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謀生的女青年(4)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出國謀生的女青年(4)

從2021年12月開始,《華夏文摘》先後發表了我的三篇文章:《出國謀生的女青年》1、2和3,我很感謝,但仍然感到意猶未盡。上世紀80/90年代我在海外留學時期,也是中國尚未脫離貧困的時期,人均收入僅相當於日本的1%。那時的中國人,很多人都想出國發展、謀生,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式各樣的出國方法派生出了各式各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部奮鬥史,有著不同的故事開端,有著不同的故事結局。在(1)、(2)和(3)這三篇文章裏,我為大家介紹了八位女青年的故事,今天再介紹另外兩位,都是幾十年期間先後發生在我周圍的真實故事,寫在這裏算是個續集(4)吧。

案例9: J女士



J女士出生於1958年,是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與我同學。J女士是一位非常注重穿著打扮的女孩子,上大學期間,曾對我們大家鼓吹過“寧要風度,不要溫度”這樣的信條,給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覺得她是一位不能吃苦耐勞的嬌小姐。大學畢業後,她結婚生子,過上了比較富足的小日子。1990年代,中國出現了出國的熱潮,J女士乘著時代的潮流,打算去美國留學深造、移民。然而,美國是英語國家,在那個年代必須要有較高的TOEFL成績,才有可能被美國的大學錄取。J女士在大學期間學習的外語是日本語,沒有學過英語,怎麽辦呢?有誌者事竟成,在J女士的請求下,有一位好心的朋友頂包使用J女士的名字參加了TOEFL考試,獲得了極高的成績,J女士得以順利成行,來到美國深造。

對J女士來說,初到美國的最初幾年是十分艱難的歲月,她必須要白天上學,刻苦學習專業,學習英語,晚上去工廠打工,賺取生活費,艱難地自己養活著自己。中國的嬌小姐,一到美國立刻就變成吃大苦耐大勞的人,真是環境造人呀。若幹年之後,J女士的英語非常流利,由於是到美國之後才開始學習英語,發音很標準,中國人特有的口音很輕微。她在紐約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負責維修火力發電廠的各種機械設備。她與國內的的丈夫離了婚,隻把自己的大兒子接到美國來上學。在美國再婚後,與丈夫一起在紐約郊區買了房子,又生了一個小兒子。這樣的家庭結構是比較複雜的,J女士與丈夫在經濟上互不幹擾,兩個人都要各自打工掙錢,每個月都要平分家庭的各種開支和小兒子的費用。大兒子的費用則完全由J女士一人承擔。這使得J女士的經濟負擔很重,為了多掙些錢,她選擇了經常需要出差的工作,這樣可以多掙一些差旅費。

美國盛產煤炭,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煤炭成為美國工業化的關鍵能源。早年間都是使用火車和輪船把煤炭運送到人口稠密區和工業區發電取暖、提供工業能源。20世紀中葉開始發生變化,改為在煤炭產區建立大型發電站,使用高壓電纜把電能送往人口稠密區和工業區,不再運輸煤炭本身。輸送電能比運輸煤炭要便宜得多,而且對環境的汙染小得多。還有,煤炭的火力發電站對環境的汙染很大,治汙設備很貴,分散在各地的小型發電站很難全都安裝完備的治汙設備,否則發電成本太貴。而集中建立一個大型發電站,配上全套的治汙設備,不僅單位發電量的成本便宜,對環境的汙染也能達到最小。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用車船運輸煤炭的這種方法在美國已經被完全淘汰了。

經多年打拚之後,J女士成為一名火力發電設備的專家,上麵這一段科普內容就是J女士給我講述的。J女士還對我說,火力發電設備又多又複雜,必須要定期檢修,而今日美國的火力發電站全都建立在偏遠的礦區裏,交通不便,人煙稀少,大多數電力設備廠的員工們都貪圖大城市的安逸生活,不願意出差。為了多掙些錢,養家糊口,J女士長期選擇出差的工作,非常辛苦,並且三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幹到退休。算了一下,她給美國政府繳納的稅金遠遠高於美國人的平均水平,她領取的退休金當然也遠遠高於美國人的平均水平。這種辛勤勞動的移民,最受美國人歡迎和尊重。如今她的大兒子早已成家立業,小兒子也年近三十,J女士完全實現了自己年輕時的美國夢,過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前幾年我看到國內的一則報道,說是大秦鐵路全線完工。大秦鐵路起點為山西省的大同市,終點為河北省的秦皇島市,全長約653公裏,專門用來把山西省生產的煤炭運往秦皇島港口,再用船運往人口密集區和城市工業區。大秦鐵路是雙線鐵路,專門用於運輸重載貨物列車,年運輸量高達數億噸。記得那時國內媒體一片歡呼與歌頌,厲害了我的國,碾壓美國幾條街,領先美國幾十年。我看到之後頗有些不解:用火車運送煤炭,近一個世紀以前就被美國淘汰了,要在煤炭產地建立大型火力發電站,輸送電能,不要運輸煤炭。中國有那麽多煤炭火力發電的專家,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些嗎?


案例10: 劉毓秀

我已經先後為大家介紹了9位出國謀生的女青年,她們都是我的朋友圈裏的人,我都沒有使用她們的真實姓名。但這位劉毓秀女士例外,我並不認識她,卻使用了她的真實姓名,為什麽呢?

1970年代初期,林彪去世之後,文化大革命前5年的第一階段結束,中國稍微打開了一點大門,少量外國遊客可以來華旅遊了。那時有興趣、有能力來華的人多是各國的社會精英人士,中國旅遊當局為每一位來訪的外國精英都安排了一位美女導遊兼翻譯。這些女孩子都是各個大學外語係的“工農兵學員”,1978年以後還有普通外語專業的大學生的加入。她們大多都是“政治可靠”的共產黨員,僅僅是在業餘時間幹點導遊翻譯的工作,掙一點辛苦小錢而已,還可以鍛煉外語口語能力,女孩子們都很願意幹。當然,從旅遊當局拿了工資,每天都要按紀律向旅遊當局匯報工作,匯報自己一天都去了哪些地方,看見了什麽,聽說了什麽。旅遊當局就可以掌握這些外國精英們的興趣愛好和思想,收集資料,放長線,釣大魚。這就是一種現代化的美人計,花的費用不多,卻能收集到大量的外國社會精英們的精細資料。當然,也有一些聰明的美女導遊翻譯,利用這種機會來結識外國要人,幫助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那個時代的女孩子們出國謀生的方法之一。劉毓秀女士就是采用這種方法出國的一位比較有名的公眾人物。

1975年,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教授赫爾曼•霍普金(Herman Hopkin)來華訪問,他在密歇根大學擔任亞洲語言和文化方麵的教職。中國旅遊當局為他安排的美女導遊翻譯就是劉毓秀,當時的她僅僅是一位英語專業的普通學員。那時中國的政治宣傳是: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待著我們去解放。劉毓秀是學英語專業的,了解外部世界的真實情景,雖然她是共產黨員,卻不相信黨的宣傳,一心想要移民美國,自願跳進那個“水深火熱”之中。她在擔當翻譯的機會中,結識了美國的這位Hopkin教授,向他真實地坦白了自己,並逐漸建立了戀情,乃至後來發生了性關係。Hopkin教授返回美國之後,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並於1977年與劉毓秀結婚。婚後,兩人共同寫了一本書,這本書裏詳細地講述了兩人的故事,上麵那一段關於利用美女翻譯收集外國人信息的內容,就是她夫婦倆人在書中講述的。劉毓秀女士是一位知名的公眾人物,因此我可以使用她的真實姓名,雖然我並沒有見過她。她們夫婦的書的名字是:“Walking with China”,作者署名是:“Herman Hopkin/Xu Liu”,中文翻譯版書名是:“與中國同行”。

(張又普初稿於2024年9月19日)


本文附有簡體字和正體字兩種版本,如果想要圖文並茂的pdf版,請電郵"wahaha_us@yahoo.com"。

資料鏈接:

華夏文摘:http://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華夏文摘

出國謀生的女青年1:

  海外版: http://hx.cnd.org/?p=204705


  國內版:https://mp.weixin.qq.com/s/k2GupFCLhv5oPTWd0f3yJw

出國謀生的女青年2:http://hx.cnd.org/?p=206231

出國謀生的女青年3:http://hx.cnd.org/?p=233169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