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初二語文課上,學了《愚公移山》一文。愚公希望用全家幾輩子的代價,在太行山、王屋山中開辟一條道路。後來上天被他的精神感動,派神仙把二山搬走,圓了愚公的夢想。
當然,這個故事是《列子》中的一篇神話寓言故事,古代中國並沒有愚公此人。
然而,在20世紀,這個世界上的確出了一個“愚公“!
故事發生在1960年的印度。在東北部的比哈爾邦有一個山區小鎮,叫吉拉爾鎮。那時,該鎮非常偏僻。村民如果需要補給或就醫,就必須沿著山脊走上70公裏。
有一天,一個女村民在山脊上行走時摔倒了,受了傷。她的丈夫達什拉斯·曼吉得趕緊帶著妻子到城裏看醫生。然而在漫長的求醫旅途中,女村民就撒手人寰了!
曼吉哀痛之餘,他不想讓其他人重蹈覆轍,因此發誓要在山上開辟一條路。
曼吉出生於一個窮困勞工家庭,家裏資源有限。他將家裏的三頭羊牽到市集賣掉,換得鑿子和榔頭。從此,他開始在山脊上開鑿。當地村民聽說曼吉的目標時,都嘲笑他說這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從未放棄。
在接下來的22年裏,曼吉夜以繼日,一個人慢慢地鑿開了這座山。他最終鑿出了一條長110米、寬9.1米、深7.6米的小路。
在20世紀80年代初完成這條路時,他總共鑿掉了7000多立方米的岩石,為自己贏得了“山人”的綽號。
鑿通這條小路後,曼吉將吉拉爾鎮與鄰近村鎮之間的通行距離從70公裏減少到了15公裏。
我在穀歌地圖上搜索“Dashrath Manjhi Passthrough”,找到了他為之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那條小路。
曼吉在2007年去世,享年73歲。比哈爾邦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2015,根據曼吉故事改編的電影《曼吉》上市,中文名字就叫《印度愚公》。
曼吉以一人之力,借助最基本的工具,用了22年時間,竟然鑿開了一座大山。他的毅力和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其實,在投資理財方麵上,我們照樣應該學習曼吉的精神,堅持投資,實現慢慢致富。隻要我們的投資時間足夠長,我們必將享受到複利的魔力。
比如,如果你堅持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僅為微不足道的10%。即使你每年隻投資一萬元,30年下來,你也能夠積累180萬資產,而最初投資的一萬元,產生的收益率高達1700%!
如果你堅持40年,你的財富將增長為480萬。而最初投資的那一萬元,產生的收益率為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