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雜談----簽證和機票(二)

布魯司 (2025-07-14 06:58:07) 評論 (1)

上篇說到海航一次暖心的客服,改變了我原來一直從旅行社訂票的習慣。

2019年回國,便到海南航空公司網上訂票,算是一種信任和喜歡吧。不過航空公司網站訂票有一個缺陷,許多官網隻顯示一定時間內的票價,超過日期就沒有顯示了。那次計劃回去三個月,又提前訂票,網站上看不到價格信息,好在多倫多有他們的服務點,通過電話訂了機票。

之後便是不通航的三年。

期間,由於海航集團激進擴張失敗,公司破產,高層入刑,海航被重組。多年回國首選海航,唏噓一下,希望將來還有機會乘坐海航的北京線。

2023年初,很少直達國內航班,海航北京線早已停飛,隻能飛香港再換高鐵,便在香港國泰官網訂票。後來計劃十月份回多倫多,還是隻能走香港;看回程機票時,心絞痛又犯了,機票還是貴,單程直飛兩千加幣,和來時一樣。這樣下去很快就得餓肚子。

窮則思變,於是找到了國內網上訂票平台A程。

多年前已經知道這個訂票平台,也上去看過機票。國際機票似乎沒有太大價格優勢,加上需要國內銀行卡付賬,又加上有一陣國內網上咋騙橫行,便打消了念頭。

時至今日,平台已經非常專業,各種線路、組合,價格有競爭力,支付安全有保障且非常方便,微信支付寶都可以。

直飛太貴,便在中轉一站裏選,選擇非常多,可以中轉韓國、日本、台灣、美國幾個大城市、歐洲幾個城市,甚至還有中東國家,最後選了中轉韓國首爾,一千六百加幣,行程多六小時,節省四百加幣。

有看官會說,為了四百加幣多辛苦六小時,不值當;我說,官人眼裏的蚊子腿,在我這就是雞腿。再說了,坐著就把錢掙了,是打小就有的夢想。(小時候夢想的工作是在電影院裏放電影)。

這一坐,一發不可收拾,後麵兩年都是大韓航空的顧客了(票價是主要原因)。

選大韓還有幾個小原因:飛機不論新舊,座椅前後的距離似乎要長一點;餐食裏的韓國餐有特點,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一碗熱氣騰騰的味增湯,一碗清清爽爽的各式蔬菜,對南方人來說,這種搭配大大加分;廁所非常幹淨。

之後兩次回國,雖然都是大韓航空,但買票的途徑多了一個,購票平台B程。

之所以都沒說全名,一是怕有打廣告嫌疑,二是下麵要說AB程的優劣,怕個人柮見不一定準確,壞了人家的名聲。

A程各方麵都不錯,轉機時的各種細節很詳細,讓人沒有後顧之憂;B程也可以,但還是有差距,比如轉機時是否需要清關等重要信息不全,勝在有時候價格比較好。

拿我的行程為例,多倫多飛香港雙程首爾中轉,大都在人民幣一萬左右(合兩千加幣,接近2023年的單程直飛),但B程能便宜三五百。

去年有老鄉計劃回國,來家裏吃飯時說到機票,推薦了這兩個平台,老鄉便在手機上嚐試購票,果然比他們原來上的網站要便宜(之前用國外購票平台,外匯轉換後),B程比A程又便宜六百。第二天便把機票訂了。

以下是自己回國訂票的一點體會:

1.如果不是利用假期帶小孩回國,盡量不要旺季出行。五月底到九月初是最旺季節,另一個是聖誕節前到春節。一是機票貴,比平時貴出一半以上,萬一改期差價能嚇人一跳;二是這兩個時間段,國內的氣候都不好,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南方北方大多如此。

2.如果定好回去的時間,提前兩三個月訂票,價格比較好;如果不在意回去的時間,可以等航空公司優惠;疫情前時常有,疫情後不多見;去年十二月,幾家國內航空公司突然增加國際航班,有一段時間很優惠,有朋友趕緊買票回國。後來買票的人不多(航班增加突然,許多家庭沒來得及計劃),航空公司又減少航班,票價又回去了。

3.直飛可多看官網;轉機多看上麵的兩個購票平台(特別適合國內有人民幣,還打算換匯帶出國的),選擇多,價格有競爭力;可以和你習慣購票的網站比較,多一個選擇;另外,平台可以購票的日期比官網長很多,方便購買或比較價格。

4.盡量購買聯程票。萬一有延誤時,航空公司負責幫你改簽,還有食宿;非聯程票視為兩段獨立行程,需自行處理中轉流程,通常需提取行李並重新辦理值機(聯程機票偶爾也有,國內一些城市是雙機場,一定要看清楚)。有朋友分開買,第一段延誤,後一段飛機已經飛走,特價票不能改簽且沒人管食宿,最後隻能在機場高價買票。

5.聯程票不能跳過前麵行程,否則後麵的行程會作廢。這個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提個醒。

6.自己原因需要改簽時,看看航空公司之前有沒有調整過時間,或許可以免費改簽。

7.A程有海外平台,有國內外航線,支持外幣購票。

前幾天查秋天回國的機票,價格下降了一些,一萬人民幣可以買到直飛國內的航班。如果不出意外,下次會選擇直達國內,告別大韓和香港;畢竟飛了三年,年紀大了,骨質也疏鬆了,坐久了屁股疼。



多次往返,對香港高鐵站和機場間的通勤已經了如指掌,一段步行長廊裏香港的夜景。

至於平時工作忙,不太回國及到亞洲旅遊的朋友,轉機依舊是個很好的選擇,可以選擇日本、韓國、台灣,利用轉機玩上五六天,即省錢又開心,性價比太高了。

另外,說一個小概率事件,給飛機轉高鐵的朋友提個醒:一次,買了早上第一班高鐵中轉的票(直達高鐵是中午),中轉時間在中午,間隔三十分鍾;訂好後突然發現個問題,第二趟間隔變成了一天加三十分鍾(應該是訂票程序的BUG,兩地時差是十二小時),客服用了多種辦法也沒能當場解決,最後幫我退票;後來去到另外一個程購買。雖然少見,但還是發生了;大家訂完票,多看一眼,以免措手不及。

文中一定會有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敬請文友指出,也給其他朋友多一些參考。

補丁:前段時間,中加總理通話,務實是主基調,希望不久會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