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中看到了這張照片,並有一點小小的感慨。
這張照片是在1927年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the Fifth Solvay Conference)上拍攝的。
照片中的所有人物可是了不得,是當時著名的物理學家們,現在更是名聲赫赫。
中間前排C位的顯眼人物是無人不知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其他為眾人所知的人物有坐在前排左數第三位的瑪麗·居裏夫人。站在第二排右數第二位的尼爾斯·玻爾(波爾效應)。這次會議的重要性在於關於量子力學的討論,討論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概念。
這一群29名相當莊嚴的物理學家中有15名先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或化學獎, 他們為人類的發展和科學的進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以下是照片中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們:
- 埃爾溫·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 – 193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Pauli) – 1945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 1932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彼得·德拜(Peter Debye) – 1936年 諾貝爾化學獎
-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 – 1915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其父威廉·亨利·布拉格共享)
- 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 – 193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薛定諤共享)
- 阿瑟·康普頓(Arthur Holly Compton) – 1927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路易·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 – 1929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馬克斯·玻恩(Max Born) – 1954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 – 1922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歐文·朗繆爾(Irving Langmuir) – 1932年 諾貝爾化學獎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1921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海克·卡末林·昂內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 – 191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 瑪麗·居裏(Marie Curie) – 兩次諾貝爾獎:1903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 諾貝爾化學獎
- 亨德裏克·洛倫茲(Hendrik Lorentz) – 1902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與皮特·澤曼共享)。
看到照片,感覺到是著名人物們在推動這個世界進步, 也是這些人在刷新曆史, 曆史不隻是人民創造的,更重要的是大伽們創造的。
另一些感慨是,這張照片在今天是屬於政治不正確的。其一是,隻有一位女性,這太不正確了,怎麽樣也得弄上1/3比例吧, 還缺男女之外的其他性別呢!其二是,好像全是白人,這是完全不正確的,缺少數名族和有色人種。按照今天DEI標準,這個照片不能掛在牆上。
往好的方麵想,至少我們比近百年前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