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配合政府不是軟弱而是正道



文學城網友槍迷球迷和美國教授在我博文後的留言:

“完全同意博主“美國政府的說辭也擁有部分的道理,哈佛嚴重左傾,自己名義上鼓勵多元化,但是校園內很少呈現思想的多元”。哈佛選擇對抗, 無非是因為總統不是民主黨。 哈佛的反應正應了一句名言:

“Liberals claim to want to give a hearing to other views, but then are shocked and offended to discover that there are other views.”

― William F. Buckley

(“自由派聲稱他們願意傾聽不同的觀點,但當他們發現真的存在不同觀點時,卻感到震驚和憤怒。—— 威廉·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

我的有些引伸的回複。

川普動重手砍幾所美國名牌大學的政府基金,哥大、賓大和哈佛分別損失了4億、1.75億和30億美元的聯邦資助。

耶魯是幸免的兩所常春藤名校之一,沒有太多的損失。另外一所無損的常春藤盟校,應該是達特茅斯。《紐約時報》是無恐天下不亂,似乎沒有被川普瞄準就是革命不堅定,自由派的媒體是挑動學潮與校園動亂的壞家夥。

那麽耶魯是如何做到的?這裏最為重要的因素來自耶魯新校長Maurie McInnis的智慧。耶魯董事會去年能選擇愛爾蘭裔的金發標誌女郎當校長是耶魯的福氣,當時就有自由派人士對她在石溪當校長時嚴懲反猶人士而不滿,但是董事會仍然雇了她。

這位在UVA和耶魯分別獲得本科和博士學位的傑出女性能夠擔任耶魯新校長真是萬幸,我相信她將帶領耶魯度過難關。如果容易激動的情商概念發明人和耶魯前校長Peter Salovey在位,我難說他會有此決斷力。我在耶魯和聖路易斯兩次見到Salovey,感覺他自己都有控製情緒的情商問題,說起話來手舞足蹈的。

耶魯新校長做事要現實得多,穩重得多,她至今嚴守自己製定的耶魯校方在公共事務上保持中立的校策。她隻在聯邦降NIH的indirect costs時發過言,其他時候都是通過耶魯在國會的強大校友網溝通。她雖然是藝術史的教授,理應更左傾,但是她遠沒有像哈佛的校長和董事會主席那麽做真人秀(showboating)。這兩個家夥如果在位時間過長,他們將會葬送哈佛的。

這次耶魯做得很到位,采取的是盡可能多與華盛頓溝通而不是像哈佛那樣隻會呼口號。僅在2025年的頭三個月,耶魯就花費25萬美元遊說美國國會,遊說經費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萬美元。耶魯比哈佛小很多,但是這次國會的遊說費用比哈佛多出2萬。哈佛遊說費用打了水漂,可能在腐敗校領導的首肯下用做抗議支出了。

對於4月22日的以色列部長訪問耶魯誘發在Beinecke稀有圖書館廣場的抗議,耶魯校方迅速驅散人群並且給了幾位學生紀律處分。耶魯直接取消了親巴勒斯坦組織Yalies4Palestine的登記權後,川普政府的反猶Task Force直接發表評論“cautiously encouraged by Yale’s actions” (“對耶魯大學的舉措持謹慎樂觀態度”)。

這些措施很好地幫助了耶魯在風暴中少受損傷,在2024年的財政年度,耶魯獲得的聯邦資助高達8億9千9百萬美元,僅NIH基金就有6億4千3百萬美元。

但是耶魯校長Maurie McInnis的這些行動自然會引起耶魯相當數量的左傾學生的不滿,他們在接受采訪時表露無遺。

我想表達的是,對於那些做科學的學生,如果你們想按時畢業,就應該離那些抗議的人群遠點。你們需要做好實驗,學到未來求生的本領。

對於那些已經被極左病毒侵染的耶魯人文學生,抗病毒治療可能無效,但是你們的行動是在砸耶魯的招牌。用人單位會覺得你們充其量在耶魯參加了幾年的民運而己,沒有學到什麽真東西,那些雇主也不願意雇你們。誰也不會認為你們是在為正義而戰,恰恰相反,美國的問題很多正是你們造成的。



文學城網友引用了William Buckley的名言,他是耶魯校友和美國最為著名的保守派思想家。Buckley奠定了裏根所代表的美國保守派的理論基礎,也導致了裏根的當選總統和美國保守派運動的興起,Buckley Award就授予過虎媽。

耶魯本身就是當年不滿哈佛偏離基督教義的哈佛校友創辦的,在上世紀60年代的 “29:29, Harvard Win”的橄欖球賽時,耶魯就保守得多。

我們熱愛耶魯的原因是因為,她是所自由而又根植美國的建國先哲們的理念的美國名校。保守派雖然在耶魯是少數派,但是他們都很聰明。Clarence Thomas, Bret Kavanaugh和Samuel Alito這三位大法官就是他們的傑出代表,還有現在的美國副總統萬斯。

與哈佛像美國龐大州立大學不同,耶魯更像是左傾前的英格蘭的大學。像培養出牛頓和達爾文的劍橋大學也不錯,雖然耶魯在申請難度和學術傑出上已經超過了牛津劍橋。

僅評價本科的求學經曆,耶魯是比哈佛強很多的美國名校,耶魯的四大藝術學院更是令哈佛望尖莫及。現在哈佛經費吃緊後,巨無霸的研究生院的質量也會下降。你們會見到哈佛水貨教育學院的畢業生充斥國內中介市場,這種事情很少發生在耶魯校友身上。

現在捐贈基金的數據是,哈佛的53.2億美元對耶魯的41.4億。耶魯規模小很多,可以專注做重要的事。更為重要的是哈佛現在極端人士手裏,需要從捐贈基金裏超額取款。在幾百年的哈佛耶魯競爭中,明眼人都知道現在誰的前程更看好。哈佛今天急需的是,比爾·蓋茨把基金裏的錢大量捐給母校。



星光燦爛 發表評論於
的確,大學教育不應該太過激進和片麵,耶魯在這方麵比哈佛做得好!
davidinchina 發表評論於
同意。另外說一句哈佛教育學院碩士的錄取率50%,並不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