小洋樓的,是我姨夫家的房子。
那棟小洋樓是我姨夫家的祖產。他的父親是民國著名的中醫國手,當年攢下了這棟樓,還帶一個兩進的庭院。院子裏種了好幾棵大樹,桂花,臘梅,還有梧桐。隻可惜文革的時候,姨媽和姨夫被批鬥,趁著混亂,有幾家造反派闖進來,把前麵的一進院子和半棟樓給霸占了,結果文革結束了也一直討不回來。後來城市改造,這棟樓被拆遷,政府還了姨夫四套三室一廳的房子。記得當時我媽媽還跟我說,估計以後在城裏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洋樓了。
沒想到出國這麽多年,竟然又有機會住進城市裏的別墅樓了。朋友的這棟別墅在二環以內,在一個封閉的小區裏麵。這個小區不大,裏麵有將近二十棟別墅。小區的東西北三麵都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南麵則對著一片小湖。整個小區隻有北邊一個門可以出入,有保安二十四小時換崗執勤。據我朋友說,這些都是小區居民自己花錢雇的保安。
小區裏麵是鵝暖石鋪的小路,兩邊種滿了花草,還有各種的花樹,果樹,常青樹。我們回去的時候正是春季,小區裏花香撲鼻,鳥兒吟唱,簡直不敢相信離這裏還不到一百米就是城市的一條主幹道。小區裏麵的房子都是獨棟別墅,我目測了一下,最小的也有三千多呎,有一家比較豪,一棟四層樓的大宅子,估計有七八千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院子,四四方方的,別墅就建在院子正中。按我們這邊的標準,院子都不算大,不過每一家都修了高高的院牆,走在小區裏,頗有深宅大院的感覺。
我問朋友,城市裏像這樣的小區多不多?他說可能有幾十個,大多在三環以外,而在二環以內的,隻有兩處。他剛搬進來的時候,小區裏的別墅至少都要五千萬人民幣以上,不過最近兩年房價跌了不少,所以他又投資了一套,也就是我們現在住的這一棟。
我和太太在這裏住了幾天,環境那是沒得說,是鬧中取靜的極致。一大清早,鳥兒們就在窗外嘰嘰喳喳,我在這座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除了在公園裏,很少能見到這麽多的小鳥。小區裏的居民並不多,我們到湖邊散步的時候,也沒有碰到多少人。而小湖的對麵,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高樓,晚上看過去,燈火輝煌。
後來我們走親訪友,去了城裏不少的小區。這些小區裏大多是三四十層的高層住宅樓,樓和樓之間挨得很近。親友們的住房條件那是大有改善,一般都是三室或是四室的房子,比我父母當年的房子要寬敞多了。不過,他們也反應,他們子女的房子普遍不大,雖然最近房價跌了不少,想置一套婚房至少也要一兩百萬,他們做父母的則要出大頭,經濟上的壓力著實不小。
以前聽不少人說國內的貧富差距比較大,這次算是親身體驗了一把,看來還真是這麽回事。
竹風_如火 發表評論於
2環內的別墅,豪橫!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哈哈哈,又不是俺自己的房子,有啥好豪橫的 :)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麥子說到點子上了!我這次回去,碰到了各行各業的許多人,他們普遍反應現在國內的經濟不景氣,不僅是老板們感歎生意難做,端著鐵飯碗的公務員官員們也抱怨單位減薪。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曉青姐說的有道理。我的同學朋友好像都是住的大戶型的房子,不過呢,小戶型的房子同樣很有市場。說到底,我們中國人還是多呀 :)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那可不,動輒就是幾千萬的買賣,俺可是玩不了這遊戲 :)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是啊,出門旅行,住得寬敞一些,真的感覺挺不錯的 :)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yy56' 的評論 : 哈哈哈,謝謝美言!俺人緣的確還不錯,我是這樣看的,將心比心,對人善,自然有人善對你,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平等性的原則 :)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豪橫!
麥姐 發表評論於
城裏的別墅都奇貴,再跌也隻有有錢銀能夠得上。平等老師這次回去享受了高大上的待遇,再看看經濟形勢,是不是感慨萬千?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國內的居住條件越來越好了,過去祖孫三代一居半都是我爸爸教授級別的待遇:-)現在可能很少10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了吧。
林向田 發表評論於
"小區裏的別墅至少都要五千萬人民幣以上,不過最近兩年房價跌了不少,所以他又投資了一套" - 還能買千萬的房子,真的是富人!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住別墅很舒服呢,特別是在城市裏麵。鬧中取靜,很好很好!平教授周末快樂!
yy56 發表評論於
你的朋友很聰明,房子常年沒人住,就會壞得很快。這是一盤雙贏局。
旅行有個好住處真是太重要了。小區的布局看著真舒服。
看來你的人緣也不錯。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問好彩煙兄!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祝周末愉快!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你說的極是!我覺得一個富足的社會,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能夠安居樂業,也不僅僅是那極少數富起來的人。祝周末愉快!
平等性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是啊,與其個別人享受著大別墅,我倒是很希望絕大多數的平民老百姓都能夠有自己的一個安樂窩。
彩煙遊士 發表評論於
有點像石林公園,哈哈。問好平等兄!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平等兄好文。這張圖真好,不用放真別墅的片片,不怕隱私,哈哈。別墅原來很流行,親戚和朋友們說上海封城的時候,在別墅他們覺得自己憋在裏麵都憂鬱了,疫情後,有的就搬到了酒店式江景公寓房,麵對黃浦江看每天經過的船隻,說感覺很好!:)
xyz66 發表評論於
平等性博主短短一篇博文,寥寥數筆就縱向勾畫出故國房地產的滄海桑田。讚!
每次看到國內那些林立的高樓,擠擠挨挨地形成巨大的水泥森林,晚上看過去又沒有幾家亮燈,心中滿是疑惑:“真的需要蓋這麽多房子嗎?”
許多非自住房,比如你朋友的大別墅,如果不常年用心維護,可能幾年後就麵目全非,成了包袱。。。
關於貧富差距,每次讀到那些標榜的“偉大進步”:“人口平均收入上升到xxxx 元”,我就想:“咋不秀人口收入中位數呢?” 恐怕不太好看吧:)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謝謝分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