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盛產天才,但巴塞羅那隻屬於高迪。高迪是天才中的奇才,天才不用多說,奇在史上無人敢對建築有如此想象,達到建築幻想極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建築充滿藝術創造性,黑格爾的美學裏建築占了極重要的位置,好的建築體現著建築設計師的藝術涵養與美的品味。無論喜不喜歡高迪的建築,所有人都會被其外表繁複的裝飾和隨性的線條所迷惑。高迪的設計,或者應該說他所希望我們看到的設計,是建立於複雜的形態之上,而在這些眼花繚亂的細節之下,是他對於嚴謹的數學原理和先進的結構工程技術的真知灼見。或許從一開始,高迪的目標就不是普世的建築流派,而是堅持去發現某種別樣的美感。
高迪的創作生涯是一個人的武林,一般的建築師很少會做那樣的嚐試,畢竟一切都並非隻是畫個設計圖那樣簡單,需要大量精心的研究計算和材料與工程試驗。高迪的作品充滿自我的建築語言和精神,不僅十分小眾而且工程造價高昂,難以獲得業主的普遍認同,也就無法放之四海。高迪畢生作品(且不說那些路燈、旗標、裝修設計之類)隻有十數件,且這些作品多在加泰羅尼亞,隻有兩件位於萊昂,量少分布範圍小,結果卻是世界矚目。加之馬德裏與加泰羅尼亞的曆史恩怨,所以高迪的主要作品,都是由當地實業大亨資助完成。不過,正是高迪、達利、梵高等行於邊緣的探索實驗,讓人類拓展藝術界限的腳步從未停下,雖然他們不是裏程碑,但卻是路標。
對於高迪,至今坊間仍無統一評價,有人指出其藝術風格難以歸類,有的則將其歸於某個主義,如馬德裏的文化官僚堅持將其歸為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普遍不信任裝飾,認為它不必要且過時,而高迪那種無處不在繁複到極致的裝飾風,對於清教徒或者喜歡直線和極簡風格的人而言,可能難以欣賞,但其卓絕的技藝以及充滿想象力的造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為建築發展提供了靈感和想象。不過,若對高迪的定義拓展為史前原生態神秘主義,恐怕對他的理解會更為貼切一些。
巴塞羅那是高迪的天下,高迪就是號召力!高迪用其建築作品塑造了巴塞羅那獨一無二的氣質和與眾不同的視覺觀感。巴塞羅那是高迪的建築博物館,作品風格各異卻一脈相承,他在自然中尋求創新,在加泰羅尼亞新藝術運動中尋求靈感,創造出抽象起伏的形式,建造了一係列世界上最奇妙最富觀感的建築。二十世紀後,高迪由早期深受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風影響開始向自己的風格轉換,並進入成熟穩定期。本來建築的曆史發展,是當建築的功能滿足了使用需求,人們自然會對建築的審美產生需求。而建築師通常的解決辦法是以功能為主體,把審美以裝飾的形式附著其上,如果二都倒置,便是雕塑而非建築。所以建築藝術無法突破的天花板,是建築的功能性和業主的認知水平。而高迪的奇,是敢於嚐試將功能與審美盡可能融合一體,建築藝術應該是作品而非工程。於是他的設計靈感便似乎顯得有些驚世駭俗——洞穴式的內部空間,演繹形成了廊柱、拱頂和各種交叉的幾何結構,用精心設計的光照指引人的遐想;外部的表達則是隨性而複雜的曲線,輔之大量的馬賽克碎片點綴,構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建築的頂部或外部,用一些並非現實存在的似是而非的獨立型體與主體呼應。高迪將上述元素定位並聯係起來,確定其造型關係,恰當的距離,以及靜態質量和多彩感,從而創造了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屬於他自己的一種正式和獨特的藝術語言。
偉大的作品似乎總是未完成,聖家堂之美就在於建築尚未完成,人們可以自由發揮想象來品味建築天才的瘋狂夢想。高迪隨性繁複的曲線結構,但裝飾換成了簡約的表達,甚至那些帶翅膀的天使,也簡化為洞穴中的遠古崖畫。過去由自然光渲染的花窗,演變成由電腦控製的舞台效果,於是高迪那一代人的唐吉訶德式想像,變成了今天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不過,漫長的建設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過程,有後人不斷注入新的藝術理念,也許是高迪的初衷。盡管後來參與聖家堂的建築師認為完整再現了高迪的設計,但人們仍然懷疑:聖家堂的設計真的出自百年前高迪的直覺?
高迪把最後的人生奉獻給聖家堂,直到他去世,聖家堂依然沒有完工,現在已經到第五代。主角消失了,故事卻並沒有結束,似乎隻要聖家堂仍在建造中,高迪就從未離開過這個世界。其設計理念使無數建築師、曆史學家、評論家困惑不得其解,顯然不能靠一位雄心勃勃的建築師以一已之力完成,必須依賴幾代篤定執著的建築師的熱情和心血。直到今天,聖家堂仍像巨樹一樣不斷生長(這也是高迪設計聖家堂的樣板靈感:一棵直立的樹 ! 有樹幹、枝幹、葉子等)。聖家堂的設計脫離了古典教堂的風格,混搭了哥特式和模仿自然的形式,建築具有雕塑藝術的特征,這是天才的藝術手筆,高迪用石頭寓意了精神。
毀譽參半的聖家堂,有人說是世界上最猙獰的建築,達利說它有一種令人生畏和可玩味之美,然而無論任何階層和政治信仰的人都認為高迪必將以聖人安東尼高迪之名聞名於世。
森林般的立柱,夢一樣的天穹,玫瑰花窗和穹頂有一種別於其他教堂的氣氛和觀感,有限的空間裏充滿了浩瀚的輝煌,徹底顛覆了傳統教堂的概念。
據說完工後的聖家堂將擁有18個尖頂,高聳的塔尖代表著城市的精神。
日本人對高迪的著迷令人歎服,有各種詳盡的著述和專題紀錄片,高迪作品的現場觀眾,特別是聖家堂,也以滿懷朝聖之心的日本人居多。日本人把高迪風格定義為原生態主義,說的是薩滿式的藝術原生態,薩滿萬物通靈的儀式,是藝術原生的初始。高迪作品的靈感來自大自然之書,不能以技術解讀。或許日本人獨特的信仰和生命觀,使他們執著於細膩的唯美、物哀、感傷和傳奇色彩,對於那些在人間和天國之間徘徊的靈魂,高迪的藝術是一種救贖。
所有的天主教堂,其敘事結構唯二,一是婦幼主題,即聖母聖嬰,二是救死扶傷主題,即受難複活,教化無非生死二字。聖家堂的前後外立麵,分別以裝飾性雕塑展示生命誕生與消逝,於是有了生門和死門。有意思的是,前後雕塑裝飾風格截然不同,前麵生門的古典雕塑加上繁複隨性的曲線色調,全然高迪風格,而背麵死門一派簡約樸素,雕塑是斧砍刀削的抽象風,裝飾無曲線,一看就是後生的手筆,給人感覺是生命初誕多姿多彩,有無數可能,走到行將就木時便直白簡單,歸途一目了然。以薩滿式的原生態儀式擺渡生死,是高迪的獨特視角,也是日本人癡迷高迪的緣由。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加深,建築藝術迎來了向現代轉型的契機。當加泰羅尼亞實業家桂爾成了高迪的讚助人,在經濟和建築委托方麵為高迪帶來了許多設計。高迪和桂爾長期合作,讚助了高迪的許多作品,並成為親密朋友。
高迪崇尚自然,建築設計以各種方式表現自然,喜歡運用弧度、蜂巢、尖頂城堡、貝殼、水果等等,作品很有辯識度。米拉和巴特羅之家是高迪的民用住宅建築作品,是其風格成熟期的表現,以奇幻的造型,神秘豐富的色彩,曲線風格的極致,成為高迪所有建築中最為夢幻的設計。這樣的建築遊離於傳統之外,不一定漂亮,但一定是獨一無二的。
米拉之家的建築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浸蝕風化的巨岩,凸凹不平,彎曲起伏的石材外牆,回收廢鐵裝飾陽台,結構奇妙變化,裝飾超常想象。米拉之家是高迪的最後一棟民用建築,充分表達了其成熟階段的建築語言。
米拉之家的屋頂充滿荒誕的超現實感,各種奇特非現實的形體是高迪風格的一個重要部分。這種神秘主義的敘事方式,與達利堪稱是異曲同工。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迪是建築界的達利,達利是繪畫界的高迪,或許這是加泰羅尼亞人特有的想像?
燈光和洞窟,是真正高迪的語言,可以在他的許多作品中看到。高迪以一種燈光和洞窟的結構表達的想象,成為其風格的要素特征,同時他以洞穴方式來描述建築空間。燈光作為藝術表達的重要方式,高迪發揮到了極致,成為其風格的要素特征。
以黃、綠、藍色等碎瓷拚貼的巴特羅之家是高迪改建的民用住宅,用陶瓷碎片、玻璃或馬賽克拚貼是高迪外牆裝飾的一大特色,在巴塞羅那的陽光下,像一片片閃爍的鱗片。巴特羅之家外牆裝飾看似浮雕,眼睛一樣的陽台,細節豐富,看過高迪設計的建築,才會意識到我們平時生活居住的地方是如何的平庸乏味。
高迪為讚助人桂爾設計建造的住宅桂爾宮,入口的兩扇拱門之間是加泰羅尼亞盾徽,盾徽的四周圍繞著植物曲線。大量的鑄鐵線條隨處可見 : 大門、燈具、欄杆。鑄鐵的創造性應用在日後成為高迪那種相對脫離曆史影響的現代風格。
高迪早期作品——文森特之家,是高迪受文森特委托建造的花園住宅,對稱的形式和富麗堂皇的色彩裝飾,滿滿的加泰羅尼亞建築風。
坐落在丘陵之上的桂爾公園,處處洋溢著高迪的個人風格,依然是起伏的曲線,碎瓷片拚貼的圖案,將視覺的現代性和保守的浪漫性結合,服務於社會。
Astorga(阿斯托加)位於西班牙萊昂中部,離萊昂城數十公裏,專程來此參觀高迪的一個作品——阿斯托加主教宮,這是高迪在加泰羅尼亞之外的兩個作品之一。原來的主教宮毀於大火,高迪受主教委托設計了新的府邸。新哥特式城堡建築擁有石牆的結構和樸素的外形,以及所有代表西班牙精神的高迪元素如扇貝、鐵皮尖頂加公雞風向標,試圖表達一種唐吉珂德夢幻城堡的感覺,是高迪新哥特式建築的典範,與旁邊的阿斯托加主座教堂相協調。沒有參觀宮殿內部,因為去得太早,而開門又晚,所以沒等開門就離開了。
高迪愛用的貝殼紋路
阿斯托加主教座堂和主教宮
回到萊昂老城的廣場上,還有一個高迪作品“波蒂內斯之家“,這是高迪另外一個加泰羅尼亞之外的作品,是高迪受萊昂當地富商的委托設計的商用公寓。去時建築正麵正在維修,所以觀賞角度有限,從尖頂還是一眼就能看出明顯的高迪新哥特式風格,與阿斯托加主教宮的尖頂同出一轍。
西班牙不隻有高迪,同為世遺的聖保羅醫院建築群是加泰羅尼亞另一位與高迪齊名的建築大師蒙塔內爾的作品,醫院成為遊覽勝地恐怕也是西班牙特色了。
被稱為建築詩人的西班牙著名建築師Santiago的作品獲獎無數,紐約世貿中心車站是他專門為紀念美國911設計的,想表達一個孩子手中釋放的鴿子,因為建築詩人相信,物體龐然的體量可以如詩如樂飛起來,而人們在巨大的毀滅之後,同樣相信沉重的身心也可以在痛苦中輕盈地飛起來!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也是蒙塔內爾的作品,也是世遺。音樂宮隱在窄街之中,現代主義風格,色彩、精致的細節、馬賽克等,結合了傳統的加泰羅尼亞元素和阿拉伯元素。加泰羅尼亞合唱團擁有這個音樂宮,合唱團被譽為加泰羅尼亞文化運動的領導力量,代表了加泰羅尼亞的重生,或許這才是音樂宮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原因吧。如今音樂宮是巴塞羅那文化和社會生活的聚點。
巴塞羅那的韻味,來自那些年久街巷中的人間煙火,漫步在巴塞羅那老城哥特區的街道上,巴塞羅那大教堂見證了城市的豐富曆史和文化藝術。也許因為聖家堂太過有名,許多人忽略了巴塞羅那主座教堂,曆史上巴塞羅那大教堂一直是加泰羅尼亞地區的權力中心,幾百年來都是巴塞羅那精神生活的燈塔。
西班牙的教堂是有名的金壁輝煌的奢華,這個特點也是由西班牙曆史特色決定的。西班牙的教堂都要收費,有些價格不低,隻是當下上帝家也沒有餘糧,有信仰的就算捐助上帝,不信的就算讚助曆史文化保護。
加泰羅尼亞國家宮的建築同樣頗有氣勢,居山俯瞰全城,博物館內不乏有名的作品,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