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當年的總理是多麽自信!

林向田 (2025-02-12 16:04:32) 評論 (39)

1984年1月7號到16號,趙紫陽作為中國總理首次訪問美國。1月10號上午在白宮舉行了歡迎儀式。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發表講話,高度讚揚了趙紫陽的改革思想 。

裏根總統說:“中國正在進行一場激動人心的創舉,目的在於實現經濟現代化,並把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到2000年翻兩番。趙紫陽總理,你曾經用過一句很精辟的話來形容實現這項目標的關鍵所在。你說,為了取得進展需要大膽解放思想,堅決進行改革,勇於創新,同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形形色色的經濟形式和常規決裂。這句話是具有遠見的,為美國人民所理解和讚賞。”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和趙紫陽會麵後形容趙紫陽是一位泰然自若、文雅、堅定和重實效的人。尼克鬆說,這正是中國目前需要的領導人。當時的一位白宮官員也稱趙紫陽魅力十足,認為和他相處令人十分愉快。這位官員說,趙紫陽有些像美國總統裏根,他能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不失魅力。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莫林.多德當時作為該報記者撰寫了一係列有關趙紫陽訪問美國的報導。多德在一篇報導中說,中國總理趙紫陽成功地經受了第一次外交考驗,他以熱情的個性和友誼與合作的願望,使他不論走到哪裏,都引起人們的積極反響。

繼趙紫陽1984年1月訪美之後,裏根於同年4月進行了回訪。趙紫陽作為國務院總理接待了裏根,並召開了簡短的新聞記者會,回答了問題。

趙紫陽直麵記者,侃侃而談,麵對西方記者刁鑽的問題一點也沒有回避,現在這樣的領導人一個也沒有了。想不到四十年後,中國找不到一個領導人有能力接受外國記者采訪。一比較,比過去差的不是一點點。

請注意,翻譯稱呼趙紫陽為你,而不是您,這說明,當時的年代,人人平等不是一句空話。趙紫陽的河南話都能說出一種風格,讓人聽著舒服、喜歡。

從兩國的最高領導人在四個月內互訪就能看出1984年是中美關係最好的年份。中國當年很多事情我們還以為是剛剛開始,沒想到卻是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