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再進DC國會山, 不一樣的美國
再進DC國會山, 不一樣的美國
今年從中國回來後,我再次隨我家娃的爹去了美國首都華盛頓DC。 他去和美國參議員開會,我是“隨從”。 DC是美國最“政治”的城市,最早的一次去是廿+年前了。 十幾年前,娃爹參與了奧巴馬政府組織的科技、產業和政府互動的規劃,之後每年都會去這個政府的核心所在地,和國會議員開會交流。
開始幾年我經常和他一起去。川總第一任就引發很多動蕩,更多的人加入和政府“互動”的行列,幾乎每個州都有。 疫情中前兩年的活動成了網會。之後恢複見麵會。有兩年娃爹是帶著新人去。去年是新人自己去的。規劃涉及很多方麵,有不同的領域。
今年川總再進白宮,整天拍案驚奇。從中國回來後,老公就問我是否有興趣再去華盛頓,他決定自己去,還可以見到其他的同行。 我上次還是疫情前和他一起去的DC。那些年即使去DC也從來不問他具體的工作情況。這次想了解政府的運作,欣然前往。
美國國會大廈(國會山)是政府的象征和辦公中心,宏大的坐西朝東建築。大廈的中間部分是1800年建成的。1812年英美打仗,遭到破壞和焚燒,盎撒人動輒燒房子這做派太強盜了。1820年修複完成。
1850年代大廈南北兩翼的眾議院和參議院辦公區完成。巨大的穹頂是1866年完成的。國會山正門向東一麵的街區,是一些辦公大樓。最近的東北側是美國最高法院,東南是國會圖書館。這三點是美國的政府建築群的樞紐。
以前我雖然和老公去過DC好多次,也帶爸媽去過。 但沒怎麽注意國會山東邊這一片辦公區。和國會大廈相似,東北側的街區是參議員的辦公樓區,東南側是眾議員的。這次我送他進入他要去的辦公大樓。樓裏除了國會議員還有他們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助理等的辦公室。
辦公樓群地下有電動小火車和國會大廈連接,便於特殊情況下國家機器的高效協同。不對市民開放。每一棟樓都以人名命名。 國會山周圍的辦公樓群是20世紀陸續建成的,也是新古典主義風格,主調為白灰色。莊重沉穩, 和現總統的風格完全不同。
川總的DOGE不僅裁減政府工作人員,還終止政府和企業的合同,大學、研究所、出版社、實驗室等的經費,比如一個月前他又提議消減國家科學基金(NSF) 57%。這些經費除了涉及科研,也牽扯到企業。軍工企業就是有很多政府合同, 馬斯克Space X也是。
NSF 的主任在川總的大棒下4月24日辭職了, 提前 16個月結束了他六年的任期。今年參加和政府互動項目的人格外多,各處會議延長。如果說各地自發的民眾遊行和抗議,或公民可直接給政府官員寫信、電話和網上簽名,是個體自發的對政府政策表態的行動; 那和政府互動的程序則是通過各種組織的精英團體行為。
DC有很多政治谘詢和法律公司。各大財團、企業和各州政府組織起來和他們合作。 他們常年住在DC,收集各種數據資料,遊說政府官員,安排和官員的見麵會等等。議員要做決定時也會找他們谘詢。 民意和政府就這樣互相影響,形成政策運作整個國家。台灣也有專門向美國政府遊說的團體。
我這次還抽了一個多小時進國會大廈,想看看2021/1/6後變了沒。 上一次進去還是第一次去DC的時候。 那時也沒什麽安檢。 人在裏麵自由活動。 現在不行了, 要想進到裏麵必須由大廈的工作人員帶領。不過參觀組織得很好,每人發一個耳機。工作人員現場講解。我這次從穹頂大廳進入,然後參觀了北翼的參議院辦公區。
國會山後門(西麵)就是著名的華盛頓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大部分人去DC旅遊,是在 mall一帶活動。 先是一大片綠地,南北兩邊對麵排列著九個博物館、植物園或藝術大樓。 然後是華盛頓紀念碑。這一片是春季盛開櫻花的地方。
DC的博物館我都去過。最喜歡的是植物園、航空航天館、美術館、自然曆史館和美國曆史館。每個都去過兩次以上。這次完全沒去Mall, 也沒去任何博物館。 美國政府的運作吸收了相當的民意,但既然是資本主義,肯定也有被資本也就是錢操縱的一麵。 這篇太長了,以後專門再寫吧。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借用京妞這塊地,想說幾句:我向來是明人不做暗事,有話都用本號說,沒有馬甲。這人總用男馬甲,想罵啥就罵啥,專門欺負我們女ID,可我出於教養和修養,根本說不出那些肮髒的話來。既然這樣,這人真是有理有據,就用你的正身來回應,不要老躲在馬甲後麵。出於公平,我現在隻回應正身,不和馬甲糾纏。我不惹事,但有事從不怕事。
謝謝京妞允許我說這些,你的文章看的人多。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後來被我罵走/封殺。 文城有幾個著名馬甲,到處丟人現眼。常混在女人文章中。;留言寫得還老長, 一拽英文就露怯, 笑死個人。 一家子上陣寫博的, 馬甲自然一堆。
------------------------------------------------------------
我說的正是這個馬甲,喜歡拽英文,發言粗俗低劣,實在讓人感覺惡心和厭惡。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這人使用過不少馬甲,我的觀察是,每個馬甲用一段時間就棄用,再換新的。這次挑釁,似乎是用了一個比較新的馬甲。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因為我沒有參與。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不過我拉黑馬甲,都是很快放出來。 所以的黑名單總是空的。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我那也有。 後來被我罵走/封殺。 文城有幾個著名馬甲,到處丟人現眼。常混在女人文章中。;留言寫得還老長, 一拽英文就露怯, 笑死個人。 一家子上陣寫博的, 馬甲自然一堆。
==“前陣子還派馬甲偷偷潛伏到我的文章裏開罵呢,真是忙裏偷閑啊!嗬嗬。。。”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康康, 我得告訴你, 我對一講的第一個印象是他說他和藍天白雲打擂台, 說是有一貼四萬多的點擊。 也不知道他們辯論些啥。 :)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當然, 也有些人, 就是抄書, AI。 裝大尾巴狼“專家”。 嘻嘻 @康康
------------------------------------------------------------
這種人自己天天用得不亦樂乎,所以特別敏感。前陣子還派馬甲偷偷潛伏到我的文章裏開罵呢,真是忙裏偷閑啊!嗬嗬。。。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哈哈哈, 一講是把自己放在領導的地位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然後還封網友司局級。 國家主席的派頭啊。 LOL @一講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你也有領導派頭啊。 誇太太, 撒狗糧。 :)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當時,英加軍再向南的擴張中就打不下去了。 到底美國太大了。 打了三年, 隻好簽訂合約。 美國也不像中國皇家園林有那麽多金銀財寶古玩, 英軍估計也沒撈到什麽油水。 :) @雪狗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雪狗2014' 的評論 : 雪狗清晰啊。 點讚! 是的, War of 1812, 名義上是美國對英國宣戰, 但是軍隊中有50%是加拿大民兵。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有些人寫文章,更多是為了刷存在感,或者在小圈子裏自我安慰、互相捧場,而缺少了更真實、更深入的表達。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如果是遊客,即使了解一些曆史, 也是皮毛。 因為缺了政客這一塊。 這次還去了國會圖書館。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以前去DC, 都是自己到處玩兒。 是遊客。 這次倒是想了解下了。
==“他在台前談大局,你在旁邊寫人間。DC在你筆下有了生活味,也多了時間感。”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當然, 也有些人, 就是抄書, AI。 裝大尾巴狼“專家”。 嘻嘻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這些人也瞎評中國, 其實連那個政府的核心都不了解。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你老公在那頭幹大事,你這邊寫得不緊不慢,寫出了一種“走得近但心裏有分寸”的感覺。難得。”, 謝謝點評。 我就是想到一些人, 整天瞎評美國, 其實他們連這個政府的核心都不了解。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鼓勵啊。 我發現中美,兩國其實在骨子裏是很像的。 連政府運作都很像。
==“一直覺得能把DC寫出生活味的人不多,你算一個。”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藍天下那座建築竟有種靜靜的威嚴感。有些地方,不用親臨,光看就能感到一種曆史的凝視。”, 你說得真好。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康康好。 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國會山就相當於人大會堂吧。 :)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周遊世界' 的評論 : 不用擠, 請坐大沙發。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哈哈哈,突然發現小康說話很有領導氣派,口氣至少也是個享受廳局級待遇 ,也可能是正部級吧,這麽大的官,俺們也沒見過 LOL
--------------------------------------------------------------------
你給的這個待遇我可擔不起。我一向說話偏含蓄,喜歡把欣賞和讚揚藏在字裏行間裏,讓人慢慢體會,這才是我理解的文字功力。
真心認為一篇文章寫得好,我不喜歡用那種捧場式或過於浮誇的語言。我的文風嘛,講究的就是一個“分寸感”,你說是不是?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周遊世界' 的評論 : 倫敦的博物館也有很多免費。 但私人的就比較貴了。 紐約也是。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也有自費的, 比如 Spy Museum。 在另外的地方。 @世界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周遊世界' 的評論 : 是的, DC 的博物館紮堆兒。 但不是都免費。 mall 裏的免費。
==“喜歡華盛頓的眾多博物館,而且基本都是免費”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周遊世界' 的評論 : 也給世界上茶。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如果真變成第51個州, 就更方便了呢, 不過可能很多人不願意。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現在也是像串門一樣的。 @小樹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給小樹上茶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一直覺得能把DC寫出生活味的人不多,你算一個。你老公在那頭幹大事,你這邊寫得不緊不慢,寫出了一種“走得近但心裏有分寸”的感覺。難得。
==============
哈哈哈,突然發現小康說話很有領導氣派,口氣至少也是個享受廳局級待遇 ,也可能是正部級吧,這麽大的官,俺們也沒見過 LOL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被加拿大燒了。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他在台前談大局,你在旁邊寫人間。DC在你筆下有了生活味,也多了時間感。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一直覺得能把DC寫出生活味的人不多,你算一個。你老公在那頭幹大事,你這邊寫得不緊不慢,寫出了一種“走得近但心裏有分寸”的感覺。難得。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沒去過,但看你的照片,藍天下那座建築竟有種靜靜的威嚴感。有些地方,不用親臨,光看就能感到一種曆史的凝視。
周遊世界 發表評論於
動作太慢,沒坐成。可以和橄欖樹擠一擠?
周遊世界 發表評論於
又坐沙發了。喜歡華盛頓的眾多博物館,而且基本都是免費,這在歐美很少見。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我也去過,加國人以前去美國,就是去親友家串個門那麽簡單~~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才發現,一個大晴天, 天上為什麽有這麽多雲呢?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這篇都是原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