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寫辦好支付寶以後,我朋友教會了我如何叫網約車。這項服務實在是太方便了,以至於我後來在國內的十幾天裏,每天都會用到網約車,走親訪友,逛商場看電影,再也沒有任何出行的困難了。
網約車在中國的普及率,我本人覺得遠遠超過了Uber和Lyft。在我們這邊,因為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車,叫Uber和Lyft的頻率不會太高。而在國內,即使家裏有車的人,也會經常叫網約車,這一是因為交通的擁擠和停車位難尋,第二就是網約車的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
就我自己的觀察,在三公裏以內的距離,網約車的價格幾乎都不會超過十元人民幣。即使是一小時左右的路程,也不到一百元,比這邊便宜了好幾倍。很有趣的是,我們後來返程,在機場叫了一輛Limo回家,不到半個小時的路,連車程帶小費,最後花了俺一百刀。這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
不過呢,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麽便宜的價格,到底網約車司機能不能養家糊口?剛好,我有一個子侄輩在開兼職的網約車,後來我們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聚餐的時候,我私下裏問了他這個問題。他告訴我,當網約車司機是個非常辛苦的事情,一天要開上十幾個小時,才能賺三百元左右。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也不願意去受這個苦。據他說,現在開網約車的人,有一些是單位不景氣,有一些是剛剛失業還沒找到下家,還有一些是沒有別的技能;如果不去開車的話,家裏的房貸,孩子的學雜費課外輔導費用,柴米油鹽,從哪裏出。我問他為什麽價格會壓得這麽低?他說這是國家和市裏出的政策,可能是有關政府的麵子;而且一個上千萬人的城市,你不去開,總會有人開。當然結果就是大家惡性競爭,每個人都辛苦得不得了,日子還過得緊巴巴的。
其實我這個子侄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他父母全款給他買了房子,身上沒有了房貸的壓力。他和他太太都在上班,工資也不算低。隻不過,他孩子現在三年級,正是花錢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暑假的時候還要全家出國旅遊,這些都是要銀子的呀。和他交流的時候,我聯想到剛回國的時候碰到的那位出租車司機,頗有些感慨。
叫網約車方便歸方便,不過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國內的手機號碼。叫車需要用到手機上的支付寶,自不待言;而且網約車司機來了,還需要和你核實手機號。我後來才發現,這個手機號的作用,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僅僅是網約車,掃碼支付,以及後來的網上銀行的轉賬和網購,都要通過手機的驗證碼。
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像我這樣的人,也不是經常回國,而且回來也就兩三個星期的時間,該怎麽保留我的手機號碼呢?我總不至於每一次回來都要重新去辦一個新的號碼吧?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有一個專門的保號套餐服務是針對像我們這樣的海外華人的。我當時開辦手機號碼的時候,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問我想要什麽樣的套餐,我選了一個48元的套餐,一個月有15G的流量,500分鍾的通話時間。這個套餐對於我這樣短期回國的人來說,那是綽綽有餘了。我後來統計了一下,我在國內的十幾天,一共也沒用到10個G的流量,通話時間更是少得可憐(這一點很正常,現在大家都用微信聯係,很少直接打電話)。短信倒是用了很多,不過,短信服務是無限製的,而且不額外收費。
這個保號套餐,就是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告訴我的。她說在我離開中國之前,可以打中國移動的客服,把我的套餐改為保號套餐,一個月交8元,有30分鍾的通話時間,不過沒有流量,好處是可以免費收短信。如果以後再回國的話,還可以再改回到48元的套餐。
後來我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像我這樣的情況,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將來就一直用這個8元的保號套餐;如果要用到流量,就臨時買5G或是10G的流量包,不過十幾元而已。我現在就是用的這個辦法,這個8元的保號套餐保證了我在國內或是國外隨時都可以收到國內的驗證碼,而如果要用流量,就買額外的流量包。至於通話時間,一個月根本就用不到30分鍾,完全不用擔心。
寫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平時用的手機計劃。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服務,一個月要charge俺五六十刀,這價格上的差別,簡直是令人發指。為什麽會是這樣呢?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什麽高見。
回國印象:想打仗的出租車司機
回國印象:用國外護照辦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