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熱點
  • 原創
  • 時政
  • 旅遊
  • 美食
  • 家居
  • 健康
  • 財經
  • 教育
  • 情感
  • 星座
  • 時尚
  • 娛樂
  • 曆史
  • 文化
  • 社區
  • 幫助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加拿大小城\'露天毒窩\':滿街癮君子+糞便!警察:法律不讓管

加拿大小城\'露天毒窩\':滿街癮君子+糞便!警察:法律不讓管

2025-07-28 20:40:44

風蕭蕭_Frank

風蕭蕭_Frank
以文會友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徹底失控!卑詩小城淪為"露天毒窩":滿街癮君子+糞便!警察:法律不讓管

2025-07-28 14:46:05  溫哥華港灣
https://news.yorkbbs.ca/detail/local/4226d5e1-9d69-48b7-bb6d-97cec4f02fcf?
納奈莫 (Nanaimo),這個位於溫哥華島上第二大城市,號稱卑詩省的後花園,但該城市市中心的毒品“實驗”,不僅未能降低過量用藥的死亡率,反而把這座城市最古老的街區變成了一個個布滿糞便、垃圾、肇事逃逸、門口縱火和財產損毀的混亂地帶。
動議:要求關閉安全注射點

納奈莫市議會今日(7月28日)將討論一項動議,若通過,將促使該市正式請求省級衛生機構關閉一個本地的毒品安全注射點 (safe injection site)。





據悉,議員Ian Thorpe將在今日議會上提出該動議,建議市議會“正式請求”溫哥華島衛生局(Island Health)關閉位於Albert Street的預防注射點,該地點就在市政廳旁邊。

市長Leonard Krog表示,他預計這項動議將被辯論並推遲表決,以便未來邀請衛生專家和對該議題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在市議會前發言,再做出最終決定。



該預防注射點引發了大量有關治安混亂和暴力事件的投訴。市府工作人員此前曾提議建造一道1.8米高的圍欄,以保護市政廳周邊人員安全。

然而,市議會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委員會會議上否決了該圍欄提案。Krog市長指出,他對圍欄能否有效持懷疑態度,而且擔心這一舉措會釋放出“非常消極的信號”,暗示該地區的混亂問題已經無解。





Krog在回應今天的動議時表示,盡管過量預防點“無疑拯救了許多生命”,但該動議也反映出越來越多居民對該設施有效性的不滿和擔憂。

他說:“在資源緊缺的時代,許多人開始質疑——這些資源是否可以用在其他方麵,比如處理街頭毒癮和治安問題,從而挽救更多生命。”

“安全注射點”與“混亂地帶”的同位共存

納奈莫的大部分無家可歸者服務機構集中在市中心。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城市唯一的“安全注射點”就設在市政廳正東側。此前,這個注射點設在馬路對麵的建築中,據市議會一份報告指出,當時就已經出現“長期遊民、露天吸毒和街頭販毒”等日益嚴重的問題。



距市政廳東南方向僅兩分鍾車程的地方,是另一個服務群集區,被稱為“樞紐”(The Hub),於今年 1 月開放。市政廳與“樞紐”之間夾著 Nob Hill 公園,當地居民認為該公園充斥著混亂,是他們避之不及的地方,並希望市中心的相關機構遷出。



“他們在我家窗前脫褲子解手”

就住在公園旁邊的居民 Jean Fox 向市議會財政委員會表示,她 82 歲丈夫的木工工具在夜間被盜,警察隨後在“樞紐”外的購物車中找回這些工具。她說,她現在已經無法帶孫女們去公園玩耍了,因為白天那裏坐滿了吸毒者。

“公園裏有人類糞便,”她說,“他們會在我們窗前脫褲子解手,褲子掛在屁股上到處走。”



正在翻新出租房屋的 Anthony Gratl 也表示,幾年前他在這裏撫養兒子時一切都還正常,“上周我請求一個人離開我家門口,他就攻擊了我。” 現在,這一帶聚集了許多等待藥房開門的冰毒吸食者。“局麵已經徹底失控。”

另一位父親 Leslie Girard 說,自從“樞紐”開放以來,他家圍欄旁經常出現垃圾、人身攻擊和語言辱罵,甚至有人在夜間收容所外組織過鬥狗活動。



警察無能為力,因為法律不允許

居民們的感受與警方統計數據一致——僅今年 1 月到 6 月期間,RCMP 就接到“樞紐”周邊的報案超過 500 起。

但問題在於,這些警察也幾乎無能為力:導致這一切混亂的根源——露天吸毒——聯邦法律幾乎禁止執法機關幹預。

RCMP 警官 Adam Taylor 向財政委員會解釋說,聯邦法規允許個人攜帶不超過 2.5 克毒品,使得警方無法對多數吸毒者采取執法行動。



“現在的做法是,如果他們在公共場所吸毒,但數量沒有明顯超標,我們稱之為‘無案沒收’。” Taylor 說,“我們會逮捕、搜身、沒收毒品,但如果數量較小,我們隻是把毒品送往衛生部申請銷毀。”

對此,市長Krog問道:“我們是否可以說,在現實操作中,警方幾乎不可能就公共場所吸毒問題進行有效執法?”

Taylor 回答:“是的。”



代價是居民區變成“露天流浪街區”

與其他同類中心一樣,“樞紐”確實在某些方麵提供幫助:夜間收容流浪者,城市也表示有個別案例確實通過它進入了戒毒治療流程。

但代價是——整個區域已經變成了一個圍繞幾家室內服務點形成的“自由放養流浪街區”。

毒品致死人數大幅增加,成效存疑

至於這些努力是否改善了過量吸毒的情況,前景依然不容樂觀:根據省級數據,納奈莫的過量死亡數字從 2016 年的 500 起飆升至 2024 年的 1,500 起。雖然 2024 年的數據比 2023 年(2,500 起)略有下降,但距離“成果”還差得很遠。



類似情景,全國頻現

類似的城市崩壞故事在全國頻現。在安省的薩尼亞、漢密爾頓和基奇納,無家可歸者的營地已經通過法院獲得合法性,法官認為收容空間不足構成《權利憲章》問題,政府不得清場——至於廣大市民的安全和生活質量,法院則沒有考慮。

在溫哥華,情況更嚴重——省檢察官辦公室因所處區域混亂不堪,甚至請求搬遷。



當“解決問題”變成“遷移問題”

納奈莫市政當局目前正在考慮根據居民意見搬遷“樞紐”,但城市社會規劃經理表示,找到新址的希望渺茫。當然,徹底關閉這類設施,從來都不是選項。

這就是 2025 年的加拿大:麵對肇事者對社區造成的破壞,社會既不逮捕他們,也不將其安置在真正能照顧其生活能力的場所(因為這些毒癮者和無家可歸者確實已無法自理),我們隻會聳聳肩。

而在市議會或法庭麵前,那些每日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普通居民的福祉,依舊不被優先考慮。

登錄後才可評論.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今日熱點

  • 找伴侶的最佳時機阿裏克斯Y格雷
  • 馬德裏萬花筒:打針驚魂巴黎到羅馬
  • 假院士鬧劇:誰給騙子搭舞台?雅酷原創
  • 【偶遇】隔世唱和法國詩人波特萊爾renaulteu
  • 立秋,多事之秋biglow
  • 老子雖死可奈我何王亞法
  • 在北京的日子 (2)mungji
  • 說偶遇 (兼批蠢我)mxhy
  • 挪威徒步2 有驚無險差點錯過穿過北極圈的火車不閑
  • 讀書看電視遇到“熟人”西安遊子
  • 老爸回憶錄 - 童年(三)wzuo
  • 得道,是不是一種“活法”?北美新疆妞
  • 水牛城(布法羅)的中餐信息介紹與討論 (2025版)牛城往事
  • 一個女孩眼中的文革 1966年 (4)你相信這個世界有神嗎?小音

一周熱點

  • 特朗普會掀中美談判的桌子嗎?北美_原鄉人
  • 回國感受之三:東西太便宜了彩葉
  • 退休後選擇平層房Ramble House的不利之處如山
  • 理財增長, 但咱越來越‘窮’了BeijingGirl1
  • 退休金繳稅公平嗎?我生活著
  • 回國雜談----醫療的優劣(一)布魯司
  • 為什麽說上了60歲需要注意調整資產結構?袋鼠國Bob
  • 更年期,發量增加,減重十斤,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巷草
  • 中國的西歺之都一哈爾濱世界在我心中
  • 月薪5百元vs年薪百萬美元: 一場穿越時光的抉擇康賽歐
  • 濫用信用卡爭議程序,夫婦鋃鐺入獄(圖)菲兒天地
  • 退休後又摔了帕格尼尼
  •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mychina
  • 大盤QQQ 來到的重要路口,下麵的展望三心三意
加拿大小城\'露天毒窩\':滿街癮君子...
切換到網頁版
風蕭蕭_Frank

風蕭蕭_Frank

加拿大小城\'露天毒窩\':滿街癮君子+糞便!警察:法律不讓管

風蕭蕭_Frank (2025-07-28 20:40:44) 評論 (0)
徹底失控!卑詩小城淪為"露天毒窩":滿街癮君子+糞便!警察:法律不讓管

2025-07-28 14:46:05  溫哥華港灣
https://news.yorkbbs.ca/detail/local/4226d5e1-9d69-48b7-bb6d-97cec4f02fcf?
納奈莫 (Nanaimo),這個位於溫哥華島上第二大城市,號稱卑詩省的後花園,但該城市市中心的毒品“實驗”,不僅未能降低過量用藥的死亡率,反而把這座城市最古老的街區變成了一個個布滿糞便、垃圾、肇事逃逸、門口縱火和財產損毀的混亂地帶。
動議:要求關閉安全注射點

納奈莫市議會今日(7月28日)將討論一項動議,若通過,將促使該市正式請求省級衛生機構關閉一個本地的毒品安全注射點 (safe injection site)。





據悉,議員Ian Thorpe將在今日議會上提出該動議,建議市議會“正式請求”溫哥華島衛生局(Island Health)關閉位於Albert Street的預防注射點,該地點就在市政廳旁邊。

市長Leonard Krog表示,他預計這項動議將被辯論並推遲表決,以便未來邀請衛生專家和對該議題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在市議會前發言,再做出最終決定。



該預防注射點引發了大量有關治安混亂和暴力事件的投訴。市府工作人員此前曾提議建造一道1.8米高的圍欄,以保護市政廳周邊人員安全。

然而,市議會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委員會會議上否決了該圍欄提案。Krog市長指出,他對圍欄能否有效持懷疑態度,而且擔心這一舉措會釋放出“非常消極的信號”,暗示該地區的混亂問題已經無解。





Krog在回應今天的動議時表示,盡管過量預防點“無疑拯救了許多生命”,但該動議也反映出越來越多居民對該設施有效性的不滿和擔憂。

他說:“在資源緊缺的時代,許多人開始質疑——這些資源是否可以用在其他方麵,比如處理街頭毒癮和治安問題,從而挽救更多生命。”

“安全注射點”與“混亂地帶”的同位共存

納奈莫的大部分無家可歸者服務機構集中在市中心。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城市唯一的“安全注射點”就設在市政廳正東側。此前,這個注射點設在馬路對麵的建築中,據市議會一份報告指出,當時就已經出現“長期遊民、露天吸毒和街頭販毒”等日益嚴重的問題。



距市政廳東南方向僅兩分鍾車程的地方,是另一個服務群集區,被稱為“樞紐”(The Hub),於今年 1 月開放。市政廳與“樞紐”之間夾著 Nob Hill 公園,當地居民認為該公園充斥著混亂,是他們避之不及的地方,並希望市中心的相關機構遷出。



“他們在我家窗前脫褲子解手”

就住在公園旁邊的居民 Jean Fox 向市議會財政委員會表示,她 82 歲丈夫的木工工具在夜間被盜,警察隨後在“樞紐”外的購物車中找回這些工具。她說,她現在已經無法帶孫女們去公園玩耍了,因為白天那裏坐滿了吸毒者。

“公園裏有人類糞便,”她說,“他們會在我們窗前脫褲子解手,褲子掛在屁股上到處走。”



正在翻新出租房屋的 Anthony Gratl 也表示,幾年前他在這裏撫養兒子時一切都還正常,“上周我請求一個人離開我家門口,他就攻擊了我。” 現在,這一帶聚集了許多等待藥房開門的冰毒吸食者。“局麵已經徹底失控。”

另一位父親 Leslie Girard 說,自從“樞紐”開放以來,他家圍欄旁經常出現垃圾、人身攻擊和語言辱罵,甚至有人在夜間收容所外組織過鬥狗活動。



警察無能為力,因為法律不允許

居民們的感受與警方統計數據一致——僅今年 1 月到 6 月期間,RCMP 就接到“樞紐”周邊的報案超過 500 起。

但問題在於,這些警察也幾乎無能為力:導致這一切混亂的根源——露天吸毒——聯邦法律幾乎禁止執法機關幹預。

RCMP 警官 Adam Taylor 向財政委員會解釋說,聯邦法規允許個人攜帶不超過 2.5 克毒品,使得警方無法對多數吸毒者采取執法行動。



“現在的做法是,如果他們在公共場所吸毒,但數量沒有明顯超標,我們稱之為‘無案沒收’。” Taylor 說,“我們會逮捕、搜身、沒收毒品,但如果數量較小,我們隻是把毒品送往衛生部申請銷毀。”

對此,市長Krog問道:“我們是否可以說,在現實操作中,警方幾乎不可能就公共場所吸毒問題進行有效執法?”

Taylor 回答:“是的。”



代價是居民區變成“露天流浪街區”

與其他同類中心一樣,“樞紐”確實在某些方麵提供幫助:夜間收容流浪者,城市也表示有個別案例確實通過它進入了戒毒治療流程。

但代價是——整個區域已經變成了一個圍繞幾家室內服務點形成的“自由放養流浪街區”。

毒品致死人數大幅增加,成效存疑

至於這些努力是否改善了過量吸毒的情況,前景依然不容樂觀:根據省級數據,納奈莫的過量死亡數字從 2016 年的 500 起飆升至 2024 年的 1,500 起。雖然 2024 年的數據比 2023 年(2,500 起)略有下降,但距離“成果”還差得很遠。



類似情景,全國頻現

類似的城市崩壞故事在全國頻現。在安省的薩尼亞、漢密爾頓和基奇納,無家可歸者的營地已經通過法院獲得合法性,法官認為收容空間不足構成《權利憲章》問題,政府不得清場——至於廣大市民的安全和生活質量,法院則沒有考慮。

在溫哥華,情況更嚴重——省檢察官辦公室因所處區域混亂不堪,甚至請求搬遷。



當“解決問題”變成“遷移問題”

納奈莫市政當局目前正在考慮根據居民意見搬遷“樞紐”,但城市社會規劃經理表示,找到新址的希望渺茫。當然,徹底關閉這類設施,從來都不是選項。

這就是 2025 年的加拿大:麵對肇事者對社區造成的破壞,社會既不逮捕他們,也不將其安置在真正能照顧其生活能力的場所(因為這些毒癮者和無家可歸者確實已無法自理),我們隻會聳聳肩。

而在市議會或法庭麵前,那些每日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普通居民的福祉,依舊不被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