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的一個朋友向我透露,他在中國的家人因為在香港的證券公司開戶炒美股,被中國國稅局要求補交20%的資本利得稅。
類似的事情,最近也被不少財經媒體大幅報道。 有些在香港有賬戶的投資者,甚至被要求補交過去幾年的資本利得稅。
今天,我就簡單分析一下,大陸的投資者去香港開戶投資美股的優劣。
一、為何要去香港開戶投資美股?
顯而易見的是,去香港開戶炒美股,需要把人民幣資產兌換成美元或者港元。對於富裕家庭來言,這有助於降低人民幣波動造成的衝擊,也方便富裕家庭在全球的資產布局。畢竟,美元和港元都是全球可自由兌換貨幣。其次,在香港銀行或者證券公司開戶,投資者可以買入更加多元化的股票和收費更加低廉的基金。
比如,如果投資者在富途證券或者老虎證券開通美元賬戶,就可以購買大量美國基金公司發現的優質美股指數基金。
比如,投資者可以購買先鋒集團發行的標普500指數基金VOO,其管理費隻有區區0.03%。作為對比,在中國用人民幣購買的博時公司發行的標普500指數基金ETF,513500,其費用(包括管理費和托管費)高達0.8%。
如果標普500指數本身的的年化收益率為11%,那麽投資者通過在香港購買VOO每年可以獲得的年化收益率將是 11% - 0.03% = 10.97%。但是,在大陸的證券公司買513500可以獲得的年化收益率則是 11% - 0.8% = 10.2%。二者相差0.77%。
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別,在20年後,會導致不容小覷的收益差。
比如,同樣是投資100萬美元,VOO的投資者在20年後將擁有802萬美元。而513500的投資者會有698萬美元。二者相差104萬美元,即15%
正因如此,很多富裕的大陸家庭紛紛去香港開戶,直接投資海外的股票和基金。
二、去香港開戶投美股的弊端有哪些?
首先,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把人民幣兌換成港元或者美元。 個中細節,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其次,去香港開戶本身需要投入時間和資金成本。
當然,一個身在大陸的投資者,如果家裏急需大量人民幣資金,他還需要把這些外幣資產兌換回人民幣。這將會是額外的財務代價和時間成本。
最後,從2025年開始,中國國稅局開始起征甚至追繳投資者在香港賬戶的資本利得稅,也讓這些投資者付出額外的成本。
三、香港賬戶的稅收影響到底有多大?
首先,我們要明白,中國國稅局對境外投資者征稅的一些細節。根據我查到的信息,有兩種境外投資收益需要繳稅:
1、資本利得稅,即股票和基金ETF的買賣差價
眾所周知的是,大陸投資者在中國的證券賬戶買賣股票和基金時,資本收益是不用交稅的。
但是,在香港的賬戶裏,投資者交易時產生的盈利部分需按20%繳納個人所得稅。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 =(賣出價–買入價–合理費用)× 20%
比如,一個投資者今年賣了一批基金,共產生10萬美元的盈利。那麽他大概要交2萬美元的資本利得稅。
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國稅局工作人員在計算總盈利時,隻考慮有盈利的交易而忽視有虧損的交易。
比如,一個投資者在一年中有兩次買賣。第一次買賣虧了10萬美元,第二次買賣掙了20萬美元。按照國際通行的計算方法,他今年應該繳稅的總盈利是10萬美元。
但是,國稅局很有可能隻考慮20萬美元的盈利,要求投資者交4萬美元的稅,而忽略10萬美元的虧損。
這就好比是:隻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
2、股息分紅稅
如果在香港賬戶裏持有的美國股票或者基金產生了分紅,美國會預扣10%的稅款,投資者還需向中國補繳10%,綜合稅負為20%。
順便提一下,在中國大陸的基金公司發行的美股QDII基金,比如513500,也要繳納10%的分紅稅。這個稅款,是由基金公司自動幫投資者交過了。
由於絕大部分美股指數基金的分紅比例特別低,比如標普500指數的分紅率僅為1.5%,這點稅負差異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因此,如果我們考慮了這20%的資本利得稅,去香港開戶直接買美股ETF的優勢還有多少呢?
還是按照上麵的例子,如果一個投資者在香港買美股基金VOO,在20年後賣出時,他需要繳納的稅是:
(802萬 - 100 萬)× 20% = 140萬
因此,他稅後的淨資產就是 802萬 - 140萬 = 662萬美元。這比用人民幣直接投資513500的情況還少了36萬美元!
由此可見,2025年開始起征的境外投資稅,大大降低了在香港開戶投資美股的優勢!
四、如何規避境外資本利得稅?
國稅局是通過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CRS)機製,獲得大陸投資者在香港的交易記錄,從而計算資本利得稅的。在當下,香港本地的銀行和證券公司,以及中資的證券平台,比如老虎證券、富途等,都必須向國稅局提供相關數據。
但是,在香港經營的美國證券公司,則不會把大陸投資者的交易信息報告給國稅局。這既保護了投資者的個人財務隱私,也允許投資者輕鬆規避掉新開征的資本利得稅。
最流行的美國證券平台包括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和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值得注意的是,盈透證券同時支持美元和港元賬戶,而嘉信理財隻支持美元賬戶。
聲明一下:雖然我認為,國稅局隻對境外股票收益征稅卻對A股另眼相待,本身就不合理;然而,納稅是投資者應盡的義務。因此 ,投資者需要自行決定是否采用美國證券平台來規避投資收益稅。
五、總結
根據我的分析,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由於去香港開戶有各種額外的成本,而獲得的絕對收益有限,因此不值得去香港開戶買美股基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人民幣在中國券商那裏購買美股基金,包括標普500指數基金(比如 513500),或者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比如159501)。對於富裕家庭,如果確實有全球布局資產的需求,可以考慮去香港開戶。但是絕對要避開香港公司和內資券商平台,而必須選擇外資平台,比如盈透證券和嘉信理財等。
附: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曆年回報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