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美國夢碎:精英女兒出圈了。。。
美國夢碎:精英女兒出圈了。。。
從國內回來我便陷入焦慮。
時間改變了一切,包括人們感興趣的話題。回國休假時,我去看望好友和她的母親。七年未見,好友的母親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便問我孩子結婚沒有,我說沒有,她問為啥,我說孩子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結婚生子,她聽後搖頭歎氣,無比失望。記得從前,老人每次見到我都無一例外地與我探討如何教育孩子,將其培養成美國精英,那時她羨慕能進入精英階層的華裔移民。然而,時隔七年,她的話題變了。她又問我:“你知道這個世界未來是誰的嗎”?見我差異,她指著在院子裏幹活兒的保姆說:“是她的!她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都是二十歲左右結婚,現在每個兒子又都生了兩個孩子,她有六個孫子孫女,未來將是她的”。
老人接著說:“我昨天上網看新聞,據國家民政局公布,2024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隻有343萬對,2023年全國新生兒人口跌至902萬人,相較於2016年1785萬的高點,下降了49.50%。因為出生率下降,許多幼兒園都關了,據說2023年比2024年減少了1.48萬所。過去獨生子女政策,人們想生不讓生,現在政府鼓勵多生,可許多年輕人整天忙著打拚,沒時間和精力結婚生孩子,有的根本不打算生,特別是高學曆高收入的精英。不可想象,當這些獨生子女老了,沒有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會多麽孤獨,該如何養老?孩子是未來,沒有孩子即使有再多的財產也沒意義,因為財富是被人享受的,自己沒有後代,那麽隻能別人的後代享用,誰孩子多誰未來就擁有的多,所以我說未來是我家保姆這些人的。國內有很多富豪象我家一樣隻有一個孩子,可這一個孩子還不婚不生,未來堪憂呀!"
幸好,現代醫學發達,好友的女兒在美國凍了卵,並成功找到代孕母親,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女即將誕生,好友辛苦半生創立的公司總算後繼有人,“肥水不流外人田”了。然而,她母親的一番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焦慮。一直以來,我隻關注和鼓勵孩子追求夢想和事業,而忽略了其它,所以回美後,我立馬開啟催婚催生模式,給我在外州的孩子打電話強調婚姻與家庭的重要性。人生仿若輪回,不知不覺中,我重蹈我媽媽的舊轍。記得三十多年前,崇尚“意識流” ,鄙視世俗與循規蹈矩的我也曾被如此催過,那時我使媽媽陷入焦慮。“養兒方知父母恩”,若幹年後,當我因此也陷入焦慮的時候,我終於理解了當年媽媽催我結婚生子時的心情。
上周侄女到紐約參加高中同學的婚禮,她輾轉來看我時,我也借機催生,但侄女不以為然,說家庭目前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並說生孩子是件容易的事,任何女人都能做,如果她想做也能做,但她不想做,她現在隻想做別的女人做不了的事。多麽熟悉的語言,侄女的一字一句與我當年的回答如出一轍!數十年前,麵對媽媽的催生,我也是如此這般懟回去。侄女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對工作充滿激情,豪邁地追求更高的個人目標,為了說服她,我敘述了好友母親說的那番話,並告訴她我的好友即將當姥姥,我以為她會好奇,沒想到她說代孕很正常,她高中同學與同性配偶結婚,兩人正在考慮找代孕母親,或者找donor生孩子。
她的話使我大吃一驚,因為她高中同學是我朋友的獨女。侄女卻說:“二姑,這不新鮮,去年我參加我博士同學的婚禮,她的配偶也是女的“。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這裏各種離奇的戲碼天天上演,但我吃驚的是侄女的高中同學是華裔移民二代,她一路藤校博士畢業後,進入高薪商業精英階層,她從小便是父母的驕傲。記得上大學期間,她曾參與助選希拉莉克林頓的總統競選;疫情初期她媽媽作手術,那時飛機斷航,她騎著自行車從紐約跨越兩個州回家看望媽媽。如此優秀的女孩卻作出這樣的選擇,我終於明白為何朋友曾說她的美國夢碎,最終賣了房子不辭而別,與所有熟人斷了聯係!我說:“這樣的選擇我不接受,我想她媽媽也一定無法接受”。侄女卻說:“那是她的私生活,她才不在乎別人接受不接受,她自己活的快樂最重要”。
快樂因人而異,這大抵在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兒罷。周末我賣車要價$5,500,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看,女士一眼就看上了那輛車,問能否先給我$2,000,餘額下月付清,因為她剛買了回中國的機票,現在手裏隻剩下$2,000,我說行並加了她的微信。我們聊天時,她看著在院子裏玩耍的她的兩個兒子,告訴我說,她的大兒子七歲,小的三歲。當大兒子跑過來,她幫他擦臉上的汗,並把手裏的一個棒棒糖給了他,兩歲的小兒子見哥哥吃糖,也跑過來要,但她隻帶了一個糖。於是她便把小兒子抱在懷裏,哄他不要哭,可孩子執意要糖,哥哥見狀便把糖從嘴裏拿出來,讓給了弟弟,弟弟接過糖破涕為笑。
晚上,女士發朋友圈兒,圖片中,桌上擺著孩子們的爺爺為一家四口買的晚餐。女士配文說“快樂的一天,感恩“,其幸福與滿足之情溢於言表。我認識一些同我孩子和侄女一樣的年輕美國社會精英,他們藤/名校博士畢業,工作中獨當一麵,關注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高收入且每人每年交的稅比那女士的收入高得多,但他們有她活得快樂嗎?此外,大兒子給小兒子讓糖,這原本美好的天性,手足情深,而我卻忍不住會擔心那樣“讓糖”不衛生,我的這種擔心有必要嗎?孩子應該散養還是精養?父母應該傾心培養孩子成為社會精英,還是聽其自然小富即安?
我茫然。許多年輕美國精英隻專注於自我的夢想與追求,似乎不屑這種常人的幸福與滿足,他們誌存高遠,追求更高的個人發展目標,認為婚姻和孩子所提供的“保障功能”正在逐漸消失,婚姻讓一個人失去的可能遠比得到的多得多;甚至有些人憤世嫉俗,標新立異,象侄女的高中同學那樣出圈。然而我想,事到如今,作為培養了如此精英女兒的華人父母,除了遠遠地望著她,失望於美國夢碎,似乎也別無選擇。。。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hagerty' 的評論 : 教育重要,特別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真沒想到公立學校小孩兒還有這種LGBTQ的閱讀等課程,慶幸現在家長可以選擇讓子女退出,不再接受這樣的負麵教育。
現在教育孩子是父母麵對的挑戰。父母太保守孩子長大多半平庸,可讓孩子自由成長,也有風險,因為大環境不好,就象你說的那讀物的作者,她還在介紹推銷她寫的東西,尤其講述那小女孩,“兩個舅舅比一個舅舅好” 那不就是影響了小女孩的認知嗎?唉,自由是個雙刃劍。
hagerty 發表評論於
這都是拜美國的教育所賜。我們這裏移民比較多,很多家長看不慣學校的lgbtq的教育,一直抗議,要求允許自己的小孩兒不在學校接受有關LGBTQ的閱讀等課程。但這裏的公立學校的相關教育是強製性的。直到今年,可能是政治氣候變了,終於允許家長可以選擇讓子女退出相關的閱讀課程。本地電視新聞記者特意采訪了閱讀課程其中一本讀物的作者,一個白人中年女性。她對自己的作品不再被學校強製閱讀感到遺憾,然後介紹了自己的作品,一本小學生的閱讀書籍,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去參加舅舅的婚禮。才發現原來舅舅結婚的對象也是個舅舅。起初還有些意外,但實際接觸下來發現另一個舅舅特別的酷。最後結論就是,兩個舅舅比一個舅舅好 :)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呀!問好蔥鹿,祝夏天安好!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平安是福2016' 的評論 : 我覺得一個家庭還是能夠“可持續性”比較理想,雖然三代之後基本找不到一代存在過的痕跡了,但我認認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東西方的文化及家庭價值觀存在差異,我們生活在這裏,好的壞的都不得不接受,或許,這是華人當年選擇出國如今要付的代價之一吧。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GoneWithWind2' 的評論 : 我比較傳統,認為人還是應該結婚生子,因為幸福的婚姻能夠使一個人變得更好,而養育孩子的過程可以使父母變得成熟,學會包容並有責任感。
BTW,我知道你是時尚坦版主之一,在那看過你的美照,亭亭玉立的好身材!此外,“Gone With The Wind"也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紅石榴花' 的評論 : 鄰居那對雙胞胎姐妹真是太讓人惋惜了,不知道她們將來是否會後悔自己的選擇?我在大學工作,許多有個性的學生,我基本不足為奇,也學會了接受和尊重。隻是我侄女的高中同學小的時候我就認識,比較熟悉,又是華裔,所以我感到非常不解,想象不出她為何做出如此選擇?太令人遺憾了!你說的對,無論如何,祝福吧!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哈哈,謝謝關注鼓勵和欣賞!我也就是在文城濫竽充數,有感而發。
Oops, 不好意思,咋打出個“濫竽充數”?我是說自己在文城就是“充數”的,不經常來,寫的也少,隻是偶爾有感而發。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一聲歎息!。。。。。
平安是福2016 發表評論於
我記得哪裏看過一篇文章,爸爸帶家裏第二個孩子回國了,和美國徹底割裂,老大變形了,老爸帶小兒子回去時說了最通俗的話“回國家裏最少不絕後”
GoneWithWind2 發表評論於
這真是痛點,周圍很多華人朋友,很多三十出頭的子女,從小到大看著他她們長大的,都沒結婚,這應該是大多數華人父母無法接受的。
紅石榴花 發表評論於
以前認為尊重各人的選擇,何況是愛,不管TA愛的是男是女,總比傷害別人強。可鄰居家看著長大的孩子們的選擇又讓我無比遺憾:一對小時候漂漂亮亮的雙胞胎姐妹已經變了男性,成了倆瘦小猥瑣的“男人”;另一個鄰居的兒子瘦瘦高高的,近來宣布要變女的,已經開始吃藥了。。。自由雖然很好,但是也要尊重自己的身體啊,無論如何,祝福吧!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梁琥珀' 的評論 : 也是,焦慮由此而生。謝謝來訪留言,祝夏安!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EuphoriaF' 的評論 : 與教育和接觸的人不無關係。謝謝來訪分享並祝夏安!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Yangtsz' 的評論 : 好久沒見,謝謝留言分享!我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夠“carry on family legacy",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家庭的精神財富!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哈哈,謝謝關注鼓勵和欣賞!我也就是在文城濫竽充數,有感而發。
您別說,發照片也真是勇敢的行為,有次我去當地的一個"tea party", 還真被文城的網友給認出來了。。。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簡單一點好' 的評論 : 你說的真好,“神的道路高於人的道路,神的智慧高於人的智慧” 謝謝來訪分享!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茵芯' 的評論 : 確實是!或許我與年輕一代真的存在著代溝。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kM76' 的評論 : 是呀,你說的太對了!沒有什麽比親情更寶貴的了!謝謝來訪與分享,祝夏安!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竹野' 的評論 : 是這樣的!作為象我這樣比較傳統的母親,似乎無法接受如此選擇,與熟人斷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罷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天邊的那一道彩虹' 的評論 : 知音呀。。。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領導好!是的, 就是個接受問題,如果能接受年輕人的選擇,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兵團農工' 的評論 : 不無關係!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親愛的,好久沒見!是呀,我也是有感而發!祝美麗的菲兒永遠是文城的亮點!!
岸沚汀蘭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天涼好秋' 的評論 : 問好好秋,真是好久沒見,希望妹妹一切都好。我以前也沒關注過這些問題,也許我和年輕人有代溝,就像當年我媽媽與我之間有代溝一樣。人生仿若輪回。。。孩子基本會複製父母的人生經曆,所以我學會放下,盡量不焦慮。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最後一段非常讓人感慨。。。。
兵團農工 發表評論於
同性戀是左左害得!
曉青 發表評論於
你應當為孩子自己的選擇高興而高興!孩子生活的健康快樂,你才是最幸福的。
天邊的那一道彩虹 發表評論於
共鳴
竹野 發表評論於
我終於明白為何朋友曾說她的美國夢碎,最終賣了房子不辭而別,與所有熟人斷了聯係!
身邊有幾個人也是與熟人斷聯,一般都是家裏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
MarkM76 發表評論於
寫得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謝謝分享,其實早就想到這些問題了,現在的社會很複雜,很假。沒有什麽比親情更寶貴的了。經常告訴我附近的朋友或親戚的孩子。一定要多生孩子,隻有孩子才會給你帶來真實的快樂。哈哈
茵芯 發表評論於
不同價值觀的另一代人。
簡單一點好 發表評論於
很有感觸,真的有朋友的孩子是這樣。我覺得要按聖經的教導生活是最好的, 父母也少了很多焦慮。神的道路高於人的道路, 神的智慧高於人的智慧。
天涼好秋 發表評論於
很久沒見汀蘭姐了,歡迎回城!你的焦慮非常有共鳴,碰巧我最近也是和身邊不願結婚生娃的年輕人討論這件事,令人擔憂。這是當下一個讓人頭疼的社會問題
xyz66 發表評論於
Wow, 很開心看到暌違兩年的岸芷汀蘭博主重返文城!
以前讀過你很多有思想有品味的博文,也為你勇敢自信貼出自己美麗動人真人照而真心佩服點讚.
雖然你今天的博文一定會generate some controversy, 但你還是一如既往那麽真誠透明,不容易!
期待你更多才思泉湧的好文。
Yangtsz 發表評論於
中國父母心目中的”精英”是能夠占有很多社會財富,消耗很多自然資源?不僅自己這一代,而且下一代,世世代代自己的DNA載體都要在地球上當精英?
EuphoriaF 發表評論於
其實都是這邊學校教育結的果子,隻是大多華人都認為老外才那樣,華人教育嚴孩子不會lgbt。看了你這個不辭而別的故事,突然明白了某個認識的人回了中國再不回來的可能原因(孩子在這邊變性 了!)
梁琥珀 發表評論於
想得多管得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