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的我們,走在雲上
在格林德瓦登臨菲斯特峰
鳳琪與我參加的這趟為期十二天的“瑞士大巡遊”,途經數個馳名世界的阿爾卑斯名鎮,其中格林德瓦(Grindelwald)尤為引人注目。旅人來到此地,多半心懷一願:登臨“歐洲之巔”,居高臨下一覽阿爾卑斯的壯闊風光。所謂“歐洲之巔”,正是瑞士最負盛名的高峰——少女峰(Jungfrau)。無論選擇齒軌火車,或乘坐現代纜車登上“歐洲之巔”,格林德瓦都是必經之門戶。
“大巡遊”一行36人,在旅行經理霍華德(Howard)的帶領下,於清晨自蘇黎世啟程,換乘三段列車,穿越湖區與山穀,途經著名的中轉站因特拉肯(Interlaken),於午後抵達格林德瓦(Grindelwald)。霍華德說:重頭戲在明天,將一早出發,搭乘齒軌列車登頂觀賞少女峰。今天時間尚早,格林德瓦有“世界最美小鎮”之譽,若各位有興趣,我提供兩個選擇:或在小鎮悠遊漫步,欣賞山穀風光;或搭乘纜車登臨菲斯特(First)山頂,近距離觀望雄偉的少女峰。
登上“歐洲之巔”並非我此行的目標——我對高海拔稀薄空氣和潛在的高原反應心懷顧慮。然而,少女峰卻是我心中一份長久的牽念。三十多年前,鳳琪和我在加州購置的第一處房產,所在街道名稱正是 Jungfrau。彼時僅知這是德文,意為“少女”,並不知道這街名竟牽連著阿爾卑斯群峰中最負盛名的那座雪峰。世界各地的名山常以女神、仙女為名,譬如珠穆朗瑪等等。“少女”之名冠於歐洲之巔,又蘊含著怎樣的想象與象征呢?
高原山中天氣變幻無常,我們當下決定把握眼前的晴朗時光,優先登上菲斯特山頂,先睹少女峰風采,也算完成一份遙遠的心願。至於在小鎮中閑步賞景——留待明日登山下來細細慢賞。
纜車站就在旅行團入住飯店之對街。我們輕鬆地搭上空中纜車,緩緩攀登菲斯特峰。這是我搭乘過最長的一段纜車,全程約四十五分鍾,沿途跨越三個山頭,每處都設有中途車站,可供旅客上下;也為纜車調整運行方向,蓄勢再發,駛向下一個更高的山峰。
隨著纜車節節攀升,沿途景致悄然變化:低處是茂密的闊葉森林,逐漸過渡為挺拔的針葉林木;遠處群山綿延,天際愈發遼闊。俯瞰腳下,是逐漸縮小的村莊屋舍,依偎著村落的碧綠湖泊,起伏的綠色草坡上點綴著閑步的牛群;抬頭仰望,則是重巒疊嶂,雪線以上的皚皚冰川世界。纜車終點海拔近2500公尺,當我們抵達山頂平台、步出車廂的那一刻,四周群峰環抱,雲影翻騰,腳下仿佛騰空,心中也隨之泛起一陣深深的震撼。
然而,這還不是菲斯特的至高點。若想登臨製高之處,旅人必須先戰勝眼前這條著名的菲斯特懸崖步道(First Cliff Walk by Tissot)。我雖顧忌高原反應,卻並不懼高。鳳琪和我毫不遲疑,一前一後踏上這條淩空架設的金屬棧道,身側是陡峭山壁,腳下則是深不見底的峽穀。
沿著棧道攀行,驚險中自有樂趣。步道上移步換景,山川險峻壯麗,冰河化水,瀑布飛瀉,匯入深穀山澗;雲霧與天光交融繚繞,目之所及,蔚為大觀,美不勝收。
步道盡頭,是一座如跳水台般伸出的玻璃觀景平台。站在上麵,施雷克峰(Schreckhorn)、韋特峰(Wetterhorn)等阿爾卑斯群峰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年逾八旬,相濡以沫近一甲子,如今並肩行走於萬丈高崖之上,不僅試煉膽量,更完成了一次與大自然壯麗景觀的深度邂逅。天地廣闊,人生有限。此刻雖短,卻是旅途中最恒久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