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主不是美國的買賣

ShalakoW (2023-11-25 18:20:01) 評論 (18)

美國瓷器店店規: "你打碎一件物品,它就是你的了"。 You break it, you own it.

1
這話的意思是,打破一個原有狀態的人,有責任建立一個新的狀態。跟沒事人兒一樣轉身溜了,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在這個邏輯下,

1)
200多年前華盛頓等人率眾趕走英國國王後,麵對沒人管的13個獨立州之間不斷的爭分,各位肇事者覺得有責任再建立一個有效的聯邦政府,管理13個獨立州的共同事務,於是有了"費城立憲",讓北美這片土地的各國(州)沒有演變成歐洲二戰前的樣子,各芝麻小國誰多看誰一眼就打得頭破血流;

2)
二戰後大西洋彼岸的西歐各國,沒有被東邊鄰居"社會主義建設高潮"所誘惑,而是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 將自己建成"民主自由的橋頭堡",為世界民主自由增磚添瓦。
太平洋對岸的日本,戰後在麥克阿瑟的監督下修改了憲法,建立了民主選舉製度。當年,一位煙花業的女性贏得選票之多,讓麥克阿瑟為她"龐大的客戶群"感歎不已;  幾十年後,民主製度下的日本背著整捆的現金把世界買了個遍。
美國人自豪地告訴世界,美國是人類"民主自由的燈塔"... It indeed is, only both at a right time and in a right place (的確是,但隻有當時間和地點都對的時候).

3)
先後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統治/伊拉克薩達姆的獨裁後,美國沒有一走了之,而是把"民主自由"引進阿富汗/伊拉克。"把你的土碗砸了,我陪你個瓷的", 美國花大錢在阿富汗/伊拉克建立了民主政治製度。
結果,伊拉克的民主政府不僅造就了囂張一時的"伊斯蘭共和國", 還與美國的敵人伊朗結成盟友;而美國花二十年一手建起的阿富汗的民主政府,一夜之間被塔利班被推翻... 
麵對殘局,
 吃塹長智的美國變得含糊,"他國的民主與否或不是自己的買賣"。

2
英語中有一個詞, ungovernable, "無法治理"。
人們或能輕易地發現,遭受中共統治70多年後,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ungovernable)無法治理的國家,中國民眾已經變成了一個(ungovernable)無法治理的群體。"沒人羨慕習近平的位置",  拜登不加任何遮掩地對世界說。
在"四不一沒有"對華操作原則中, "美國沒有意圖改變中國的政治製度",不是美國麻痹中共的煙霧彈,而是自身痛定思痛的泣血認知。 "既無天時,又缺地利,更人和,  美國人不會再找麻煩花冤枉錢。

3
推翻蔣家王朝的奇跡,讓中共
自認可以要挾美國, 將"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幻想強加給美國;香港反送中香港市民們的堅韌,讓王劍唏噓地賴上了川普總統,"你必須派遣美國航母接收香港";  64時北京市民的勇敢,讓大康哽咽地訛上了世界,"你欠北京市民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中共對新疆穆斯林的殘暴統治,讓馬聚認為美國欠新疆一個"正義風暴"行動
幾個思路有一個共同的聚焦點: "自身獨特的遭遇/處境轉變成要挾外人籌碼”,無論是"顛覆我紅色政權的癡心妄想",還是對我爭取民主奮鬥人力物力的無條件支持,都是美國欠中國的
無論是中共的幻想,還是被中共幻想催生出王劍/大康的理所當然, 都是人們對自己重要性的錯覺。
事實是,美國/世界不欠中國任何東西,特別是中國的"政治製度"。是否選擇民主製度,是中國人民自己的生意,需要也隻能中國人自己經營
燈塔從來不欠航船水手, 而中國曆史悠久的景德鎮,就更會讓美國退避三舍賠不起。

4
但如果哪天中國自己選擇了民主製度,美國一定是中國民主最大的啦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