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本:堅持、自信、好奇心和睿智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隻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隻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我的聊天圈子裡,有兩個94歲的香港老人,都是1931年生人,除了打颱風,平日每天早上8點左右,他們幾乎準時坐到我們的聊天圈子,聽我們聊一聊社會八卦;罵一罵特朗普;侃一侃俄烏戰爭,加沙困境。

他們很多時候,也會插話跟我們吹水搞笑:看他(她)們有板有眼的說話樣子,很難想象這是兩個已經過了耄耋之年的老人。

大家都很驚奇:兩位老人是如何養生,如何思維清晰,保持青春的活力的。

我退休後,就喜歡觀察事物,思考現象,並有些自己的見解,尤其喜歡關注身邊的健康的長壽老人,看看他們是如何生活,如何跟人說話的,細心一點,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這和Youtuber華文自媒體節目的說的完全兩回事。

算是我的一種自私的心理,我也想為普羅大眾的退休人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養生的思考,就想著從身邊的人入手,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窺探到長壽老人生活的真實世界:

他們的所想,所思,以及一言一行,可能給到我們剛退休沒幾年的愛護健康的人士,有些參考。這並非東施效顰,而是真人真事。

首先,是老人的堅持和自信。

我和兩位老人接觸的最多的,聽到他們跟我說的最多的,就是自信。

兩個老人分住兩處不同的兩棟私家樓,都有電梯上下,環境還算清幽。據他們自己說,每天早上6點左右,兩人都是吃完早餐(其中一個就吃幾塊餅乾,一杯奶茶下樓),就杵著拐杖下樓,過馬路,進公園,差不多10分鐘的樣子,就在公園開始四肢甩手運動。運動時間也不會很長,半個小時後,便會準時坐到我們的聊天圈子。



他們跟我說,很喜歡我們的聊天圈子,因為可以說話,看公園風水(假山、假水和烏龜),說這樣時間可以過得很快,比坐在家裡一個人強多了。

看來,古人說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很有道理的。早晨開心,一天就開心。對老人而言,堅持每天適度的運動,以及沒有壓力的聊天,或許是個長壽的要素。

我看兩位老人表麵對大家都很客氣的。但與我時間久了,也可以跟我說點心裡話。他們很自信有好的基因以及好的習慣。因為一般的老人沒有這種自信。

他們說見過很多同齡的人,身體條件不錯,就是個性逞強,不服老,也不服輸,運動很任性,跑步,爬山,遊海水樣樣來,雖然爽了,讓人讚美了你,但卻付出了壽命的代價,80幾歲就杵上了拐杖,健康每況愈下,有點不值得。

他們自信自己比同齡人更加清醒的活著。知道自己最想的是什麼。這讓我想到“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古訓。看來,人類七老八十,還是要服老,不講客觀規律不行。

其二,是老人的好奇心。

兩位老人已經四世同堂,小輩個個都成家立業,但老人們似乎都不操心小輩的事。從職業,到婚姻,再到家庭的瑣碎的事情,幾乎完全不管不問。隻關心每天香港、中國社會以及世界上發生的事。他們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少說心情好,孩子們也喜歡你。

據我所知:兩位老人,幾乎天天傍晚收看香港官方TVB新聞台,從每天的恆生股票指數,到香港本地的社會新聞,再到世界上發生的重要大事,比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和中國的博弈玩法,李嘉誠的巴拿馬運河收購案,他們全部記在腦子裡。

然後,早上跟我們聊天時,就拿出來作為話題。有些東西說得有板有眼,令我們這波60-70多歲的人敬佩不已。



由此可見:

一個人再老,或杵著拐杖出門,甚至坐上輪椅,都沒有問題,關鍵是保持大腦的清晰,和說話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你才有圈子和朋友。不然,你糊塗了,人家就不理你了。這年頭尤其如此。腦子好,走到哪裡都有朋友。

最後,是老人的睿智。

兩位老人一生飽經滄桑,吃過不少苦,也知道很多事。他們身上最可貴的地方,也是很多老人做不到的地方,是他們從來沒有跟家人(包括自己的另一半)翻過臉,吵過架,尤其和媳婦從來沒有拌過一次嘴。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可見老人的睿智。

我說幾個不起眼的小事,可以看出兩位長壽老人的睿智中,閃耀的與眾不同之處。

第一件小事:

每天早上,我們坐得公園的長廊,都會走過一個80多歲的穿著考究的女婦人。我發現,坐在我旁邊的94歲的長壽老人,每次都會主動跟這位類似中產家庭的小個子女人打招呼,還不斷讚美她的衣服穿得漂亮,好看。每次都搞到高傲的中產女婦人高興得合不攏嘴。

想想:一個94歲的女婦人,願意每天跟路過的80多歲的女婦人主動打招呼,寒暄問暖,足以反映了長壽老人的睿智。我想,她很清楚人家很享受她的問候。

這樣的心態的人,一般華人老人是做不到的,我目前也做不到,但她做到了。這或就是長壽的品質。



第二件小事:

我們的聊天圈子裡,有一個特別喜歡嘮叨的福建人,七十來歲,說話語無倫次,信口開河,更喜歡插人家的話。

有一次,他又插人家的話,這回插得是94歲男性老人的話,搞到人家一件事情沒有說完,噎在哪裡,個個無奈地看著他嘰裡呱啦,說個不停。

我看老人沒有一點發作,更沒有任何生氣的樣子,硬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等他把話說完。然後,再不緊不慢又繼續說下去。這要換做一般的公園老人,早就不爽,不悅神情一定溢於言表的。

我想,這或就是一種歷練,一種氣度,更是長壽的特質。

俗話說“以小可以窺豹”。

這兩位老人之所以耳聰目明,精神矍鑠,應該是有原因的。這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或折射出他們的寬厚福報,以及長壽的品質。你可能難於想象:我有一個非常好的香港諍友,已經快90歲,每次回復我的Whatsapp的文字,竟然有400-500字之多,我想,這都是平日養成的做事堅韌習慣。非一日之功。

而這些品質是可以在後天培養的。我就分享給廣大的退休人士。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再跟您囉嗦幾句:
我退休後,一直琢磨道家名人張三豐的調息大作。他的書我看了好幾遍。覺得,一半靠譜,一半比較虛。
我覺得,中國人凡事喜歡誇大事實,有五分的事情,多半誇大到十分。好多事情都是宏大敘事,其實,沒有這麼靈驗。
中醫也是這樣。從藥材到問診,現在的中醫都是西醫的小兄弟,做一些幫助輔助調理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一個人,不在於信仰與否,基督教,天主教,亦或是佛教,核心還在於心性的境界。
我就想做一個不似修行者,勝似修行者的人。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您對宗教信仰的理解,比我深入的多,很棒

也許我比較懶惰,不能每週去教堂禮拜,以及為教會做事。因為我做不到,我就不想讓人覺得,我是個不稱職的教徒。

您很厲害,不似宗教徒,勝似宗教徒。據說,在西方社會,有信仰的人,過得很充實愜意,壽命也比較長。其實,我心中是有神靈的崇拜的。
我這個人很難信一個東西,凡事都是比較客觀中性看待問題。再好的東西,在我眼裡,都是打了五折,我才認真琢磨琢磨。

與你商榷了。謝謝您的分享。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illzhou' 的評論 : 我不是宗教徒,而是有耶穌信仰的人。宗教徒走的是形式,信仰者過的是心靈與生命,兩者有本質差別。耶穌基督是信仰者的榜樣,用生命順服侍奉神;殺害他的祭司們是宗教徒,有信神的樣式儀式,卻都是表麵,他們被耶穌斥責為假冒偽善。

基督徒包括我能有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地方,全是耶穌基督的憐憫與恩典,就我本人老我而言,我是愚昧自大,行不出多少真正的好。

我很想知道,你不能信從耶穌的真正原因是什麽。因為看得出你是很有理性、情感良性地富足,這些都是神喜悅的質素,這樣的人了解了耶穌基督後,都有找到知音與本源的喜悅。

耶穌是神的道即話語道理,新約第一手文字是古希臘文,古希臘文的話語道理的單詞為logos,logos是世界各種語言中“邏輯”的字根。理性的核心或基礎就是邏輯,真正的理性最終都會指向耶穌基督。

到底是什麽攔阻了你信耶穌,是不是永生在你生命中並不重要?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您好!我們這個聊天圈子也是挺有意思的,不講錢,不借錢,沒有任何利益關係,就是瞎聊,隻要不涉及政治敏感範疇。純粹是一種人類最樸素的社交行為。
大家平日都比較安靜,利用早上聊天,獲得一天所需的微笑和放鬆。僅此而已。很多人說,早上如果不到場報個到,心裡都覺得有點事沒做似的。我也是這樣的感受。
其他時間,則是各忙各的,我想,大家都為了基於養生的需要。
我們這幫沒有出息的退休人士。
Billzhou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謝謝您的宗教的評點。我來香港生活了20年,幾次都差一點邁進基督教的禮堂。
參加了好多次禮拜,最終都沒有成為宗教徒。也是遺憾。看來也是沒有緣分。
但我很尊重宗教信仰,願意和基督教天主教徒們交朋友。老實說,宗教徒有很好的戒律,有很多優點,這也許就是一種社會秩序。今天雜亂的社會,其實很需要宗教信仰,令人們凡事安心,不容易躁動,內心寧靜。這就很好了。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不能再沉默' 的評論 : 活著是生命的欲望,上帝自己就是“活著”、“存在”,他創造出來的生命都有這樣的天性,並以此為好。

不知道你經曆了什麽,但是你能質疑生命存在的好,真是太奇怪了。

上帝的生命存在形式有兩種:看不見的靈生命、看得見的形體肉體生命。後者因為人的犯罪大都必將死亡,前者卻因為耶穌基督的十架救恩而得以永活。

如果你質疑的隻是肉體生命長壽的好,那倒是有一定道理,耶穌基督在世上的肉體生命很短暫,但是卻能賜人永生,因為他代罪人受了死刑,所以能赦人罪罰。他是永活的真神,信從他的必然永活。

人的生命在於靈,不在於必將變為屍體的身體。其實,就是罪人的生命中,他們的所愛所思所向往才是他們生命的重心,並不是他們的身體,他們的身體服務於他們的心思意念。人的心思意念就是他們的靈。

冒犯之處敬請諒解!
markyang 發表評論於
請問你的老年人朋友圈裏麵,大家都是語音嗎,還是會打字,估計打字不太現實,如果是語音,那大家如何都會聽,很好奇他們如何交流的
不能再沉默 發表評論於
為了活著而活著,真的好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