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 70 年代末,中美建交,兩國有一個共同的擔憂:蘇聯,及其核武器庫。
理查德·尼克鬆在水門事件辭職之前,與北京建立了更緊密的關係,為促成兩國情報交易提供了一個好時機。美國希望利用中國新疆監視蘇聯的核試驗場。鄧小平則想得到一些回報:美國的間諜技術和參觀中央情報局內部密室的機會。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關閉了美國信號情報站 Tacksman I 和 II,美國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刺探蘇聯情報的據點,華盛頓因此將目光轉向了剛剛與之正式建交的北京。這個時候,中國正好投懷送抱,兩者一拍即合。據 NPR Boston 和《紐約時報》的佩蕾絲(Jane Perlez)報道,栗子計劃(Project Chestnut)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冷戰行動,它是中情局和中國軍方情報部門的密切合作。
栗子計劃分幾個階段進行。美國總統吉米·卡特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後,邀請鄧小平到白宮。鄧小平受到了最高軍事禮遇和 19 響禮炮的歡迎。國宴過後,鄧小平和卡特前往約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欣賞喬佛裏芭蕾舞團的表演,欣賞音樂家約翰·丹佛和女演員雪莉·麥克雷恩的表演,以及哈林籃球隊的表演。
然而,在觥籌交錯之際,鄧小平提出了一個要求:參觀中情局。
據佩蕾絲和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稱,中國領導人希望參觀中情局。中情局官員仔細研究了鄧小平的日程安排,尋找出他的“空閑時間”(外交行程之外不會受到公眾關注的時間),認為鄧小平在華盛頓的最後一個晚上最合適,因為這個時候大多數中情局工作人員都不會上班,可以少被一些人看到。
這次機密訪問在夜幕的掩護下進行。鄧小平的第一站是指揮中心,在那裏,他查看了美國衛星的地圖,包括擬議中的中美聯合間諜站的位置。他的下一站是七樓,中情局高層在那裏辦公。據報道,中情局局長、美國海軍上將斯坦斯菲爾德·特納和鄧小平舉行了 45 分鍾的會議,討論計劃中的中國西部間諜站,以及中國希望獲得美國技術的願望。
幾個月後,1979 年 4 月,一位美國官員——新晉參議員喬·拜登(Joe Biden,美國現任總統)——問鄧小平,中國是否會允許美國情報監視設備。鄧小平回答說,如果美國把設備交給中國,並培訓其人員,中國就會自行操作,並分享數據。於是,中情局與解放軍聯合間諜站開始運作。
據佩蕾絲稱,拜登質詢鄧小平幾個月後,一架滿載間諜技術設備的美國 C-141 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二十幾名美國國家安全局軍事技術人員飛往北京,培訓中國人如何操作美國計算機、發射器和其他設備。新疆地區的山上架設了敏感天線。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到 1989 年,中國共有 10 個美國建造的間諜站。
1980 年,留小胡子、戴波蘭工人帽的中情局局長斯坦斯菲爾德·特納,與中情局蘇聯專家羅伯特·蓋茨,一起訪問了在中國的其中一個間諜站。蓋茨告訴佩蕾絲:“我此行的任務,是向中方介紹蘇聯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所作所為。作為一名中情局官員,在北京沒有會被逮捕的感覺,這絕對是一個’令人心驚膽戰’的時刻。”
盡管栗子計劃仍屬機密,但《紐約時報》在 1981 年報道稱,美國與中國在靠近蘇聯邊境的新疆,設立了兩個監測蘇聯導彈試驗基地的聯合情報站,這再次印證了此事。
但這一刻並沒有持續太久。據報道,這些間諜站於 20 世紀 90 年代初關閉。最直接的原因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事件。之後,蘇聯於 1991 年 12 月解體,冷戰結束,中美兩國間的情報部門,從此從合作走向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