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車遊台灣的一點經曆

今年一月農曆新年期間我和兒子一起遊台灣。  在台北呆了幾天,然後打算租車翻越中央山脈到台灣島東部,期間故地重遊和歡山,山峰武嶺和太魯閣。 一到台灣,我開始留意台北的道路狀況,交通指示路牌和路上的駕駛風格。  總體感覺是不容易適應,有些指示牌居然看不懂,但隻好硬著頭皮上吧。  時間正好是除夕前夕,上網一看,租車費居然翻了一番,個別還有翻兩番的。  令人更加失望的是在台北根本租不到車。 我們隻好坐高鐵到台中,然後在當地租車。

從台中的租車公司出來已是中午時分,開車上路,朝中央山脈進發,慢慢開始習慣台灣的道路。四五個小時後,我們風塵仆仆地抵達和歡山山頂的停車場。這裏海拔3,275米,很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停車場。  稍作停留後就開始下山,本打算開到東岸的花蓮過夜。  可是由於道路還沒有完全恢複到震前狀況,道路狹窄而且發夾彎多, 黑暗中的山路特別難開,我們有緣在山上的洛韶道觀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接著開車下山。

和歡山頂的風景



海拔3275米高的武嶺牌坊,比兩座泰山還要高



一年之前從東往西騎車到達武嶺



這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停車場



年輕人似乎有在引擎蓋上堆小雪人的習俗





提車五個小時後,車身滿是灰塵



和歡山上的洛韶慈惠堂的民宿



第二天早上



還有座觀音像



下山途中









花蓮



當地房價



海邊的巨石



前方是浩瀚的太平洋



蘇花公路上



一年前騎車經過蘇花公路



旁晚時分我們開著車來到花蓮市中心地帶預定好的酒店,發現酒店沒有停車場,門前隻有區區兩個可以臨時停車的位置,可是已經停了車, 我們連臨時停車放下行李的地方都沒有。  隻好在附近轉,看看是否能找到停車位。後來在一角落看見一個微型停車場,就開進去停車。

 推著行李箱來到酒店,安頓好了後,我就下樓又來到了停車場。 停車場隻是街道拐角的一小塊露天空地,有一個進出閘口,旁邊有一台收費機和一塊上寫停車條件和收費的牌子,沒有工作人員。牌子上寫有小時收費,有過夜收費,假期收費等信息。 我看了幾遍,都沒弄清停車過夜早上提車到底應該繳費多少,感覺是他們有意簡單情況複雜化,故意將收費信息弄得模棱兩可。  於是問旁邊一位也在研究收費牌的台灣大姐,她也不清楚。 直覺告訴我走為上計,另找一家。  於是付了一小時的停車費,一看收據上寫明十分鍾內離開。  想想不是問題。  沒想到的是,最後我得不斷前後左右倒騰無數次才將車開出停車位,接著開出這巴掌大的停車場,一看時間,正好十分鍾。

之前停車的時候有不少空位,我直接將車的鼻子朝內牆停好。  回來時發現一邊停了一輛四驅車,另一邊停了一輛suv, 體積都比我租的本田大。  車後邊是另外一排停車。 停車位實在太小,旁邊的停車都體積比較大,我前後左右不斷倒騰,還多次下車察看確保不會蹭到兩邊的停車,連我這個曾經的代客停車手也如此艱難才將車倒出來,生手發生碰擦的可能性很大。  出了一身汗,最後終於在限定的十分鍾內將車開了出來。

台灣的城市比較像從前大陸的老城,狹窄的馬路兩旁都是一家連一家的一兩層樓高的店鋪,人行道一般都被商家占用。  我開著車在雨中繁華細長的馬路上慢慢往前,沒看到有室內停車場,最後來到花蓮夜市附近才看到一家露天停車場,比剛才那家寬敞大多了。 我停好車,看了看收費牌上的信息,看懂了,感覺還可以。  於是往回走,順便逛了逛花蓮夜市。

回到房間,上網查了一下,找到了這家停車場,看了看它的review, 不覺哈哈笑起來,我的繼承了中華傳統美德溫良恭儉的台灣同胞的評論。

右邊這家旅店停車放下行李的地方也沒有



不知道是否在抗議房價



看右邊這些招牌,每家三幅,有實際作用嗎?



夜市





招工啟示



以下是停車場的評價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感覺台灣騎摩托的人比開車的多,所以路上倒不覺得擁擠。花蓮站出來全是租摩托的,而且基本都是燃油的,不知為何台灣電車電摩托都很少。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去台灣騎單車,真是一種新體驗。照片新奇,謝謝分享!
停車收費的貼很有爭議,我還是喜歡現金交易。自從電子付款應驗後,我們到西安吃碗麵都難,到處求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