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豬吃老虎【裝傻】蔣方舟 #竇文濤 #圓桌派
扮豬吃老虎--馬爺也是一個對自己極度自信的噴子(當然他也有資本).
有些人扮豬吃老虎好可怕
【裝傻】在這個世界上,懂得在這3個方麵裝傻的人,絕對是個高手!#竇文濤 #圓桌派 #優酷 #優酷紀實 #馬未都
打造。不設劇本,即興聊天,平等視角,智慧分享。 主持人:竇文濤 嘉賓:陳坤 / 周迅 / 蔣方舟 / 王晶 / 梁文道 / 馬家輝 / 周軼君 / 武誌紅 / 馬未都 / 張亞東 / 嚴歌苓 / 汪海林 / 金宇澄 / 李玫瑾 / 柯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RXJ3FCN14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bhoOdLQjg
【圓桌派 第二季】EP01 | 出身:家世決定你多少 | 竇文濤 | 優酷 YOUKU
@harryli550
6 years ago
柯藍這確實太有那味了。。第一次見到紅三代的真實麵貌: 我記得前任總理李鵬的女兒電力女王李小琳也喜歡說:一個人的努力奮鬥,都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家庭.
柯的帥性以及生活理想跟她的出生有很大的關係。沒有這個基礎就必須先幫磚,就必須低頭。喜歡她的個性雖然她不清楚底層的辛苦,也忽略出生帶給的各種方便。我覺得她很真實。
73
Reply
@maomao5007
4 years ago
這個小姑娘不愧是作家,說話好犀利,一句占用公共資源不害羞總結的太對了.
很驚訝竇文濤竟然敢直麵地問“你們會不會覺得整個中國社會也是你們的?”
出身好和出身不好最重要的是從小見識不一樣,從小見識不一樣就很容易造成成長過程中的知識累積程度。
這期感觸挺深的。馬爺沒說理想,大膽猜測一下,因為許多東西觸手可及,所以談理想不如談目標。以前不喜歡竇的花腔,這期看完,覺得同是小城出身,獻媚難免。柯藍的談吐處處說明自己出身帶來的優越。她們可能很難想象貧窮,貧窮到我們村子幾乎每家都在六幾年餓死人,然後這樣的出身幾乎決定了三代小心的當平民當觀眾。
柯藍的講話方式和思維模式特別有中國高幹的風格,我一些北京的朋友話說也有些像。但我一聽他們這樣說話我就想笑,啥年代的舊思想了,哈哈哈
139
Reply
1/、世界名犬 最主要也是看血統(就是出身) 2/、你奶奶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是因為你們的家庭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一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家庭,奶奶能懂這麽多嗎? 3、…………
@wanglin5187
3 years ago
我很讚同主持人的說法:在聊家庭和出身階級帶來的影響時,以及出身在大城市及小城市的不同之處時,作為一個出身小城市的人深有體會。 舉例來說,在大學期間,我和出身在北京的同學們聊天,討論自己的家庭及經曆以及未來追求 。在聊天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出我們需求層次的不同。 以我而言,我出身在一個小城市,和一個不富裕的家庭,我的願望一直是能夠金錢自由,買的起我想買的東西,解決日常所需,不用再為錢發愁,解決物質層次的問題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但是我大城市出身的同學們,他們並沒有什麽強烈追求,他們追求的更多是精神層次的東西,對於生活日常所需的東西並不在意發愁,他們更多追求的是隨心所欲,注重自己的精神層次。我認為這就是出身階級最根本的差距
竇文濤和方舟簡直是說出了我一直以來作為小地方農民家庭出身的害羞的原因.
出生雖然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它決定了廣度,高度,深度,哪怕是資源貧乏的時代,這是毋庸置疑的公理,有啥好辨的.
COLIN 陳 同意,見識決定後來的發展,見識是家庭輸給你的
William Michaelis 我相信看竇文濤談話節目的,期望值都是挺高的,如果隻是聽幾個扯閑片兒,並非各自的真實想法,還不如去和門口的大爺聊。
非常喜歡馬爺,應了中國那句古話,知識淵博不賣弄,富可敵國不擺譜,在聊天桌上永遠是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的狀態。
Show less
232
Reply
5 replies
@user-mb6yl8zi7o
2 years ago
柯藍想把焦點放在家庭教育,殊不知家教就是出身的一種表現. 出身和家教並不是二元分立的 很大程度上是相交重合的綁定著. 她所接受的家教取決於她的父母輩,而她的父母被再往上追溯,這不就是說到出身了嗎?看到柯藍一直說家教真是別扭.--說的很對, 這兩位紅二三代太矯情了這一期。當代人的命運90%由出身決定,不過好在我們還有一成的機會。--柯藍解釋了半天,越說越強化了家庭出身決定性格,決定命運,隻有她自己沒意識到,其他三個人都很明白,這就是她自己出身的局限性.
柯藍奶奶說 唯有讀書讓你不寂寞。這句話 放在當時那個年代 又或者說 在這個年代 但凡不是泛泛之輩的家庭 能說出這種話嗎? 還是出身 也就是柯藍說的家庭環境,所以柯藍有啥好辯的呢? 奇怪了 是她性格問題 ?!這樣的詭辯.
完全不讚同,出身再不好,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良好的教養,懂是非。即使地位卑微的出身也會懂得帶著智慧生活,能屈能伸。
偷換概念,“出身不好能不能給孩子良好的教養”和“出身很大程度決定家庭教養”完全是兩碼事,建議上一下邏輯課.
確實,在節目中間柯藍表達了成就跟出身沒有關係,跟一個人的見識、閱曆有關係,接著文濤問了一句“那出身會影響見識跟閱曆嗎?”,柯藍馬上就轉移話題了哈哈哈--竇的意思就是你所表達的,我們要承認出身確實和一個人的發展密切相關,但是柯完全偷換概念,什麽家庭教育不是出身,觀眾隻是討厭她既霸占著這種資源又不肯承認而已,最後她和馬又轉換槍口說出身窮苦的人更容易成功,這也是一種狡辯,多少人底層人裏才能出一個竇文濤,大部分底層人是從事著快遞員,外賣員,建築工人,酒店服務員這種底層職業,而這些大院子弟是不可能幹這些的,最次也是父母安排的體製內的差事,即便這種工作仍然是底層人民可望而不可即的。
@wenlong6110
4 years ago出身真的能決定很多事情 在中國隻要進入社會越久你就越有體會
60
Reply
@Hoifei
4 years ago
目測這集錄完柯藍和竇文濤友誼的小船要翻。柯藍是利益既得者,怎麽可能會承認出身,而竇文濤卻要點破,朋友是做不成了
@alachmaz6411
5 years ago
看這一集的聊天可以看出,就算腦子這麽聰明,受過這麽好教育的人也跨越不了不同階層所造成視野的限製,什麽是階級,階級就是就算這個人懷著無限善良和同情,但他依然無法理解另一群的人做的事情,柯藍說建國那會誰都沒有財產,可是國家的財產給誰用,難道還要再沙發板凳上刻字嗎,她說了很多教育啊什麽的,當年的老百姓沒有特權,再教育資源如此匱乏的時候,何談教育呢.
出身不止是指父母物質方麵的能力,還包括父母的眼界和教育能力,所以出身不好還能給良好的教育的家庭隻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liuchieh7290
2 years ago很能理解竇文濤說的,我也是河北人,即便我父母後來做生意賺了點錢,現在也不缺錢,但還是很嫉妒北京上海出身的人天生就能得到的幸福。沒餓過肚子的人並不能理解饑荒者對於那一張烙餅的渴望。
16
Reply
3 replies
@geister5069
2 years ago就像長相一樣,好看就是資本,這種差距很難後天彌補的,因為別人有你一出生就沒有的東西。
1
Reply
@steelelee
2 years ago我也是河北的
1
Reply
@Duzehong
10 months ago
北上大都市土著,天生就自信自傲,咱小地方百姓夾夾索索不敢表達不敢爭。
這個柯藍邏輯都是亂的啊。。。不得不說出身對一個人的作用是重大的
216
Reply
@gansjee5223
6 years ago柯小姐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啊,供給製,都有飯吃。沒飯吃的,何不食肉糜呢?
317
Reply
6 replies
@junjiang6895
5 years ago是我,我當時就想,供給製沒有餓死的???
16
Reply
@marcelmarcel7205
5 years agoJun Jiang 必須有餓死的,薑文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時候就是文革時期餓死人,他們還能喝啤酒吃麵包
6
Reply
@lovemycat2521
4 years agoJimmy smith B rabbit 可不是那個時期
3
Reply
@user-mn6cu1do3l
3 years ago供給製,起碼高官有更多的資源! 基層農民,連讀書認字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出身不同的影響!
6
Reply
@Noone--bc1gj
3 years ago而且除了吃喝外,影響人最大的是眼界和資源人脈。同樣 8 歲的孩子,北京大城市家庭的孩子已經能熟練的彈一首鋼琴曲了,小城市的孩子還抓螞蚱玩呢。小城市孩子連學習的目的是什麽都還沒理解在那迷茫呢,大城市家庭的孩子都學好英語準備留學了。有些孩子家裏電視都看不到鳳凰台呢,有些孩子就已經知道怎麽麵試鳳凰台主持的流程了 就這還和出身沒關係,給柯老師放一個特定的出身裏,我敢說她一定會成長為一個愚昧愚蠢的軟弱的人。她現在這種思想性格上的囂張跋扈,就是吃的出身的紅利,還總想把吃了紅利得到的完全歸為自己的努力,老暴發戶的自戀心態了。就像乘著風口拿了資本 2000 萬投資就覺得自己商業上比肩比爾蓋茨巴菲特,腳踩蘋果穀歌阿裏巴巴那類人一樣 而且很迷的是,她一直在那否定出身決定論,全都推給家庭的教育。我尋思著家庭不是出身決定的嗎?家庭式出生後可以自己自由選擇想要的家庭的???
Show less
10
Reply
@xuemingzhou2663
2 years ago (edited)工資高要養一大家子人,那工資低和沒什麽固定工資的人不也一樣要養一大家子?!
7
Reply
@soy9896
6 years ago一提背景,柯藍就開始炸毛了。正常人都知道好的背景帶來的好處,這沒什麽可以否定或者指責的,但她不客觀的麵對這件事,就差說出"我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了。沒必要的,過激的反應等於心虛。
158
Reply
@charleschen2486
2 years ago關鍵是出身和家庭教育並不是分離的,出身好的(不是暴富)大多數家教也都很好,而且至少很有底線。再者出身好的孩子從小就是有自信,有試錯成本。而出身貧寒,起於微末的孩子骨子裏還是有自卑在,哪怕表現出自信也是為了讓周圍人看得起自己,因為他們沒有試錯成本,往往都是相信不成功便成仁,將小利益看得很重。
16
Reply
@aero1252
6 years ago柯藍的家庭教育讓她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影響了她不能講“血統論”“出身論”,政治不正確
132
Reply
3 replies
@Bill_Jackson
4 years ago讚同,柯藍全程一直在回避這個問題,一直在強調要靠自己的努力,後天的教育。問題是教育本身他就是一個階層分明的事情,吃不飽飯能談教育嗎?在北京唾手可得的教育貧困的農村有嗎? 更何況她的出身了。
14
Reply
@user-by7zr1xc5v
3 years ago讚同,不管別人怎麽說,我自己不能說,別人說我管不著,但是我不能承認,也不能讚同
11
Reply
@geister5069
2 years ago@Bill_Jackson 教育資源本來就是稀缺的。上了大學才知道高中的老師有多好,因為大學全靠自己,但如果有人提點你,真的會進步大很多並且沒有太多挫敗感。
1
Reply
@Jsttobe
6 years ago柯藍著急為自己辯護,太在意了,說得也站不住腳,出身怎麽會不重要呢。不如馬爺看得開。
118
Reply
@tuatuatuali2988
6 years ago“翻吧,翻吧,盡情的翻吧!”笑到我不行……
12
Reply
@yinanhu595
6 years ago。。。家教不也受出身影響嗎。。。自己都說從小沒挨過餓,那別人挨餓的時候拿什麽時間精力來做家庭教育。出身就是決定了資源,資源決定了你受教育的難易程度,同時父輩的眼光與見識也影響了家教。說句實在話,盡管不準確,但柯藍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435
Reply
34 replies
@funnyremyfrench
6 years agoYinan Hu 我覺得這是人性使然,大部分人傾向於將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努力,而喜歡將失敗歸咎於先天條件。而對於別人的成功,我們又喜歡歸功於其先天條件,對於他們的失敗又歸咎於他們自己的不作為。就像別人拍了漂亮的照片,大家容易想到要麽他相機好或者景色本身就漂亮,而自己拍了漂亮的照片就覺得是自己技術好。不知道我這麽說會不會太武斷,哈哈!
Read more
79
Reply
@yinanhu595
6 years ago哈哈,你說得也對,不過你說的是關於人性啦。我隻是說出身好肯定是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不是說出身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成功或者上限。柯藍出身就是比她的同齡人好很多,她卻說 要看結果,說竇文濤比她有錢現在。這就是一種話題的轉移。且資產也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我不明白她為什麽不能直接承認她的出身讓她擁有了更多資源。她說的話總有一種 害怕別人說她握著一手好牌 卻沒打好的 嫌疑。至於她的“豪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Read more
36
Reply
@simoli5762
6 years ago同意你,柯藍一直給我這種感覺,而且梗著脖子強 。。
26
Reply
@lalagkanfv6324
6 years agoYinan Hu 沒人注意到柯藍在抽煙嗎
1
Reply
@kk-nv7io
6 years ago你說的有道理的,但是覺得柯藍說的其實也不全是在強辯。 好的家庭條件有更多資源的同時,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在消磨孩子的上進心和危機感,窮一點的家庭可能有更多的上進心和危機感。不一定哪個更好。危機感少的人可能就更容易滿足,小富即安,無欲則剛(所以說話大都比較衝,不怕得罪人),但是胸無大誌。 所以‘三代出貴族’我覺得還是有道理的,能夠在好的家庭條件中保持上進心,連續三代都這樣的,應該是形成了一套有危機感的穩定的教育方式。
Show less
18
Reply
@bertramhe7716
6 years ago桌子中間點的香
3
Reply
@antelopelynn
6 years ago (edited)我覺得家教和和教育資源是兩個概念,一個有錢的家庭的家教不見得比普通書香門第甚至農村家庭好。有些有錢的孩子每天盡享樂去了,沒錢的可能餓著肚子在努力。有資源也要會利用。當然出身一定是有差別的,同等天分同樣努力的兩個人當然出身好的優勢更大。隻不過柯藍的觀點應該是認為她受到的家教比她的家庭為她提供的資源更重要。我覺得也沒毛病。
Show less
3
Reply
@yinanhu595
6 years ago讚同。但還是不喜歡柯藍的態度。有沒有上進心是個人的事,我不做評判。而且我認為小富即安也是一種很好的處世態度。但我不喜歡她轉移話題,總有害怕別人說她的嫌疑。真正的豪爽,承認自己的出身,承認自己的處世態度即可。
26
Reply
@andyxu8529
6 years ago文濤挑起話茬,後來居然hold住了,厲害
14
Reply
@yinanhu595
6 years ago哈哈,讚同。這期請的人也很有意思。加上文濤自己四個,特別有意思。方舟馬爺也很明白哈哈哈
6
Reply
Show more replies
@lumar9018
6 years ago出身很重要決定一個人的格局
35
Reply
@xihaohao
6 years ago簡直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一次聊天啦,刀光劍影,火花四濺的,講出多少平常講不出的那些話啊!大讚!期待下一集
64
Reply
@mikemin2810
2 years ago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別人還在愁下一頓飯在哪裏的時候,高幹家庭正在談教育,出生當然很重要。
17
Reply
1 reply
@fj6955
6 years ago這期是竇文濤之最!竇是中國最會說話的思想家哲學家。反應犀利對無恥的流氓絕不退讓。他是有良心誠實的中國傳媒精英!最喜歡的幾句話:“占有公共資源的不害羞” 所謂革命就是流氓無產者” ..。這期節目表現了竇文濤對自由和人生而平等的追求。
167
Reply
3 replies
@winstarweddinglee9586
6 years ago柯藍此處完全現身說明了她的出身和家教, 或者說是教養談吐及邏輯等,都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
86
Reply
3 replies
@53626062
6 years ago人生的樂趣之一就在於如何最大化利用由於出生所帶來的的有限資源
19
Reply
@shirleyliu2604
6 years ago柯藍一直在強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我的媽啊,家庭教育哪來的啊?很大程度上就是出身決定的. 家庭能給你的資源,平台,氛圍就是由出身決定,你的性格自信與否就是家庭出身給的。後天奮鬥固然能改變命運,但出身決定了起跑線,也決定了在人生長跑的過程中是一帆風順還是滿布荊棘。出身不能給人的一生定調,但不能否認出身好能少奮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誰不想?
Show less
355
Reply
16 replies
@Lostxiaoyu
5 years ago其實道理挺簡單的,隻要你的出身是平民,不管你以後多麽有錢,你永遠隻會是一個土豪,但永遠不會是貴族。
20
Reply
2 replies
@chuchenl448
6 years ago (edited)感覺柯藍和另外仨人說的都不是一個事兒
54
Reply
@user-vr8rf3qr2t
6 years ago柯藍太敏感了,而且脫離中國的實際現狀
84
Reply
1 reply
@barnettl3634
3 years ago全世界家庭背景都重要,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你和她說我來這一路多幸苦,人家和你說,你看我昨天早上因為家人太多沒喝上牛奶,我也辛苦
15
Reply
1 reply
@tomsun2894
4 years ago柯藍的意思其實是,我很不錯啦,自食其力做個小明星自由灑脫,也不利用裙帶關係搞大事當寄生蟲,可以啦。
33
Reply
1 reply
@martinaz.6751
4 years ago柯藍就是出身特別好,但特別敏感不讓人家談自己出身,認為自己做的所有事都是自己的努力而沒有出身的原因...有一說一,她是特別努力,但是努力是最不值得強調的事,努力的人多的去了……說主要是家教,怎麽能和麵朝黃土的農民們談家教呢…我小縣城的就和大城市的朋友有很多的看法不同
19
Reply
1 reply
@mingzijia9898
6 years ago出身家教決定起跑線在哪,出身家教和性格同時也決定進步的速度有多快。所謂家世的影響,也隻是從統計學上看群體才有意義,單拎個人案例都隻是幸存者偏差。柯藍積極為自己辯護也恰恰說明其出身,而竇文濤則是超越了其本身階級的成功人士。
35
Reply
@dj-classical7266
6 years ago26:20 蔣方舟沉默了大半場,一開口就犀利得不得了2333333
163
Reply
2 replies
@user-vw5rx4pv9d
6 years ago出身好的人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11
Reply
@jocelynzhang9166
6 years ago柯X越是極力否定的東西 越是越接近她不敢或是不想承認的事實
265
Reply
3 replies
@huizhong2474
6 years ago柯藍演戲還差點火候,但是活的挺明白,文濤小天真,馬爺人很會照顧人
13
Reply
@leafred694
2 years ago這個節目太好看了,感受很多。特別喜歡 柯藍。也特別喜歡 竇老師
18
Reply
@Enlululu
6 years ago竇文濤前麵的幾個問題很有點厲害啊,立刻激起了柯藍的自我辯護心。和馬爺比起來柯藍確實回答得不那麽厲害,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馬爺是做語言節目的老司機啊哈哈哈
41
Reply
1 reply
@Good-pz9sq
6 years ago出生決定孩子的起點 父母的起點就是孩子的起點
16
Reply
@hkjpotato
6 years ago如果多吃多占的人都多少有點“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而處於劣勢的人也不要有“我窮我有理”的心理,這個世界會更美好一點。
7
Reply
@coconutjelly_
4 years ago要是讓李玫瑾教授來就好了,雖然我也喜歡方舟,但是年齡太小了總感覺插不上話。 越發覺得竇文濤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讚一個。坦誠,有邏輯,有禮貌。
36
Reply
@maomaoWang-zw5dk
9 months ago這節目真有意思,幾個人環桌一坐,侃起來了,絲毫沒有做作感,邀請來的嘉賓也是特別可愛的人。有意思 ,必須點讚
2
Reply
@jennycaf
6 years ago柯藍每次一張嘴就是她觀點的反證。
21
Reply
@user-ug8gi5mz2x
5 years ago這集看出來在座四個是真朋友,隨便嗆不紅臉。這樣聊天才過癮!
24
Reply
1 reply
@user-rc7wj6ji2p
5 years ago
貧窮者追求生存。 富有者追求精神。 饑餓者渴望溫飽。 寒冷者渴望擁抱。 如果你想做什麽就可以去追求什麽,那你的家庭條件一定是衣食無憂的。 我也很羨慕這種生活,至少,我也想要為後代創造這種生活。
****
【圓桌派 第二季】EP02 | 離譜:你被豬隊友坑過嗎 | 竇文濤 | 優酷 YOUK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2TZEVbleA
【圓桌派 第二季】《圓桌派》是一檔下飯的聊天綜藝節目,由著名媒體人、文化名嘴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傾力打造。立足“撩、聊、了、料”四大吸睛秘笈,不設劇本,即興聊天,平等視角,智慧分享。一期一個引發思考的話題設置,交流價值觀點、碰撞思想火花,邀你暢遊文化與跨界的奇妙之旅。 主持人:竇文濤
***
不記得誰說過,文青就是生活的不功利化,總有藝術想象力。
"跑馬拉鬆的中產是無聲的廣場舞..."
【圓桌派 第一季】EP14 | "文青"有病 你有藥嗎 | 竇文濤 | 優酷 YOUK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4lbzySxlT8
我覺得,沒有必要分文青不文青,誰愛怎麼著怎麼著,他自己舒服就好。誰說不能既粗曠又溫柔、既愛讀書又愛玩極限挑戰。
小蔣這菇涼太實誠了~ 幾個老男人可能被純真爽朗的笑容感動了吧,說話也不用那麽圓潤滴水不漏了……
---哇真是倫敦本地居民不同意了哇 每天早高峰灰線黑線有時候兩班都擠不上什麽座位上放書那都是虛妄 地鐵裏麵到處negativity走路慢了擋路了地鐵卡刷不出來了很容易壓力山大被群嘲
地鐵有信號是別想的除非是地上的路段 wifi也隻有到站能連幾秒 文濤拜托不要再把國外的月亮描得又圓又浪漫了.倫敦地鐵上很多人看書讀報,不是因為愛學習,是因為太落後,地鐵裏沒信號。倫敦目前試運行的幾條有信號的地鐵裏,大家都在玩手機/// 早晚高峰的倫敦地鐵可是比上海恐怖吧,我每天上班平均都要等四五班才上得去,而且是要放棄尊嚴才能擠/被擠進去。。
----好難說明喔,但覺得現在的小孩尤其是男孩,喜歡文藝類的東西,就好比高中求學時,師長授課時提到一首詩或詞的時候,他會有不一樣看待的眼光,在腦海迴盪的某一時刻,感受某個感覺萌發的一個瞬間。
閉上眼的時候,忽覺,挖,挺美的,就譬如杜甫的寫的詩是國家宏大的那種感覺,李商隱卻帶有文字精煉,用字別有一種美。回頭望去,卻見,周圍的高中生,在乎的是隔壁班女孩怎麼怎麼樣,待會打球完要做什麼。
反倒停留在那個瞬間的男孩,在高中時比較沒有甚麼學生熱血的色彩,而是等到年紀再更長,才會發現過去的體驗,會慢慢地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這樣帶有一些憂憂陰陰的色彩,要等到時間發酵後,才會體現到生活。例如到了新學校,在大學間,會想到沒有很多人的學院,感受夜晚光影變化,感受街燈的顏色,彷彿體驗此刻不再國內,而是在某個異國的一個瞬間,感受那種孤獨的美感。
不過多看教科書以外的閱讀物,真的比較能自變化多端的科技時代,暫且停留片刻,感受天空吧。因為我也不覺得一定要被稱為文青,為了要文青這樣自己也不是挺了解的頭銜,然後穿個大衣,喝個咖啡,放學再去茶館。如果真喜歡,淩晨都可能騎著心愛的檔車,感受冰冷的寒氣,等待,即將升起的黎明。然後喜歡寫歌的你,也許這個時候就會坐在沙灘上,紀錄完後,變躺著,感受風與沙的氣息。
**
夜深的北京三聯 看書閱讀怕吵愛安靜 所以喜歡聽夜深人靜時 去逛書店 兼飽群書 不隻中國這樣 夜深的北京三聯書店 也是台灣同樣 闇夜的台北敦南誠品書店 流動著放肆悠閒的自我氣氛 或許 做文青的快意 就在於此吧 ....
**
@stellahscheppy1203
4 years ago
Pablo Neruda, Jean-Paul Sartre, Milan Kundera, Henry Miller...都是我喜歡的作家、詩人和哲學家。看這節目前我還自以為自己是文青,原來是過氣的文青了?
@hezhu4783
5 years ago (edited)
她不是年輕人的典型,是年輕知識分子的典型。 她比我大五歲,我上學時候會讀她的書,覺得她有點意思;現在我大學畢業在唸研究生,再看她,怎麼反而在我身後,進步這麼少呢?
你看看艾瑪,再看看蔣方舟,蔣方舟除非極不聰明,就是真的荒廢時間了。學問和品味的事,誰都騙不了誰。
***
@handeepblue5429
6 years ago
什麽叫家世?舉個小小的實事兒:70年代末,我二叔上初中,是文藝宣傳隊的小提琴手,大家都窮,農民、工人、醫生、高官的後代都沒錢買樂器、學音樂,幸好學校有統一的老師教,我二叔不知道怎麽的 農民的兒子竟然天生有音樂天賦,小提琴學的特好,在學校可以說出盡風頭。 他的一個同學父親是畫家,文革被打倒,他沒學到繪畫,但和我二叔一樣在學校 樂器玩的很棒。 我二叔常去這個同學家玩,他父親看到就欣賞我二叔——這個 拉小提琴很棒的農民的兒子。
後來畢業了,據我二叔講這個畫家鼓勵他和他兒子一起將來搞音樂,去考音樂學院。 但那個年代,初中畢業就是進入社會的開始了,上高中的人很少,對一般的農民、工人家庭來說,直接去中專、技校,然後進工廠工作是最棒的人生路線,在這個人生的分岔路上,家世的作用就像一把利錐,一下子刺透你今後幾十年朦朧的人生!
那個畫家對他兒子的期許、鼓勵就是搞音樂,人生會很有樂趣,而且錢途、前途也絕對不差,雖然文革時期很慘,但他父親知道一個音樂家、畫家的真實社會地位、價值絕對遠超一個工人,而且他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 描摹、展示未來的美好,於是二叔的同學選擇了繼續升學。
二叔呢?我爺爺、奶奶是農民+文盲,一輩子沒出過方圓幾十裏,他們也期許自己的後代有更好的未來,起碼比他們好的未來,可 二老能知道的最美好的前景就是:上技校,學手藝,進工廠,分公房,結婚生子。。。
。 對我二叔當時的迷惘(他也猶豫 音樂和技校的選擇),二老根本無法給出具有遠見性、具有誘惑性、具有鼓動性的建議,他們無法明白 文革時被整的那麽慘的畫家 有什麽資格 鼓勵自己的兒子去搞音樂,學了拉琴這個行當能幹什麽?能有幾十塊工資的廠子要你嗎?會分到公房嗎? 能去廠子附屬的醫院看病嗎?將來的孫子能進廠裏托兒所嗎? 你學音樂、美術 究竟能幹啥?? 家世平時不顯山露水,但每每在人生的關鍵岔路上給你閃現一下未來的前景,刺透大家都在迷惘的迷霧,讓你提前十幾、幾十年明白一些事,有時不但讓你提前起跑,甚至讓你站在空無一人的賽道上輕鬆獲取一些人幾十年後才醒悟過來想極力爭取的東西!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hpMNvvr0As? 焦雄屏對話韓寒:我違反了一切電影規則
自由意識的充分發揮 是生命最美的一個部份: 我是奉行 先自行思考判斷, 直到沒有答案沒有結果, 才去網搜 查書的個性, 唯有這樣才可能特立獨行, 有自己的生命特色.
一切的努力都充滿 不確定 努力奮戰不懈也未必達陣 但沒有全力以赴是不存在機會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hpMNvvr0As?
看了這個訪談三次,雖然焦老師很客氣,但總覺得焦老師心理並不認同韓寒的作品,認為這是部藉著導演名氣,底氣不足,迎合觀眾口味的商業電影,對電影專業不夠尊重。 焦老師很強調電影規律這件事(12:50)(15:15)(15:58),
到中段甚至明著問:現在拍電影門檻變低,產業生態變成導演或演員名氣門檻變高,作出了很多違反電影規律、根本稱不上是電影的電影,你韓寒的作品有什麼不同?(18:25) 而在韓寒的回答中,也透露他對電影的專業不夠堅持,但他了解觀眾想看什麼,了解商業電影的常規是什麼,他想做的就是一個大眾能看得懂,又有一點獨特性的商業電影。
[註:違反常規要先了解常規(20:40)、因為天氣不好拍不成就改變了敘事觀點(13:40)、覺得無法控製畫麵就不拍對向來車(10:25)、要讓觀眾產生認同感(15:23)、受香港商業電影啟發很大(24:50)、行銷上妥協產業規律(27:20)]
美學 美學 他心中有美學 開車過彎超車就是帥 就是生命的美學 寫出動人的故事就是美學 心中有美 很重要 但 美是很抽象的存在 一切是命運 是機緣
有人問我 如何成為我 我的答案是你願意思考你發現的問題 一萬次以上都不放棄嗎? 你願意看數千本有特殊主題的書嗎?
他的雜文不錯。。小說一般。。電影 嗬嗬嗬
2
Reply
@herodo
5 years ago
我理解的,任何藝術形態或敘述的方式都沒有一定之規,電影這種東西作為動態影像呈現,一開始的時候還是黑白無聲的呢,從16幀到24幀,從黑白到彩色,從菲林到數字,每一次的變革不皆是突破了原有的模式與規矩,重新出發?
原有電影製作受製於製作成本各專業技術的門檻,影響到隻能部分精英掌握表達的權利,也代表了之前電影從業人的優越甚至傲慢,現在這一切都沒有存在的土壤了,時過境遷,用手機都能拍攝編輯發布影片的年代,
難道要用唐詩宋詞的平仄格律去評價海子與顧城的詩歌文法嗎,影評請就事論事,從自己的感受出發,每個作品都是一次新的體驗,用舊的地圖導航新旅程,是荒唐的,韓寒一開始就被對方名頭鎮住,進入陷阱
@hezhu4783
5 years ago (ed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