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末在林肯中心演出場聽了一場交響音樂會。它是由Curtis 交響樂團演奏了。對我來說,它是一場與Curtis 音樂學校的意外相遇。
我周末趕啊趕啊,終於及時趕到位於林肯中心的WuTsai theatre。對我來說,我大約看預告說有交響音樂會,為了年末給自己提點兒氣兒,就來聽了。票價不貴,我猜大約是朱莉婭音樂學院的學生演出或紐約某團體演出,斷不是紐約愛樂。我在紐約超十年,紐約愛樂團的演出還無緣一聽。一是自身欣賞交響樂水平有限,聽過幾場多是大學生演出;二是紐約愛樂團表演不太多,也較貴,如有馬友友加盟的一場就挺貴的。我自己多是從收音機裏聽古典音樂,還大多是駕車時,能聽出多少,我說不清楚,反正我經常很用力地分辨收音機裏傳來的音色是哪幾種樂器合成的。。。就這點兒基礎。。。
再轉頭說這curtis交響樂團的人員概況。它的樂手全部來自Curtis音樂學校,而這學校是培養過包括指揮家伯恩斯坦,中國鋼琴家朗朗的知名音樂學校-位於費城。我前陣子剛看一部紀錄片-關於2001年費城交響樂團攜朗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經典演出背景回顧。這回巧了,Curtis音樂學校的交響音樂團來紐約演出了。意外收獲!樂手中很多亞裔,大約能占到3/5以上。讓人恍惚中國某交響樂團來訪。
再說曲目。上半場是Samuel Coleridge-Taylor ballade in a minor,and Florence price symphony no.1in e minor,下半場是antonin Dvorak symphony no.8 in g major op.88.
總體感覺,演奏效果時而非常恢弘,時而又非常細膩。是我從未有過的聽音樂感受。這其中taylor是英國黑人作曲家,price是美國女作曲家,而德奧夏克是創作我挺熟悉的“新大陸交響樂”的捷克作曲家。他們的作品使我對於交響樂有一個全新的感受。我在西安時,曾追隨一個叫“偉誌視聽音樂會”的音樂係列,是由一名西安音樂學院的教授主持,每月兩次在陝西省圖書館報告廳,用音響加視頻方式與音樂愛好者分享古典交響樂名曲各版本的音樂分享會。在那裏,我在貝多芬誕辰日聽貝多芬,在柴可夫斯基逝世日聽老柴,如此類推。幾年下來我有些審美疲憊。為何總聽逝去一百多年前作曲家的作品。古典永存?條件所限,又奈何?我在西安多年,陝西交響樂團的演出隻聽過一回。。。90年代中後及以後,都沒什麽演出。。。
總之,對我一個門外人來說,此次演出非常震撼。如我能從德奧夏克的樂曲聲中分辨出捷克民歌的韻味,某些架構似與“新世界交響樂”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這音樂是“活的”!
別的我就不“班門弄斧”。推薦大家年末新年期間,去現場欣賞一場交響音樂會,絕對聽覺大開,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