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Greensleeves》英國民謠
前往位於北大西洋的法羅群島之前,全家在倫敦停留了5天,其中包括帶著寶寶在不同的兩天參觀了兩個博物館,分別是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及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在此,先記錄參觀遊覽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經曆。
據相關介紹,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應用藝術、裝飾藝術和設計博物館,永久藏品超過280萬件。此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以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名字命名。到達倫敦的第2天上午,我們帶寶寶去參觀了這個博物館;比起看展品,寶寶似乎對在那裏的餐廳吃午餐更感興趣:-)。
(1)前往
照片1: 我們從租住的小威尼斯區民宿漫步前往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小威尼斯河濱傳統建築與現代化建築交融,水上私家船與咖啡館船並存。

照片2: 寶寶被爸爸背著,每次看到雙層公交車都很興奮。

照片3: 寶寶媽媽抓拍到寶寶外公外婆看到雙層公交車也很興奮:-)。

照片4: 途經著名的聖瑪麗醫院,1928 年,弗萊明就是在這座醫院的實驗室發現了青黴素,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

照片5: 途經一幢建築,看到這座紀念David Livingstone (戴維·利文斯通)的雕像。利文斯通是第一位走進非洲大陸的傳教士醫生,也是19世紀世界著名的英國探險家。利文斯通是非洲維多利亞瀑布和馬拉維湖的發現者,是非洲探險的最偉大人物之一,被人們稱為“非洲之父”。看到他的雕像使我想起30多年前在英國留學時得到的全獎中有三個獎學金,其中之一就是戴維·利文斯通獎學金(David Livingstone Scholarship),另外兩個分別是海外學生獎學金(Overseas Student Scholarship )以及大學獎學金(University Scholarship),衷心感謝英國政府和學校的慷慨。

照片6: 途經科學博物館。

照片7: 到達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2)走馬觀花瀏覽博物館
盡管我們在以往的倫敦之行參加遊覽過這個博物館,但由於其收藏展品極為豐富,每次來都覺得是走馬觀花,沒有看全,這次也不例外。
照片8-9: 博物館主樓、大廳、以及歐洲展品館藏。


照片10-12: 寶寶在雕塑藝術展廳看得津津有味:-)。



照片13-15: 這個博物館的館藏也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以及伊斯蘭世界等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和設計收藏,這是中國展品廳,其中包括中國皇帝的金鑾寶座。



照片16: 博物館的內庭,周邊皆是博物館建築。

照片17-18: 穿過庭院到博物館的餐廳吃午餐,正廳坐滿了人;我們在側廳找到了桌位。


照片19: 我們點的午餐包括牛肉、鴨肉、以及海鮮蝦,全家人吃得都滿意,尤其是寶寶:-)。

(3)返程
照片20: 離博物館主建築大門不遠處是公交車站,好奇寶寶要乘雙層公交車,於是我們乘坐公交車返回住處,寶寶非常開心:-)。

照片21: 沒料到是車開到海德公園時所有乘客被司機要求下車,因為正在進行的“同性/變性驕傲”大遊行活動,這趟公交車與許多經過海德公園的公交車都終止於海德公園,不會按往常線路開到終點站。於是,我們漫步回到住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