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調解人的美國給烏克蘭一手同花順,俄國人沒牌了。

文學無疆界,思想難困城。人格須獨立,下筆方有神。
打印 被閱讀次數

美不當調解人,做投資者了,給烏一手同花順,俄沒牌了!

最近幾天國際新聞有點意思:美國說,我不當調解人了,你們俄烏自己聊吧,我去投點錢,搞點礦,順便賺點和平紅利。然後,參議院一拍桌子,72個議員一起喊:來,普京,看看500%的關稅威力如何?歐盟也不甘示弱,第17輪製裁上線,俄羅斯,你還好嗎?

一,美國:從“和事佬”變“股東爸爸”

還記得那時候的美國嗎?飛來飛去當老好人,和事佬:‘’俄羅斯烏克蘭求你們談談吧,咱主持個會,吃點小餅幹聊個和解。‘’ 結果吃力不討好。現在不同了,美國人撩挑子說:“我們累了,這世界上還有別的事要關心。我們不再隨時飛過去拍桌子主持大局。”

這話誰說的?副總統萬斯、國務卿盧比奧,還有“布魯茲”們集體發話:美方不再主導調解,未來由你們俄烏自個兒決定命運。聽起來像“退場”,其實是“升艙”:調解人太辛苦,不如當大股東,投點錢賺點礦,笑看你們打完架,我來分戰後重建的蛋糕。

二,美烏合體:礦產協議就是“和平盾牌”

重點來了!5月1日,美烏突然簽了一份看似經濟、實則地緣的“礦產大協議”:成立美烏重建基金,美國和烏克蘭各持一半股份,未來由兩國共同管理重建資源。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更是語出驚人:“我們是給了烏克蘭一副同花順,如果烏克蘭不繁榮,美國就不賺錢!”

 有這番話撐腰,烏克蘭立刻從“乞討型盟友”升級為“合資型夥伴”。而協議裏最辣的內容——烏克蘭對被俄占的四個州礦產資源,擁有“絕對開采權”。說白了,美國毫不掩飾的告訴俄羅斯人:“這幾塊地,你別想拿穩了。”

  這不是援助,這是押寶,是明牌下注,是當莊家。

三,參議院72人放大招,歐盟也

助拳

別以為美國就隻搞礦產協議。另一邊,參議院已在推動一項“滅火器級”的製裁法案:對所有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戰略商品的國家,征收高達500%的懲罰性關稅。這是什麽概念?你買一噸油,美國就要從你那兒賺五噸稅錢。看你們這些小樣的還敢貪便宜。

格雷厄姆參議員一臉正經地說:“我們要切斷俄羅斯經濟的外部血脈。”普京可能聽了這話,差點沒把咖啡全摔了。

更狠的是,歐盟也宣布第17輪對俄製裁即將登場。這意味著:美國打東牆,歐盟補西牆,俄羅斯四麵楚歌,想跑都沒門。

四,普京:錯過了最後一次體麵退場

說實話,普京早就該收手了。戰爭初期,他還有幾張牌:能源勒索、糧食威脅、西方疲勞……但現在,這些招數都過期了。

Politico報道,白宮已經不想再跟俄國打交道了,川普團隊甚至已準備了一套升級版的“經濟圍剿方案”,等時機一到就發牌。以前還能坐下來談一談,如今連美方都懶得搭理,普京這局遊戲已經成了單機模式。

五,烏克蘭:從邊緣棋子變戰略頭號股東

反觀烏克蘭,這下成了全桌最有牌的玩家。有美國當股東,有歐盟撐腰,有礦產協議撐場,還有戰爭勝利的道義光環,簡直是一副“同花順”打到底。隻要不自己出錯,烏克蘭未來的發展不僅有保障,重建還有人買單。

結論:美國不說話了,但動手了;普京想說話,卻沒人理了

這場戰爭雖然遠未結束,但遊戲的節奏已經變了。美國從“主持人”換裝成“投資人”,不再談感情,隻談利潤。而烏克蘭則在喜劇演員小澤的帶領下從戰火的煎熬中慢慢站穩了腳跟,拿到了生存和發展的入場券。

  至於普大帝,現在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在克裏姆林宮,獨自對著鏡子喃喃自語:“早知現在,當初就該多聽川普對哥幾句勸。”可是一切都為時過晚了。

南七西區 發表評論於
小澤如果不強硬的話,哪來的現在這個協議?川普最初的打算是讓烏克蘭割地求和,可以吹噓。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澤連斯基以及一棒子因為烏克蘭問題而反川的華人,淺薄了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都怪老川一開始把普京想得太好了,真以為用紐約與黑白兩道交手的套路可以擺平他,偏偏忘了他是帝俄蘇俄的雙重傳人,洞悉對手人性弱點的克格勃外勤幹員出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