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關鍵一步?
美國與俄羅斯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召開高層會談,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未被納入討論。歐洲也擔心被排除,各國領袖17日赴巴黎參與一場緊急峰會,雖同意提供烏克蘭安全保證,但對是否派駐維和部隊,仍有分歧。
美聯社指出,這會是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俄之間最重大的會晤;過去這段時間美國采取孤立俄羅斯的政策,如今美方逐漸改變立場,並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國總統普京的雙邊會談鋪路。
赴沙特阿拉伯的美方代表團包含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國安顧問沃爾茨(Mike Waltz)、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等人。俄方以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為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說,烏方未受邀參與這場美俄會談、對其內容完全不知情。他重申,烏克蘭無法承認任何排除了烏克蘭的停戰協議:“任何沒有烏克蘭的談判,烏克蘭認為是沒有結果的。”
二戰曆史重演?
第三世界大戰開始?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一場國際會議在慕尼黑召開。與會者包括張伯倫、希特勒、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 (Édouard Daladier) 和意大利獨裁者貝尼托·墨索裏尼 (Benito Mussolin)。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未參與談判。在慕尼黑會議上,張伯倫和其他人同意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自10月1日起生效。作為割讓蘇台德地區的交換條件,希特勒放棄了對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領土的任何要求。戰爭暫時得以避免。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以避免戰爭為名,公然無視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權。
當年,歐洲主要國家達成的《慕尼黑協定》允許德國吞並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這被視為鼓勵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一步。
法新社撰文指出,如今,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繞過基輔及其歐洲盟友,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啟動談判,這引發了人們對曆史可能重演的擔憂。
“我不禁要問:我們是否又回到了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說。
“我們正麵對一個侵略者,他試圖奪取本不屬於他的土地,而談判代表——並非我們自己——在談判開始前就已經放棄了他們的籌碼。”卡拉斯說,這是“一種災難性的策略,我們正全速駛向災難。”
不過她堅定地認為,當前局勢與1938年有所不同,因為烏克蘭不會“默默投降”,而且歐洲也堅定地站在烏克蘭一邊。
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是眾多領導人之一,他表示,美國不應在歐洲和烏克蘭未參與的情況下私自達成協議。“我們必須在談判桌前,否則這將是對‘慕尼黑精神’的某種重演,而捷克斯洛伐克對此深有體會。” 他警告道。
歐洲國家擔心,如果烏克蘭被迫與華盛頓達成一項糟糕的協議,那麽普京就能夠宣稱勝利,歐洲大陸就會任由膽大妄為的莫斯科擺布。
如今俄羅斯的經濟已經進入戰爭狀態,該國生產武器的速度遠遠超過西方國家。有警告稱,如果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協議,那麽莫斯科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準備好攻擊北約國家。
丹麥總理佛瑞德裏克森(Mette Frederiksen)表示:“烏克蘭戰爭事關俄羅斯的帝國夢想,事關他們決定歐洲問題的願望和意誌,我們不能允許他們這樣做。”
她補充:“當然,我夢想和平,我會盡一切努力支持和平——但我不相信綏靖主義,1938年慕尼黑的綏靖主義是錯誤的,我認為今天也將是錯誤的。”
為了確保其意見被傾聽,歐洲各國正爭先恐後地想辦法,以確保特朗普達成的任何協議都不會讓普京能進一步發動新的敵對行動。
華盛頓也警告道,它未來將不再主要關注歐洲大陸安全,而是可能不得不把力量轉移到其他地方,重點關注中國。
(法新社)
綏靖主義(Appeasement),又譯為姑息主義、綏靖政策,指對侵略勢力作出政治或物質讓步的短視現實主義、孤立主義及和平主義政策來暫時避免軍事衝突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