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下麵長了個嘴-美籍華人在國內看病(1)

鼻子下麵長了個嘴-美籍華人在國內看病(1)

我去年陪家人一起去過醫院。 我隻是覺得國內醫院病人多,看病不容易。 尤其是帶老人去看病。我雖然和弟弟弟妹陪老媽去過幾次醫院,但是對看病的流程卻是不懂。

今年我又回國,也想學習一下如何在國內看病。 萬一生病了,也能自己解決。不想給國內的家人們添麻煩。所以我決定自己去醫院看醫生。

我到了醫院,找到了自己要去的科室。找到了大夫。大夫讓我先在本樓層掛了號(要實名認證)。我拿到了號的憑證,又去了分號處(分號處負責把掛號的信息發給大夫),然後才去了大夫那裏。看完了大夫,又問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如何得到收據和看病病曆。大夫告訴了我流程。

之後我拿著大夫給的單子,去專櫃換成了收據。又去機器處,把我的登記號放入,去打印出當天的病曆(必須事先要求大夫寫病曆)。

若是看大夫時,大夫需要做特別治療,大夫先要開個單子。 然後我拿單子去專櫃交錢。之後給了大夫憑證,他才給我治療。一切付費都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國內的人們可以走醫保付費。

隻有自己想學習的時候,才能學到東西。否則,跟著別人屁股後麵,也學不到東西。之前我和家人們去過幾次醫院,但是一點也沒學會如何在國內的醫院看病。每次我隻負責推輪椅。現在為了自己可以在國內獨立看病,我憑著鼻子下麵的一張嘴巴,一路問過來! 比如自己知道看大夫需要掛號,就尋問了掛號處的位置,之後就去看大夫。大夫說我應該先去分號處;看大夫的時候,一但需要新的治療方式,又要先去專櫃付款後,大夫才能繼續治療;總之是“一手交錢 一手交貨”。相比之下,在美國看大夫,不需要自己考慮許多交錢的事情,隻需交了掛號費,之後就回家等著賬單了。

總之,這一個流程走下來,我又有了一點成就感。能自立(自己去看大夫)的感覺很好,也很慶幸自己會講中文!這是一個多麽有用的技能呀!若是我的美國娃們在中國生病,他們的中文水平是無法達到在國內看病的要求!

願美籍華人們在祖國期間都不需要看大夫!

老樗,02/17/25, 寫於古都平城

太愛北京了 發表評論於
說麻煩也不麻煩,起碼任何時間都可以直接去醫院看病不像這裏約個專科要好幾個月才能約上,驗血驗尿等根據所查項目一般半天到4天出結果,在微信上關注注冊了醫院後結果都可以在手機上看也可以到醫院自助機上打印,掛號更簡單在微信上掛號或打電話掛在醫院自助機上掛都很快,很少有人去窗口掛號,如果你臨時取消看病掛號費當天會自動退回微信不像這裏臨時取消未通知還要扣幾十美元。不熟悉的可以當場在醫院花一兩百請個醫導全程讓她跑腿,一般小病去社區醫院就行,人少便宜服務好還可以加醫生微信隨時問她問題,社區醫院醫生不忙他們一般都很願意免費回答問題,我鄰居每周都去社區醫院按摩理療比按摩院便宜正規多了。
原上草2017 發表評論於
講得很真實,不過生了病這樣折騰也很難受的。
Yangtsz 發表評論於
如果是真的生了病,有力氣這樣來回折騰地看病嗎。
曉青 發表評論於
最好不生病,否則在哪兒都麻煩。我一個美國朋友去中國旅遊在桂林病了,在醫院住了一宿一共花了不到兩千人民幣,回來樂壞了,說看病又好又便宜,估計因為是真正的外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