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de思維

野性de思維 名博

雜感·隨筆總匯(62)有些事情,最好別深究

野性de思維 (2024-08-21 07:48:13) 評論 (18)

人,總是崇拜比自己強勢的東西,這是人性的必然,生存的簡單道理。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就可能避免與強敵作戰,避免一切可能的生命損失。按照這種樸素的生存邏輯,在強者麵前俯首屈膝,顯然不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看見了吧,為了政治的需要,我們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推論,且不管表麵上看來這有多麽的荒唐和不易吧。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去,就願意去選擇苦難,除非他不是凡人。所以,闊少、紈絝子弟們的首選,總是享樂和作威作福就不難理喻了。選擇最容易的、最享受的,這是人性的直線必然。隻不過,若想成為一個超人,你若不反向而為,而僅僅是隨波逐流的話,其結果和下場,我就不用再此贅言了。

自身貧寒卻又愛慕虛榮,這就像鳥類,明知去啄食有極大的風險,可是,在更大的誘惑下,誰能抗住?當兩種相反相悖的聲音在耳邊激烈爭吵的時候,你能輕易就說出來,哪一方將戰勝另一方嗎?這跟擲色子有什麽區別嗎?人性的必然即如此。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珍貴,越是見不著的,就越能激發起好奇心。沒什麽大驚小怪的,這就是看似自相矛盾,卻又能完美地和諧相處的人性!

無上的榮光,接踵而來的就可能是無盡的悲涼了,這是命運的一個顛撲不破的鐵律。大喜之後總是跟隨著大悲。有誰見過無窮無盡的大喜?又有誰見過無邊無垠的大悲?

“文明”是可以教化和改造出來的,可是“野蠻”的人性卻是一塊無法撼動的頑石。

人性就是這樣,它總有個夠的時候,正像人經常會吃撐了一樣。從來沒聽說過,或者沒見到過,任何一個時期的愛好和熱情,能持續很久時間的。相反,永恒的變化,似乎卻是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永恒事件。

如果可能,所有的人都想不勞而獲;如果可能,所有的人都想過寄生蟲的生活,如果可能,所有的人都希望別人是自己的奴隸,這才是沒有經過包裝的人性原型。

見不得別人好,這是人性的本源之一,千百年來從未改變過一絲一毫。沒有人願意在眾人麵前談論此等醜事,但這並不等於說,這等劣根性就根本不存在,隻不過更多的人寧肯三緘其口,也不願意給自己招來無端的口舌是非而已。

隻要是涉及到人的事情,從來都是有兩個方麵的,有壞的方麵,就一定有好的方麵;反之亦然。一個新概念的出現,總會受到一些人的歡呼雀躍,同時也一定會惹得另一些人怒氣衝衝。這不是事務本身的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一個永遠都無法擺平的頑症。

仔細研究一下曆史,你就會發現,千百年來,在這個狹小和擁擠不堪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主義,變著花樣的各種信仰和崇拜,還有數不盡的各種花花綠綠的思潮,一個接著一個,一個追逐驅趕著另一個,此起彼伏,永不停息地向著無知天真的我們進行兜售,永不消停地折騰著我們本就不算太平的生活,從沒有讓我們過過一天安寧的日子。可這一切到頭來又怎麽樣了?哪一個主義最終勝利了?哪一種信仰最後稱霸全球了?兜了一大圈之後,到頭來,我們還不是又回到了人性的原點?還不是在那個原汁原味的原始點原地踏步?


2024-08-21:  摘自《雜感·隨筆總匯》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