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裏的鄉村公路 - 大別山之行(3)

寫作文,編故事,侃小山, 感恩生活。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在吳法憲大哥家住了兩天後, 一早來到公社革委會所在的鎮子上, 那裏有去羅山縣的長途汽車。車開了, 我從車窗探出身去, 向大哥揮手致謝。大哥的身影越來越遠, 越模糊, 最後看不見了。多少年過去, 大哥的堅毅眼神, 慈祥的笑容, 揮手的神態依然清晰地印在自己的腦海裏。我要說一聲謝謝, 李定寬和吳法憲倆位大哥, 給了我難忘的大別山之行。

汽車行駛在豫南常見的沙石公路上。公路不寬, 不同方向的汽車相遇時, 要放慢速度相讓而行。汽車過後卷起一道沙塵, 讓人感受到一種現代工業的力量。公路上汽車並不多, 來往更多的是那一年四季的鄉村生活之歌。

每年春天, 蜂農拉著一車又一車蜜蜂蜂箱, 追隨著油菜花的花香, 由南向北一路走來。浪漫的蜜蜂們, 親吻著嬌嫩的花朵, 汲取出花蕾裏的密汁, 留下孕育生命的花粉, 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我們這些到處遊蕩的小孩, 遠遠地看著蜂農帶上麵罩, 從蜂箱裏抽出一片片蜂巢, 刮下那晶瑩的液體, 想象著那品嚐不到的甜蜜。

夏天到了, 放鴨人趕著一群又一群的鴨子, 追逐公路兩側水塘裏的小魚小蟲, 一路走來。呱呱叫的鴨子們, 或在公路上成群結隊大搖大擺地走著;或是一起跳入水中, 上下翻騰, 有吃有喝, 肥了自己, 苦了魚蟲。傍晚, 鴨農圈好鴨子, 生起炊煙, 支開帳篷, 勞累一天, 休息了;清晨, 鴨子們早早起來, 引頸舞翅, 呱呱到叫個不停, 炫耀著自己散落一地的鴨蛋。鮮亮的鴨蛋看在我們這些小孩的眼裏, 口水流在我們心中。

秋天來了, 過往的車輛並不多, 公路閑著也是閑著, 農民把收割來的穀物曬在公路上。公路畢竟是走車的,  偶爾過往的汽車不得不停了下來。司機使勁地按著喇叭, 滴滴的高叫聲,催來了睡眼惺忪的看穀人。倆人南腔北調, 越說聲調越高, 最後看穀人隻好穀物向一邊推了推, 司機緊靠另一邊開了過去。我們這些小孩看的津津有味,覺得誰都有道理。

天氣涼了,冬天就在眼前。彈棉花的師傅, 背著很大的彈棉花弓子, 從北邊沿著公路走下來。家家戶戶把蓋了一年棉被拆開。髒了的被裏被麵要洗一洗, 壓的死死的棉絮要彈一彈。一時間, 隨著彈花師傅手槌的上下揮舞, 嘭嘭 - 彈棉花的弓弦聲, 回蕩在大街小巷。我們這些小孩也收下心來, 和大人一起, 帶上頂針, 穿針引線, 行起被子。一不小心, 針紮在手指上, 鮮血湧出, 真的很疼。

一年四季, 總有大水牛, 邁著四方大步在公路上行走。她那碩大的身體, 目中沒有小孩的眼神, 讓我們不敢輕舉妄動。遠遠的跟著她, 看著她走進水塘。夕陽西下, 晚霞四起, 透過公路邊的楊樹林, 好像傳來了牧童悠揚的笛聲。笛聲中, 晚霞裏, 畫卷上鄉村公路上美好的一天,慢慢地收了起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