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發起的六年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

有不少離岸愛國者喜歡說貿易戰沒用,中國依然對美國出口多少千億等等。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變化一目了然。

中國加入世貿的十幾年,靠出口累計了大量外匯。仔細看看,中國的90-95%的貿易順差來自美國。而歐洲排第二,但總的數量相差甚遠。與美國的貿易利潤非常豐厚,這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基石。

2018貿易戰後,關稅大幅壓低了中國企業的利潤。但中國計劃中的投資還需要繼續花,比如一帶一路。很快在幾年內外匯捉襟見肘,以至於許多一帶一路項目成為爛尾項目。

疫情期間,當別國關閉停產時,中國率先解封,出口賺了一些錢。後來幾年的外貿逐漸恢複,去年中國外貿順差還創了記錄,但中國國內經濟卻越來越惡化。失業率提高,公務員減薪,房地產公司一家接一家破產,為啥?

因為關稅使得對美貿易的利潤變得非常薄。而中國對世界各國出口大幅增加,這是大幅降低利潤甚至虧本賺補貼的結果。原因很簡單,大多數國家消費力無法與美國比,你想多賺錢就沒人買你的東西了。

所以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額擴大了,但沒賺到什麽錢。與美貿易本來有錢賺,但關稅導致利潤回到了美國政府的口袋裏。

兩三年前習主席親自抓經濟,製定的政策不是真的去提高國內消費(口號上一直在喊),而是繼續增加出口產能,加大補貼。習的梁家河大學培養出來的格局及眼光,決定了出口驅動型經濟一條路走到黑,決定了他在國內堅決不發錢養懶人,國外賠錢也要賣貨出去。賺外國人的錢才叫賺錢,妥妥的小農經濟世界觀。

這一方麵造成各國恐慌,促使各國都開始考慮關稅,另一方麵,貿易順差很大,卻沒啥利潤。無法轉換為國內消費力。所以,國內依然體現出一片蕭條景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