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美女(6):曆史確有妲己其人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妲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紅顏禍水”代表,商朝末代君主紂王的寵妃。她的故事主要來源於《史記》《封神演義》等文獻,真實曆史已難考證,但她的形象成為後世“妖妃誤國”的典型。  

妲己的出身同樣具有爭議。最被認可的說法,她是有蘇氏(今河南溫縣)部落之女,紂王征伐有蘇氏時被獻為戰利品。前1047年,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打有蘇氏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妲己支持紂王的暴政、酷刑。妲己曾慫恿紂王用炮烙等手段殘害宗室大臣和百姓,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後來文藝作品裏多以其為妖媚惑主、禍國殃民的壞女人的典型。《封神演義》更是將其妖魔化,稱她是千年狐妖附體,受女媧娘娘之命禍亂商朝。 

雖然被寫進了《封神演義》,但妲己並不是虛構的曆史人物,而是真實存在的,許多曆史典籍都有記載。如《國語·卷七晉語一》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 再如《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記載: “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再如《呂氏春秋·先識覽》記載: “(周)武王大說,以告諸侯曰:商王大亂,沈於酒德,辟遠箕子,爰近姑與息。妲己為政,賞罰無方,不用法式,殺三不辜(西伯、鄂侯、鬼侯),民大不服。”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等各種器具,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曆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對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實麵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紂王”並不是他真正的帝號,是後人硬加給他的惡諡,意思是“殘義損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會如此往自己臉上抹灰,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帝辛”。帝辛死後,周武王象征性地用黃鉞砍掉他的腦袋,妲己也被殺。

那麽,妲己是怎樣蠱惑商紂王的呢?

一是她發明了酷刑取樂。發明“炮烙之刑”,將人綁在燒紅的銅柱上烙死。剖開孕婦腹部“驗胎”,砍斷路人腿骨“驗髓”。

二是她殘害忠良。慫恿紂王殺害比幹,挖其心肝。迫害大臣梅伯、九侯之女等。

三是她奢靡荒淫。建酒池肉林,命男女裸身追逐嬉戲。築鹿台,耗盡民力。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商軍倒戈,紂王逃回鹿台自焚。《史記》載,妲己被周軍俘獲,薑子牙以“禍國妖女”罪名將其處斬。《封神演義》則稱,薑子牙用斬仙飛刀誅殺狐妖妲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