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郵輪和加勒比海郵輪最大的區別,後者停靠不了幾個港口,也沒幾個出彩的地方,加勒比海郵輪以度假享受和沙灘玩水為主。而歐洲郵輪所去的地方精彩紛呈,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一抓一把。時間安排也非常緊湊,陸上觀光是重點,通常一星期行程隻有一天在海上漂流、我們的兩星期裏斯本到摩納哥海上漂流也隻有兩天,有的行程甚至每天停靠碼頭。
歐洲郵輪停靠的碼頭絕大多數本身就是旅遊景點,不需要參團,當然也有些需要。西班牙南邊有個重要港口卡迪斯Cádiz,郵輪停靠這一站主要目標是去塞維利亞Seville,單程一個半小時車程。參團除了船上組織,也可以自行了斷,比如參加當地團,要比船上組團便宜很多。當然,除了船上的組團,其他任何自由活動都不能百分之百可靠,途中出現不可預知的故障而不能按時回來,後果自負,參加船上組團則高枕無憂,再晚回來郵輪也會等。
如果一家幾口人包一輛出租車也是個選擇,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價錢也比船上的團便宜很多,包一整天出租車大約三百到四百歐元。郵輪所到國家的生活水平參差不齊,價錢有差別,巴爾幹小國和希臘兩百就可以。也可以用uber,不是任何國家都有。船上全天團一個人差不多要兩三百美元,不便宜。即使兩個人包輛車也挺好,我們喜歡,起碼自由。也可以在船上認識新朋友伴搭夥,分攤費用。一定要未雨綢繆做好功課,有些不出名小碼頭,當地出租車可能不夠用。比如法國是以每一千居民人口發一張出租車執照,幾千人的小城鎮沒有多少出租車,大郵輪一來肯定是嗑瓜子坐馬桶,入不付出。
2025年三月底我們隨世邦郵輪seabourn第二次去塞維利亞,參加的是當地一個小團,十幾人,一輛中型巴士。全團都是七老八十老頭老太太,有導遊帶領,跟在他們後麵太磨蹭時間。決定脫團,自由行動,最後在指定地點匯合。主要景點都已經去過,沒必要再去。小巷子裏閑逛,居然找到上一次吃炸魚籽海味的一家小鋪,再吃感覺味道不咋地。又進一家高檔點餐館,點了幾個小吃tapas,也不怎麽樣。還想吃西班牙特色甜點,油條蘸巧克力醬Churros,街邊小餐館衛生條件太差,放棄。
我喜歡梅裏美、莫伯桑、司湯達等法國小說家作品。比才將梅裏美的同名小說改編成著名歌劇"卡門",法國人寫的故事發生地在西班牙的塞維利亞。莫紮特的名曲"費加羅的婚禮"也是以塞城為背景,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理發師"更是膾炙人口。或許這些古典文學音樂大師根本沒有去過塞維利亞,就像是莎甕沒去過意大利的古城維羅納,卻杜撰創造出"羅密歐與朱麗葉",那個根據莎甕描述整出來的小涼台可是招惹世界各國的癡男怨女去發神經。
世界上有五座最為著名的大教堂,它們分別是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英國的聖保羅大教堂和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大教堂,我們都去過。其中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大教堂始建於15世紀,是規模僅次於聖彼得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的世界第三大教堂。
十五世紀左右,來自意大利的哥倫布最早提出通過遠洋航海進行探險,開辟新的遠洋航線。遠洋航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為後盾,哥倫布先後輾轉英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尋求支持,都遭到了拒絕。最後,在西班牙費爾南多國王和伊薩貝拉女王的大力資助下,哥倫布終於實現了自己遠航探險的夢想!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塞維利亞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大教堂裏有個著名的四王抬棺,這尊銅塑表現的是四位身著華貴服飾的君主肩扛一方棺槨。而棺槨中躺著的正是新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抬棺的四人中,有兩位便是當年資助哥倫布遠航的貴人:費爾南多國王和伊莎貝爾女王,世界上還沒有聽說另一個人有這樣的殊榮。哥倫布給歐洲帶來了黃金和財富,當然,也給美洲帶來了掠奪和屠殺。哥倫布墓碑上的碑文寫著: 這裏躺著一位英雄,他改變了人類對地球的認知。這裏躺著一位魔鬼,他的出現給美洲帶來了痛苦和災難。
塞維利亞大教堂鍾樓
四王抬棺
街道
為世博會而建
費老大勁找到幾年前吃過的小炸魚店,色香味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