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 教皇?

出差一整個星期,周五晚上才回來,結果趕上雷雨風暴,在飛機裏幹坐4個多小時。休斯頓機場所有登機橋關閉,導致幾十架到港飛機排隊等候。好不容易雷雨飄走了,還得等出港飛機走掉,騰出登機口,然後是等候的飛機依次前往各登機口。到家已經過了午夜。周六忙乎一天,到今天早上起來,還是覺得疲勞。

過去的一周有幾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先說加拿大選舉吧。 結果出來,卡尼的自由黨獲得領先,可以組成政府。保守黨緊隨其後,成為最大在野黨。自由黨沒有過半數,於是隻能是組成聯合政府。多黨製聯合政府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穩定,而且往往是第三黨獲利最多,可拿的籌碼最大。所以,說保守派是輸了還是沒輸都可以,至少不再是自由黨一黨獨斷。可以說是個進步。然後我看有不少(天知道這些人是什麽政治傾向)都說Trump的大嘴導致保守派失利。我就覺得這些人也挺幼稚的。他們怎麽知道這個結果不是對Trump有利的一個呢?我以前說過的吧,大家都去大愛無疆,Trump的美國優先政策就越容易推進。大家都本國優先,那麽Trump的操作空間就不那麽大。雖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是占美國便宜優先,但是同時也被自己的各種宣傳的道德標準所綁架,也就是說,談判起來,偽君子怕真流氓。特別是不穩定政府,很難在對外關係中形成合力。所以,如果我的博文有加拿大的讀者,對不住啊,我還是支持美國優先的原則。左派的政府一大性質,就是窩裏橫,對外軟弱,對此我們美國樂見。

第二個事情則是Trump發了一張自己穿著教皇服裝的AI圖片,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說這是得罪自己基本盤的惹禍舉動。關於羅馬教廷的事情,我已經評論過若幹次了。這麽一個孌童祭拜的組織,還要被當成神聖機構,這些媒體真的不知道背後的底細?明明就是撒旦祭拜。老頭確實是嘴大,不過這個是他的招牌,這個招牌後麵掩蓋的,是他的對重大事項的精確算計。所以,這個圖片又是一個即時的精確算計。一方麵轉移一下視線(下麵說),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宣示羅馬教廷已經被控製住,是不是這樣,過些時日就知道了。

這個星期Trump團隊看起來遇到了麻煩,一個是國安沃茲顧問退出,將就任聯合國大使;另一方麵跟馬斯克有關,一是馬斯克已經退出核心圈,另一方麵Space X的實驗失敗,還有就是Tesla似乎要找新的CEO。這些讓馬斯克都承受壓力。當然最奇怪的,是就算沃茲退出,媒體的矛頭仍然對準海格塞斯。這個就應該是目前Trump需要轉移視線的真正目的。因為看起來是想造成Trump團隊內訌,而一旦內訌公開化,那麽自然,最先要走的必須是防長。這個是政府非必須預算中的最大頭,而任命海格塞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這個最腐敗的機構整明白了。至於對馬斯克的打擊,馬斯克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而且造成個退出的表象,幫他消減一下火力,也算是對馬斯克的一個支持。而沃茲降級調用,也是不讓團隊賣命的手下寒心。這個呼應了前一段時間把聯合國大使提名撤回的舉動。當時的解釋是共和黨優勢太小。現在看來,一步兩用,既激勵選民投共和黨的士氣,又給沃茲的調整留了後門。而且整個事件是在Signal門開始冷場後才調整,沒有立刻跟風,說明處理過程比Trump一期更加成熟冷靜。沃茲的問題在於不嚴謹,沒有防住身邊的小人,所以給個懲戒繼續用。隨時根據形勢調整團隊應該是必須的,但是這個沃茲應該不是老頭想最先調整的目標。而盧比奧身兼4個職位,對他來說,是個危機:身兼這麽多實權職位並且能更接近總統(keep your enemies closer?), 幹不好後果嚴重;幹得好,以盧比奧的年齡和人脈,似乎是更進一步的絕佳舞台。

這一周另外兩個事情也很有趣。一個是Trump再次揚言取消哈佛的免稅地位。這個其實並不新鮮,民主黨當政的時候也幹過,比如取消伯明翰楊大學的免稅地位以讓其配合政府的命令。所以,都是請君入甕的方式,隻不過伯明翰這個學校遠沒有哈佛的盤子大而已。收拾大學是一件幾代的人事情,這個事情需要立法跟進。另一個則是取消NPR 等新聞機構的資助。這個事情好像有個官司在DC,地區法官判Trump必須恢複VOA什麽的員工的工作並繼續資助。本來下周這個初步禁令就要實施了,昨天DC巡回庭把這個禁令停下來了,有那麽三點:兩個是管轄權,即地區法院無權管轄政府雇傭的事項;地區法院無權管轄政府撥款事項。第三點則特別指出地區法院利用漏洞特意給自己擴權,繞過國會來幹涉政府操作。 這個判決相當酸爽,給幾乎所有的Trump收拾聯邦政府的反對訴訟一個響亮的耳光。按照律師的說法,美國的司法實權在巡回庭,看起來Trump贏得了一個重大的勝利。

國際上,關稅談判進入了一個僵持期,現在大家都在看誰先跟美國達成協議。另外中共國似乎也特別在意Trump團隊是否給跪了。重要嗎?Trump放的任何風聲,都是談成了協議再說減關稅的事情。而Trump的做法,都是沒有意向去主動談。關稅是政治手段,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異議的。而那些計算關稅收入來說Trump無法達成政府預算平衡來說事的媒體,不是傻就是壞。哦,錯了,既傻且壞。

俄烏局勢呢,現在看起來Trump在施壓俄羅斯。而美烏達成礦產協議,按澤連斯基的話,在教皇葬禮前的談話讓Trump改變了很多。為此白宮說什麽了嗎?沒有。為啥?給小澤一個麵子。可以肯定的說,一旦俄烏停火,克裏米亞就寫在協議上是俄羅斯的領土。這個讓小澤無法下台,這能繞彎子來掩蓋自己的麵子,僅此而已。問題是狗改不了本性,俄羅斯提出停火三天搞紅場閱兵,小澤又來一句不能保證看台外賓們的安全。嗬嗬,似乎把歐洲給賣了。

總體來說,Trump回歸100天,開始承受反擊的壓力,這些是必然的。接下的100天,則是決定接下來三年的走向。看看這個拉鋸攻堅的過程,是個什麽結果。應該是不像頭100天那麽熱鬧,但是每件事情的後果都影響深遠。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國安顧問去職放外任,算是一種危機止損,不會像防長去職那樣傷筋動骨,高舉輕放保全各自麵子。沃茲當年是切尼手下,也反過老川,在maga原教旨主義派眼裏是個rino,類似解放初的國民黨留用人員:)美烏協議算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好事多磨,澤倫斯基守住底線,老川也從豪言24小時搞掂烏戰到對普京刻意逢迎哥倆好的單相思尷尬中脫身出來,算是個交代。
Wtp003 發表評論於
Alcatraz prison重開張,也算是另類兵民未動,糧草先行
https://x.com/bricsinfo/status/1919165683838960105?s=46
Wtp003 發表評論於
https://x.com/kunluntalk/status/1919071954583035958?s=46&t=s4Ggo4rVVYTsiJlXYoFLiQ
川普否認會第三屆
tian_ya 發表評論於
https://youtu.be/uIGBtkaInc4?si=ctepW9wZlE1sx1FC
---- 這個是否就是川普想要的?“I'd rather deal with liberal than conservatives ”.
Calsh2007 發表評論於
謝謝大樓更新。
Wtp003 發表評論於
白宮定調:新冠病毒源自武漢實驗室,列出五大關鍵線索!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689021.html
tian_ya 發表評論於
而盧比奧身兼4個職位,對他來說,是個危機:身兼這麽多實權職位並且能更接近總統(keep your enemies closer?), 幹不好後果嚴重;幹得好,以盧比奧的年齡和人脈,似乎是更進一步的絕佳舞台。
---- 感覺是川普有意給他壓擔子。。。從上次川普一個訪談中,被問及他是否支持萬斯為2028侯選人時,他脫口而出的“no”。他並不看好萬斯。獨擋一麵,也許盧比奧更合適,so far 他幾件事都處理得很好。
很矛盾,川普內閣會議的直播,看著我總是感到不舒服。不是說他們匯報的內容,是他們每個人都要來上這麽一句“under your leadership....”。在我眼裏有“拍馬屁”之嫌,有點惡心,換我本人在領導麵前絕對說不出口。lol
tian_ya 發表評論於
老頭確實是嘴大,不過這個是他的招牌,這個招牌後麵掩蓋的,是他的對重大事項的精確算計。
---- 讚成的說。比如,當你解一團亂麻時,你必須時而提拎起那團亂麻,抖一抖,看看症結在那,怎麽解才更有效。據我觀察,很多他不經意間說的話,做的事,就象是提著亂麻抖一抖。lol
tian_ya 發表評論於
結果趕上雷雨風暴,在飛機裏幹坐4個多小時。
---- 這最難熬了。我有次碰到是離港起飛時遇爆風雨,坐在跑道幾小時,返回登機口。下飛機,坐機場登機口幾小時,等換乘務員。登原機再起飛。整整等了近十個小時,差點誤了第二天大事。
tian_ya 發表評論於
謝更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