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狂歡節是世界著名的,為什麽這個地方會出狂歡節這樣的傳統文化,我還沒有搞明白。但是,我去科隆看過狂歡節,也在電視裏追蹤過科隆狂歡節。我經常去科隆,常常看到當地人有各種各樣的狂歡團隊,有自己的組織,有漂亮的製服。看他們高高興興地在一起訓練,但是好像男人的主要興趣,還是在聚眾喝酒上。
《Jan von Werth 騎士使團》和《忠誠的Husar》是科隆二個著名的狂歡團隊,它們的存在,已經持續有100年以上了。這裏就來說說這二個團隊。
《騎士使團》成立於1925年2月10日,當時的科隆有一個狂歡團隊“Fidele ”, 團隊成員會固定聚會,裏麵的成員多數來自附近大商場裏的商人, 騎兵隊的醫生、科隆男聲合唱團的歌手等。這些人在聚會時互相認識了,而且他們都住在老城和稻草市場附近,那裏的一個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騎士像----Jan von Werth。大家有了一個主意,要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裏,為這位三十年戰爭中的騎兵將軍獻上一支騎兵隊伍。
傳說中,這位騎士將軍在狂歡節前一天晚上,在那個亂哄哄的時間即將到來時,出現在了騎士像矗立的地方。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一次狂歡節隊伍中,出現了一支騎兵隊伍。那是1928,一共是28匹馬。他們的製服可以追溯到曆史上著名的”30年戰爭“,仿造當年皇家馬隊兵士的服飾,身穿騎士套衫(這種服飾需要三米長的材料,用手工製作,35個小時才能完成),披掛皮製劍套。而今日他們還要戴一種披掛,產生於1954年,因為當年老廣場上的銅像也戴上了這種裝置。他們腳上穿的是褐色長筒靴。60年代時,經濟還不景氣,他們就跑到通陰溝的工人那裏,借用人家的防水長筒膠鞋,在上麵塗上褐色的顏料。從那時起,人們就稱他們為“通陰溝的”。
另一個著名的狂歡團隊《Treuen Husar》產生於一群愛好保齡球的人士,這群人開始總是在Lindenthal聚會。1925年9月26日,他們在酒店Mingels成立了一個狂歡節團隊,當時的名字叫Grossen Lendenthaler Karnevals-Gesellschaft, Husarenkorps blau-gelb。他們旗幟是藍色和黃色。為什麽叫Husar--輕騎兵,沒有人知道緣故。有人猜,當年在附近的波恩和杜塞駐紮著輕騎兵隊伍的原因。他們采用了那些騎兵的服飾,但是用了不同的顏色。1937年團隊改了名字,從那時起叫《|Treue Husar Blau-Gelb von 1925》。這個團隊的製服,在二戰結束後也成了問題。1953年他們的舞蹈隊穿的是用白色粗斜紋布做的套服, 也用不起真的馬,就用一種木製馬頭玩具來代替, 戲仿普魯士騎兵隊的四騎步法。1966年又出了一次醜,負責人忘記及時去預定馬匹。狂歡節大遊行時,這個團隊隻有很少的馬匹可以用,無奈之下,他們就去附近龍岩山村子裏借了驢子來充數。開始時,大家都大吃一驚,之後隻能哈哈了,也覺得十分有趣。
1966年起,這個團隊有了自己的遊行大卡車,他們給它起了個名字“Feldherrenhuegel”----陸戰隊山峰。1967年,他們開了一家自己的賭場(估計這樣的團隊經營需要巨大的經費,所以要有商業活動來支撐)。2009年他們開了一家更大的賭場替代了舊賭場。2000年,這個團隊成立了青少年支隊,並且也參加了科隆狂歡節的大遊行。
科隆狂歡節中的騎士兵團的代表人物是一對曆史人物《洋和古列特》,這是一個遺憾的故事。洋就是那個騎士將軍,古列特曾經是一位美麗的姑娘,當洋向他求愛時,她嫌棄他窮。後來洋打仗勇敢成為了將軍,當他騎馬凱旋回來時,經過城門,看到古列特在市場上賣水果,他跳下馬走前去,古列特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卻聽到他講: 誰會想到有今天。這句話,成了騎士兵團狂歡時的口號。我發現,那些古老的傳說,都很有意思。當年表演這個故事的人物隻有洋一個人,從1935年起,洋和古列特同時出現在狂歡隊伍裏,但二者都是男人扮演,1951年起由一男一女表演。
2001年《Treue Husar》被光榮地冠名----科隆狂歡節曆史傳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