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築地魚市(Tsukiji Fish Market)早餐。魚市在銀座附近,穿街走巷,好在女兒路熟。
一路不斷見到七八歲十來歲的孩童自己走著上學去。在北美,法律規定12歲以下兒童出行須有成人陪同。在日本,孩子們背著書包自由行走在街巷。沒有潛在的槍擊和拐騙風險,家長們允許孩童獨立活動來自對社會安全的足夠信任,及對孩子們從小就培養出來的獨立意誌和循規蹈矩的意識。你看,交通燈下,小朋友們安安靜靜地等著指示燈,無一人越界。近距離觀察這些身穿校服的孩子,懂事得如小大人。經過一小學,校門口老師學生互相鞠躬問早。“日本特別重視兒童的文明禮貌教育。”先生感歎。我笑答,“老師太不容易,幾百個學生,一早上腰都鞠痛了。”
東京築地魚市市場,曾經是日本最大的魚市,海鮮愛好者必到的朝聖地。魚市如今已搬遷到豐洲,但舊日魚市積攢的人氣依然。據說此處每天進進出出大量新鮮海貨,還有各種日本各種蔬菜水果,以及與食物相關的廚具等。值得一提的是滿街的餐館小吃店,據說這裏聚集了東京最好的餐館。想品嚐日本道地的壽司和海鮮,去東京築地魚市市場不會讓你失望的。
充滿活力的魚市,隨著太陽升起而忙活起來。一大早已人頭攢動。沒想到有這麽多人。到處是新鮮魚蝦蟹貝,還有醃製的貝類小蝦,魚籽,海苔……,。空氣中彌漫出大海特有的氣息和味道。貨真價實的好東西啊,可惜不能帶出境。這裏的水果蔬菜品種繁多,連草莓還有紅白之分。曾聽說日本不出水果,水果稀缺且價格嚇人,看來傳聞未必可信。市場的菜攤,蔬菜與中國差不多,都四月了,居然還有冬筍賣。魚市人熱熱鬧鬧地忙碌著,嗅覺填滿海鮮、水果,和各種糕點的氣味。
女兒走進一家餐館。色彩奪目的菜單,頓時讓我食欲大開。挑哪個?來個五彩飯吧,再來個金槍魚魚卷,一份蛤蜊湯,再要一塊蛋糕。量夠大的。魚市的蛋卷餅和壽司非常新鮮,當場現做。據說魚餅和烤米餅也相當不錯。一次不能都吃遍,適可而止吧。看看隔壁鄰座的老美遊人,人家隻要一盆壽司。女兒說,早晨,我們嚐試街邊小食,晚餐去體驗真宗的日本私房菜。我們還沒到達東京,女兒就提前一周預定了一家日本私房菜。
晚上從溫泉坐火車回東京,重回築地市場。一路女兒興致勃勃地給我們介紹晚餐。之所以叫“私房菜”,因為餐館沒有固定菜單。餐館主廚根據不同季節的食材特點,來設計和烹飪其拿手菜肴。當然客人在預定時可提個大致需求,就餐人數和所需要食物數量在預定時已確認。
私房餐館門臉不大,裏麵收拾的精致典典。女兒說,私房菜館不喜歡別人照相,隻好入鄉隨俗放下手機,因我們不喝酒,茶才喝了幾口,菜就上來了。第一道菜是慢火熬製的甲魚湯。經過一天一夜的熬煮。甲魚肉幾乎看不見了,隻剩下濃稠醇厚的鮮湯。小小的湯碗,與中國人喝酒的大酒盅差不多大。女兒問我們,“味道怎麽樣?“鮮,好喝!”先生說,“隻是量太小。”我笑,對於習慣大塊吃肉的他來說,這點量還不夠他塞牙縫。接下來是刺身(sashimi),切成片狀的生魚片和牛肉片擺放成不同盤,白色紅色的金槍魚,白色的鯛魚,紅色的鰹魚,和紅邊白心的紅魽魚。薄薄的一二片,像剛從海裏撈出來一樣新鮮。刺身甜蝦 (Ama ebi)非常脆嫩,生吃更能體味出蝦原汁原味的甘甜。重頭戲是壽司。女兒介紹說,你可以直接用手拿壽司吃,也可用筷子。無論用手抓還是用筷子夾,都不能讓壽司上的飯和魚生分離。要整個放進嘴裏,才能完美品嚐出好壽司的滋味。和吃刺身一樣,每碟壽司上桌,都搭配特製的調料。服務員一一給我們詳細解釋食材的種類和製作過程。壽司之所以一小碟一小碟地上桌,為得是讓你盡快吃掉,以免食材的口感發生變化,最美味的瞬間是短暫的。每個碟魚生和壽司都擺放的有形有狀,裝飾著綠葉或蔬菜刻的花,精美得有些讓人不忍下筷。可惜沒有留下照片與朋友們分享。
女兒輕聲細語,並叮囑我們不可大聲說話。進食後要閉上嘴輕輕嚼,不要發出匝嘴的聲響。吃個飯,規矩多多。感覺上日本傳統餐飲文化才真正遵守了中國“食不言寢不語”的古訓。確實,整個餐館非常安靜,每張餐桌都靜悄悄的。數不清服務員換了多少個小碟子小碗,隻記得服務員輕盈的身影和腳步,和收碗碟時的輕柔無聲。盡量不打擾別人的行為習慣,融化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裏。
一頓晚餐吃了近二個小時。結賬時女兒不讓我們看賬單,怕我們心疼價格太貴。她說,“在日本,普通平民百姓也隻有過年過節才會享用如此大餐。價錢不菲很正常。”
餐館不大,我們進去時還沒幾個人。待我們離開時,每張座都坐滿了。難怪要提前預約呢。私房菜的主人極其客氣,離開時,夫妻倆一直將我們送到門外,不斷彎腰致謝,還特地為我們三人拍了一張合影留念。吃一頓私房菜,順便收獲一堆如何用餐的道道,外加一疊鞠躬致謝,價格貴點也就不足為怪了。2019/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