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兒天地

菲兒天地 名博

上海皇帝被趕,天冷的一道好菜(圖)

菲兒天地 (2023-11-02 05:22:16) 評論 (139)

今年萬聖節我們這裏很冷,沒來幾個孩子,一改往年的盛景。但看網上說,上海的萬聖節卻是熱鬧了三天,上演了一場別出心裁,令人驚豔的遊行。如雲台兄說的,滿目盡是喬裝改扮的名士,藝人,平頭百姓打工者,連大白,皇帝都出場了,有的牌子上畫著被割韭菜,寫著“學醫治不了”。平時不敢說的話,做的事,趁著這個節日,肆意發揮。服飾裏透出的某些政治意涵,驚動了官方,警力增強,如臨大敵。。。。。海風姐也詳細地報道了上海的萬聖節。

朋友微信上發的片片

 

二分種的視頻更是意味深長

我們這裏萬聖節突然天就冷了起來,有的城市還下起了雪,我們也是從原來的單衣馬上切換到羽絨服。幾場雨下來,繽紛的葉子漸漸枯萎,墜落,滿目的晚秋,有一點淒涼的感覺,秋天實在是太短了。

天冷,天天想煲湯,吃點熱乎的東西。如博友空軍上將所說:溫暖的味道如同一抹安慰在寒冬中,哈哈哈。看到博友在介紹電子汽鍋,自己馬上也進了一個。雖說現在應該像朋友說的那樣做減法,家裏已經很多的電器,但還是沒能抵住誘惑。這次回去特別喜歡雲南菜的朋友帶我們去吃汽鍋雞時,就想帶一個汽鍋回來的,後來嫌麻煩,不了了之。

美食家在昆明學習生活待了7年,雲南的很多美食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書中回憶道:“中國人很會吃雞。廣東的鹽煸雞,四川的怪味雞,常熟的叫花雞,山東的炸八塊,湖南的東安雞,德州的扒雞……如果全國各種做法的雞來一次大獎賽,哪一種雞該拿金牌?我認為應該是昆明的汽鍋雞。”

據說汽鍋雞先流傳在滇南一帶,臨安府(今建水縣)廚師楊瀝發明,現在成為滇中名菜。1947年傳入昆明,在當時福照街上開設了第一家經營汽鍋雞的餐廳都備此菜。

(這張動圖是網上的,其它都是原創片片)

要做好汽鍋雞,炊具的選擇是第一位的,必須擁有一口好的“汽鍋”。汽鍋裏是不放水的,經緩慢加熱,靠蒸汽凝結變成汁水,成湯,讓鮮味物質保留在湯與菜肴中。

在上海餐館吃的汽鍋雞

一雞兩吃,蒸好的雞可以拿出來,放蔬菜,調料

雲南的米線也是出名的,不太講究吃的沈從文請吃了裏麵有涼雞的米線。

調汁

要了個小炒

跟著紅的介紹學做汽鍋雞,“因為是多功能,所以箱內有兩個鍋蓋、不鏽鋼內膽、不鏽鋼蒸籠屜、陶瓷鍋、湯勺等。這款電汽鍋有六大功能,能做汽鍋雞、桑拿雞、海鮮粥、煲湯、蒸煮、保溫。

我買了有機雞,走地雞,草雞做,每次用半個。

做法:

切塊,把油切除,焯水,加料酒去腥。

泡香菇,切薑片、蔥段。

在汽鍋底部均勻放入雞塊,再依次均勻擺上薑片、蔥段、香菇,蟲草花,蓋上鍋蓋,接上電源。一個多小時的時候就可以聞到香味了。一般是2個半小時,像電子高壓鍋一樣,該幹嘛幹嘛,不用管它。到時間,打開鍋蓋,香氣撲鼻,肉蒸的軟爛嫩滑,湯十分的鮮美,清澈,不油膩。

電氣鍋自動進入保溫功能,隨吃隨取,總是熱的,這款菜天冷吃,完美。

右邊是我新進的電子汽鍋,不鏽鋼蒸屜是一起的。

一滴水都不放的汽鍋雞,揭蓋之後,湯清如水,而雞香撲鼻。

又做了海鮮粥。