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去住山

心之初 (2025-07-24 06:39:30) 評論 (4)

半月前女兒帶著她媽去緬因州看了十天風景吃了幾天海鮮海鮮。期間收到了我姐逝去的消息,倆人還為我姐哭了一場,一個才過七十的活生生的人,怎麽一下說沒就沒了?死是怎麽回事?成了一塊墓碑。女兒在中國工作過五年,想起說起姑姑曾對她的好。往事過去,逝者過去,活人不忘。

回到家,她倆把我姐去世的消息告訴我,那天正是我姐的日。祭日和生日居然在一個日子,我欲哭無淚。我想到在我出國的幾十年裏,是我姐在國內照顧我的高齡母親和我有精神病的哥哥。現在人越活越久,孝是越來越難盡到。我媽八十五歲以後腦子就不管事了,但生命繼續到了九十五歲。二0一八年是戊戌年。

二0二五年是中國進瓶十三年了。“百年共和”,百年已過,“共和”依舊在期盼,“新中國”玩得不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然後走向不明。耄鄧都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心如鐵人死硬,“喜進”則是個慫樣子,兩頭硬,精神病;愛硬硬硬硬,愛軟軟軟軟。嫉妒人家台灣走進民主三十多年,有了“台積電”,有了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大公司。中國有什麽命長超過二十年的國際知名大公司?

“新中國”不靠譜,沒信譽,現在國家還有點錢?又在修比三峽大壩大三倍的大壩,“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又在打算大閱兵。有錢花在刀刃上。“江山就是人民”,刀刃就是“左手敬禮”。不準笑。百姓的日子如何?洪水年年滔天,都不是中國現任皇帝的事,不管不顧,充楞耍酷。年輕男女不婚不育叫什麽事?愛婚不婚,愛育不育。慫人元首慫管娃。

女兒和他媽旅行歸來關懷老爸,“一人吃香喝辣寂寞否?”女兒已經是這世上和我唯一有血緣關係的人。最美不過夕陽紅,最親是否血緣親。娘倆提議全家到西弗吉尼亞(West Vignia)的大山裏的民居去住兩天,嚐嚐鮮。一切都是女兒安排,小孩現在把新時代的新一套玩得爐火純青。老婆說她很享受出門“有人操心”,她負責出門的全家吃喝,我隻需負責自己帶好自己。

我已經記不清我們一家三口上次一起出遠門是什麽時候了?好像是二十多年前。歲月如流,日子荏苒,一家三口已經是三幅摸樣,說話早沒了共同語言。老婆開車行駛在藍天白雲下,對眼前的美景如畫是不是有一樣的感受?

弗吉尼亞算丘陵吧?汽車很少能走直線;西弗吉尼亞是山區,汽車上上下下,路彎彎曲曲。時而“山窮水盡疑無路”,閉眼悶頭朝前開;“車到山前必有路”意氣風發穿雲過。想起加州的大路邊的牌子:“請小心,中國人在開車”。我老婆開車很猛。

老了應不應該常出遠門?十幾年前我曾勵誌要出十個國(不算中國和美國)。沒想到十幾年過後,我居然還活著。“出十國”早就完成。美國的老頭老太喜歡旅遊。我太太也愛旅遊,我無所謂。有時覺得活著就該出家,出家門看看更廣闊的天地。老舍說“肚子裏有油水,人生才有意義”。那隻是人生的“必要條件”,人生還需充分條件。

三個多小時就到了目的地,最後的一邁山路,路難行,車走錯一個路口,就隻能隻能後退走,不能前行,百來十米的坡地倒行,對孩她娘是極大的考驗。孩鼓勵媽沉住氣。三人裏,我開車技術最好,不過老虎長期不愛吃人就被人當成了病貓。年輕時爭強好勝;老了淡然,病貓就病貓。

女兒定的民居房,三臥倆半衛生間。女兒要住主臥,誰出錢誰有優先選擇權。山裏的一間休閑房,什麽都齊備,想看電視看電視,想玩手機玩手機,想玩電腦玩電腦。三人三樣,三人三樂,居然都不想吃飯。

第一個晚上我最先睡,太太知道我怕冷,特意從家裏帶了一床被子還幫我鋪好了床。我睡得特別好,不知道是山裏靜謐還是空氣裏邊氧氣多。早上起來正是黎明。晨曦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四周靜謐,八麵無人,我都恍惚了,不知道自己是在陰間還是在陽間?我彷佛見到了教我知書達理的爸,見到了疼我愛我的媽,見到了小時候罩著我的打架厲害的哥和關愛我的姐。

我突生遐想,人要是能在陰間陽間自由穿梭多好?喜歡吃香喝辣就樂在陽間;如果渴望清淨就躺平在陰間,萬籟寂靜,“黑洞洞的”。幾聲鳥叫驚醒似乎在夢遊的我。定睛找飛鳥,還是陽間好。年輕時有功名利祿,在中國混需要一些演技,走完了生命的名利場,人應該越老越從容。不經意,想起劉禹錫的詠懷詩: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頭。兩晉時期是中國最惡心的時代。

第二天是三人是全天做飯,三個人三種吃法,各有各喜歡的味道。我早飯吃蔥花餅就鹵雞蛋;中午吃“被啃(Becken)絲”,白菜絲,油豆腐絲,蔥花花蒜丁丁炒方便麵;晚飯吃美國披紮(PIZZA)。她娘倆四大盤菜下米飯。我有些孤單。誰讓我們家除了我都是女的。當年中國法定隻準生一個娃。為的是將來中國滿世界的高樓房沒人買。

西弗吉尼亞的風景好看,道路曲折,遠看近喵都風味十足。一家三口的兩天兩夜地住了山頭,仰頭看大樹,低頭看石路,偶爾想起中國。故國現在已經是“有什麽好說的?”。我在中國已經沒有了任何所想任何牽掛。為了文化,我還得努力鑽研英語,看美國影視。這是我十年前萬萬沒有想到的。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去眼前人”。人生路已經不再漫漫,從容淡然麵對未來。

7、2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