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競賽

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涯處處家。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瓊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過去的周六是入夏以來最悶熱潮濕的一天,本來預報是要下雨的,但好像雨滴下到半空中就被熱氣蒸發,戶外的環境讓人動則揮汗,還要加上煩悶。流浪者本來是躍躍欲試要參加本地IDPA射擊比賽的,但因為不確定領導布置的周末任務能否完成,最終也沒有報名,倒是避免了事到臨頭再打退堂鼓。

雖然沒有親身參加,畢竟興趣所在,所以一直和第一線的朋友交流,照片加上短信,差不多也是身臨其境。

本地的比賽已經參加了無數次,大概已經熟悉了射擊場景,包括多數參賽人員。這次因為天氣濕熱的原因,一共隻有23位參加,朋友所在的第三組,隻有7個人。但最出人意料的是,7個人當中,竟然有3位被中途罰下場(DQ),難聽點說,幾個小時的競賽,出現了3次危險局麵,簡直是駭人聽聞。

流浪者聽到消息,開始以為是臨時裁判太過嚴厲,但和現場的朋友討論細節,確實可以肯定3個DQ,都是板上釘釘(Flagrant violations),毫無回旋餘地—-簡直能讓人拍案驚奇。

第一個DQ是因為選手在收槍入套的時候,槍掉到了地上。真是讓人覺得有些委屈,甚至說冤枉。倒是沒有什麽安全方麵的顧慮,因為收槍入套之前,裁判已經監督選手退彈而且要釋放扳機。況且收槍入套並不計入比賽時間,所以可以做的非常從容。這位顯然是要麽太過瀟灑有麽太過不走運,才發生了最不應該也最不值得的失誤。說實話,流浪者最替選手耽心的是槍,因為靶場的地都是碎石子,所以槍支遭遇的磕碰,肯定最應該傷心。

第二個DQ是因為選手在換彈匣的時候走火了,子彈打在了場地傍邊的防護土堆上,這是最危險的DQ,因為確實發射了子彈。那人其實是個資深的射手,使用帶紅點的手槍,每次應該裝10發子彈,射手在槍膛內還有1發子彈的情況下換彈匣,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省去裝了新彈匣後拉套筒上子彈的動作和時間。可惜的是太過疏忽大意,在換單匣的過程中,觸碰到了扳機,犯了最危險也是最不應該的錯誤。多加一句,這個選手用的是最讓人眼饞的2011類手槍,扳機極其清脆。

第三個DQ是因為一次卡殼,這往往是比賽中最耽誤時間的故障。加上選手經驗不是很豐富,在清理故障的時候有點手忙腳亂,左手竟然擋在了槍口的前麵—-實際上和上麵走火的DQ同樣危險!

本來俱樂部的IDPA比賽往往幾次才會出現一個DQ,這次一下子出現了3個,還都是在同一組,7個人當中最後隻剩下4個完成了比賽,也是難得一遇。朋友的總結是因為天氣太熱太悶,所以每個人的表現都出現了失真。

除了第一個槍掉在了地上絕對不應該之外,後兩個都明顯違反了耳熟能詳的槍支操作四原則。對於平時參與IDPA比賽的槍友來說,真的是低級錯誤!不過經曆了今天的DQ之後,想必也會銘心刻骨,尤其是對當事人來說。所以流浪者一直推薦給朋友說,IDPA是手槍技能提升的最好教程

其實IDPA比賽中最常見的DQ大都是因為槍口的指向,任何時間槍口方向都不能偏離射手正前方向左右各90度以上,就是180度原則。流浪者坦白一個黑曆史,就是自己曾經在IDPA賽場上被DQ紅牌罰下。那個場景的靶子分布非常廣,其實有兩個靶子的射擊方向,幾乎就是剛剛說過的90度,流浪者特意保留了現場的照片。後來裁判組也覺得有些過分,但無論如何也讓流浪者留下了一個深刻教訓,至今記憶尤新!這也是流浪者推薦槍友都去打IDPA的原因,確實可以收獲普通靶場上難以獲得的經驗甚至教訓

流浪者向來號召在美同胞,我人當自強,少紛爭,左手選票右手槍!所以對涉及槍支的負麵因素一直很少提到。其實這個問題絕對是真實的存在,槍支的功用在於其威力,自然也就會有危險,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刻意去回避的話,說不定會埋下隱患,將來引發更大的麻煩。

教訓深刻,重申槍枝安全原則



射擊消遣,IDPA比賽當訓練



流浪槍手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槍迷球迷' 的評論 : 可不是嗎,非常不應該
槍迷球迷 發表評論於
換彈匣時走火?那是金手指。 換彈匣的時候手指應該離開扳機啊, 這是玩槍最基本的安全習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