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今年 18 了。大學的事情也塵埃落定了。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讓我們操心。為了防止老爸的“滲透”,他幹脆都沒有告訴我們,他選了哪所大學,直到最後的塵埃落定。他的選擇也很簡單,誰給的錢多就去哪,至於學校的名氣,全然不在他的考量範圍。他說,他未來會給自己工作,但因為存在不確定性,他去上大學,一是學習商業財務技能;二是如果自己的事業有挫,他能有大學文憑先養活自己。
不敢說他的決定都是對的,但他的自主性很讓我心安,也令我欣慰和驕傲。小兒其實骨子裏不是個領導者,他不喜歡去組織去安排。當然,他也不是個 follower, 他有自己的篤定和堅持。但我如今的觀察,如今很多的活動,他都成了關鍵人物。也許因為他媽媽的計劃性,比如,他一夠年齡就拿了駕照,駕齡也夠載他人;他一夠年齡就去打工,如今的存款也夠支配。
SENIOR 朋友們,說一起去紐約玩玩。他有錢墊資訂酒店,購火車票,負責開車,同學們也信任他駕車,等。的確,今年夏天,他就拿駕照兩年了。沒有過任何事故。他以他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我的信任。當然,這樣的信任是彼此的,且因為我信任他,他也更加信任他自己。
我最欣賞我小兒的,就是他遇事有主見,凡事不糾結。他話不多,但心中有數。他從來不缺朋友,但也直言,不會追求成為受歡迎的人。
我曾經熱衷嬰幼兒教育,曾經並依舊從事青少年心理工作。可盡管如此,我不敢說自己就懂了教育,我依舊在摸索之中。大兒的早年教育,我是缺失的;小兒的早年教育,我是稱職的,但我因此就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了嗎?我還是覺得自己曾經做錯過不少事情,但我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就是有著極強的反思力,也願意修正自己。我曾經也推娃,但我有底線,那就是,不能影響親子關係;不能令孩子失去生活和學習的興趣。如今看來,我也曾或有偏執,這兩點原則令我和孩子的成長都沒有偏離軌道。
如今小兒和我關係很好,體現在,有話願意和我說。體現在,非常信任我。我呢,也很信任他,我說,將來我會全權委托他,處理我的後事。我對他的信任,超越了對我先生和大兒的。不是他們不好,而是他們或許太重感情,繼而沒有小兒純粹。
縱觀我對小兒的教育,我以為是成功的。但當真就是我的功勞麽?如今我的確會有懷疑,我覺得他的先天基因,的確也起著關鍵作用。比如,他很小時候,就不會理解或是享受比賽的樂趣。當一群小朋友起勁騎車奔向終點,就隻有他慢悠悠,看天看地欣賞風景。再比如,幼兒園時候,同學的媽媽帶來禮物派發,同學們都積極排隊去拿,隻有他總是落在最後,沒有了也無所謂。這一切我都看在眼裏,卻也沒有幹預。包括他自小不吃葷食,我也沒有擔心過,他會因此營養不良,可以想象麽?吃素食的他,如今身高能有一米九。這一年,他開始吃牛排了。我自然也沒幹預,一切順其自然。
我在想,雖然他成長過程,我或有做錯事情,但我也的確給了他很多的空間,可以自由做自己。如是說來,也功過抵消了。
如今天晨起的聊天,他說,他喜歡我們小鎮,但不喜歡小鎮的學校(其實,小鎮學校曆史悠久,頗富盛名)。他說,如果將來他成功了,學校一定說會是他們的功勞,但他知道,不是的。我自然是肯定他的感受,說,如果你成功了,你首先要感謝自己。青春期的孩子,首先要幫助他們確定自我。我不會不識相地說教他,這麽說不對。他對學校,對母親,對誰誰,都會有符合年紀的情感,乃至感恩。不用著急,靜待水到渠成。
說,愛是無條件的。我隨時隨地在提醒自己,去給予,莫求回報。但我堅信,隻要愛的種子在,會有開花結果的那天。若沒有,先反思自己。
親愛的孩子,我為你驕傲!也很感謝你,讓我成為更好的母親,乃至更好的人。
我愛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