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居士

矽穀居士 名博

投資中的第22條軍規:在股市高點進場?

矽穀居士 (2025-07-18 07:01:22) 評論 (20)
幸好戰爭是如此恐怖,否則我們會打到樂此不疲。

    --羅伯特·李將軍


最近,我正在閱讀約瑟夫·海勒的軍事諷刺小說《第22條軍規》(Catch-22)。該書於1961年出版。

該書描述了被後世稱為“第22條軍規”(Catch-22)的邏輯悖論。在書中,二戰中的美國陸軍航空兵有一條充滿了矛盾的滑稽軍規,即第22條軍規:

  隻有瘋子才能獲準免於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

那麽,如果有一位飛機師希望可以因為精神錯亂而被放行離開軍隊,他需要主動提出申請並被醫生判斷為精神錯亂。

由於轟炸機機組執行的任務是深入敵後轟炸納粹德國或者意大利,故而這些任務是極端危險的。根據戰後的統計,僅有約四分之一的轟炸機機組人員完好地在戰爭中幸存下來。

因此,願意執行這種轟炸任務的人肯定是發瘋了。但是,如果機師懂得這些任務的危險性而希望離開轟炸隊,那就意味著他有自我保護的理念,因此他是理智的而不是發瘋的!

根據上麵的分析,在這個軍規之下,沒有任何人可以根據精神錯亂的理由給飛機師放行!

自該書麵世以後,第二十二條軍規被借用於描述其他個人受製於但是卻無法控製的規則、條例或程序。以下為一些我們常見的例子:

  • 1、你需要工作經驗才能找到工作。但是你沒有工作經驗,因為沒有人願意給你第一次工作機會。
  • 2、你需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才能獲得貸款,但你需要過往的貸款經曆來建立你的信用記錄。
  • 3、你想申請獎學金,但需要提供優秀的學習成績。但你因為沒有錢參加輔導班,導致你的學習成績不好。
  • 4、在高通脹情況下,美聯儲為了遏製通脹,就必須提高利息率。這樣會推高美國國債的利息率,並導致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上升。更糟的是,這有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放緩甚至引發衰退,並讓失業率和聯邦赤字飆升。這最終可能會迫使美聯儲降息。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大有大的難處!
在股票投資中,特別是在股市大幅上漲進入高點時,我們需要決定是否要進場投資。這時,我們會麵臨類似”第22條軍規”的兩難窘境。

一、如果我們繼續觀望,會產生害怕錯失(Fear Of Missing Out,FOMO)以及對未來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因為美股的曆史數據表明,美股是“熊短牛長”;市場在創下曆史新高後,往往會繼續上漲。因此,我們置身事外可能導致錯失重大收益。

事實上,在過去三年裏仍然觀望的投資者,親自目睹了標普500指數經曆了將近60%左右的漲幅。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更是上漲了85%左右。

這些事實,給觀望的投資者帶來了即使在價格看似高昂時也要入市的壓力。

二、如果我們現在進場,則麵臨市場回調或下跌的風險。因為過高的估值往往預示著市場波動性加劇,並且一旦市場預期未能實現或宏觀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就有可能出現市場的大幅回調。

那麽,我們該如何打破這種窘境呢?

一、誌當存高遠

我們要有長遠眼光,專注於長期的投資目標和明確的投資計劃,而不是試圖預測市場走勢或者挑選投資。

如果我們的投資年限是20年或者更長,那麽我們希望的預期回報是500%以上。就算當下市場的估值有10%甚至20%的“泡沫”,在我們的長期目標麵前,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

二、分散風險

投資界有個共識:離開風險而單純討論投資回報率,是在耍流氓!

假設我們有一大筆資金準備入場。如果我們在股市高點一次性投入全部資金、而股市隨後立刻大跌,那麽我們就會麵臨投資大幅縮水的風險。

為了降低這種極端風險,我們可以采用平均成本法(DCA)等定投策略。比如,我們可以把手中積累的大筆資金分成十份或者二十份,每個星期投一份,把進場時間窗口期拉大為幾個月時間。

這種策略,有助於顯著降低一次性買入就碰上市場大幅回調造成的影響,從而降低了我們的投資風險。

美股最近又在不停地創造曆史新高。如果你是一個觀望者,希望你能果斷走出第二十二條軍規窘境,大膽進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